驻德美军陷入“耻辱性局面”,美军大兵“讨饭吃”动摇北约军心

文|刘庆彬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教授、日本横滨国立大学高等研究院副教授2025 年11 月5 日,《法兰克福评论报》(Frankfurter Rundschau)网站披露:自10...

驻德美军陷入“耻辱性局面	”,美军大兵“讨饭吃”动摇北约军心

文|刘庆彬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教授、日本横滨国立大学高等研究院副教授



2025 年11 月5 日 ,《法兰克福评论报》(Frankfurter Rundschau)网站披露:自10 月1 日起,随着美国联邦政府财政拨款因国会谈判僵局而停摆,美国出现其历史上最长的一次政府停摆。 截至11月5日 ,停摆已达三十六天,已超越2019年特朗普执政期间创下的纪录 。


与此同时,驻扎在德国的约3.7 万名美国军人也深深感受到危机带来的实际冲击:自10 月起工资便停止发放 ,11 月能否如期发薪恐成“问号”。


这种状况,对于号称“世界头号军事强国 ”的美国而言,无疑是一种极其尴尬 、甚或可称“耻辱”的局面。更刺眼的是 ,这支在德国承担北约、跨大西洋利益保障的重要军事力量 ,如今竟被迫依赖当地社会福利机制以渡过难关 。

驻德美军陷入“耻辱性局面”,美军大兵“讨饭吃	”动摇北约军心


一、薪资停发 、军心受挫


政府停摆意味着美国联邦预算陷入停滞,多项政府机构及其拨款被冻结。 虽然美国国防部等出于维持国家安全考虑 ,将军人及部分重要人员列为“必保”对象,但事实上,驻外军人在薪资保障方面也并非完全免责。


报道指出 ,10 月的薪资虽通过“紧急资金”、调拨采购或研发预算等非常规方式暂行发放,但11 月中旬之后的工资支付则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


在德国,驻美军基地的员工(包括美军本身与基地雇佣的当地工作人员)正感到危机蔓延。据德媒报道 ,德国政府已宣布将为约1.1 万名在美军基地工作的当地雇员预先垫付薪资,以缓解停摆带来的直接冲击。


但对于美国军人而言,情势更为严峻:若工资无法按时到帐 ,其家庭支出、租房 、生活开销都将面临风暴 。(因消费理念和社会文化影响,美国人储蓄率较低,60%以上的人 ,储蓄金额不超过1000美金)


军心士气的受损 ,不只是一个抽象概念 。军人是国家安全的基石,其付出与风险都极高。当“为国家奉献 ”的信念与“无法领取当月工资 ”的现实交汇,其造成的不仅是物质困难 ,更是制度信誉和国家承诺的裂缝。


二、依赖地方慈善机构:曾经难以想象,现却成现实


事情进一步加剧了尴尬:据多家媒体报道,驻德美军基地在其官网上发布了一份“受影响士兵帮助指南” ,其内容包括:可向当地“饭桌”(德语 Tafel,即向贫困人群分发食品的慈善组织)求助、使用“食品剩余再售app ” 、联系消费者咨询中心等福利机构 。


“饭桌”组织在德国是为社会边缘 、低收入群体设立的食品援助网络,其全国有超过970 家地方分支。 而如今 ,一支驻外的美国正规军队竟被引导“如果实在形势严重,请前往当地食品援助点”——这在过去几乎是无法想象的。

驻德美军陷入“耻辱性局面	”,美军大兵“讨饭吃”动摇北约军心


更令人震惊的是 ,在该指南发布数小时后,内容中有关德国救助组织的提示便被迅速从网站删除 。媒体分析认为:美军方面或许出于“形象管理”考虑,宁愿在实际困难仍然存在的情况下选择低调处理。


在德国社会 ,有这样一句话:请求“饭桌 ”帮助 ,往往意味着处于困顿状态,甚至是社会救助底层的象征。如今美国驻军被建议“前往慈善组织领取援助”,其象征意义、心理震动、制度反差 ,是值得深思的 。


三 、盟友关系的隐性压力与跨大西洋信誉风险


驻德美军长期以来被视为美国对欧洲、北约承诺的象征。这既是一种战略部署,也是一种国际秩序的维系机制。美国军人在德国的存在,不仅承担军事任务 ,更体现美国与德国、与欧洲的信任关系与制度联动 。


然而,当内部预算僵局导致军人薪资无法保障 、必须动用当地社会救助机制,这种“依赖受助社会福利”的事实 ,本身就削弱了美国的制度自信与“站队全球 ”角色。它也可能对驻在国民众、盟友政府及舆论造成信任裂缝


如果盟友国家的公民看到驻在的美军也在排队领取救助,那他们对这支驻军以及其所代表的价值保障能力,必然产生疑问。


此外 ,德国社福系统的介入(如暂时为美军基地当地雇员垫付薪资),也让人开始反思“谁在保障谁”的问题:


在盟友体系里,传统是美国为正方提供保障 ,而不是由东道国为美国军队提供救助 。这种逆转 ,无疑为全球安全秩序中的角色定位与信号传递带来挑战 。

驻德美军陷入“耻辱性局面”,美军大兵“讨饭吃	”动摇北约军心


四、内政僵局溢出外部:一场制度危机的缩影


美国政府停摆并非简单的日常预算拖延,而是制度结构 、政党博弈、财政责任、国家安全保障交汇下的深层危机。从国内看 ,空勤人员 、空管、部分联邦雇员已有数周未领薪,运输、教育 、卫生 、边境保障等多处受累。 将其向外延伸——驻德国美军亦被波及——这不仅是财政链条的断裂,也是世界秩序中“软实力 ”与“制度信誉”受损的象征 。


换言之 ,这不仅是一支驻外部队被迫向地方食品援助组织求助,而是美国作为一个大国,其内部制度僵局正通过一种“特殊驻在群体”向外部机制渗透、扩散。对于美国而言 ,这无疑是一种结构性的弱点显现。


五、制度反思:安全之外的“保障承诺 ”


军事部署不仅意味着火力 、力量、战略存在,更关乎“保障”的承诺:对军人而言,其家庭、生活 、收入、合同都须被国家承诺所保障;对盟友而言 ,驻外军队象征着大国对其盟约的持续支持 。


而此次事件暴露了一个关键矛盾:当国家预算政治化、派系僵局化,贵重的“保障承诺”便可能被削弱。美国虽仍是全球最大军事支出国,但对其军事力量的制度保障能力 ,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驻德美军被引导使用地方慈善机构 ,这一画面本身就是对“军人保障机制 ”信条的冲击 。

驻德美军陷入“耻辱性局面”,美军大兵“讨饭吃”动摇北约军心


六 、展望与思考


未来数日、美政府预算是否能顺利开启成了解决关键;若停摆仍延长,美军驻外人员、基地雇员的实际生活困难将进一步升级。对美国而言 ,及时恢复预算 、为军人、为驻外人员完成薪资发放、重建制度信任,是当务之急。


对德国及欧洲而言,此事亦提供反思契机:驻美军惯常被视为“他方责任 ” ,但当美国自身制度出现缝隙,其驱动的体系波及欧洲 、波及驻在群体,也提示欧洲在安全 、社会保障、伙伴关系中的自给能力 。


德国政府为美军基地雇员垫付薪资 ,虽出于人道与秩序考虑,但从战略角度亦是一种角色反转:过去由美国为所在国提供保障,如今由德国为美国机构提供财政缓冲 ,其象征意义不容忽视。


总体而言,这场政府停摆风暴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镜像:不仅映照出美国内部制度危机,也映出其全球责任与伙伴关系的制度结构薄弱地带。


驻德美军被迫向“饭桌”求助的画面 ,表面上看像是一则“新闻轶事” ,其实深刻地触及到制度承诺、国家信誉与全球战略的根本逻辑 。正如一句话所言:当一个大国无法保障驻外军人的基本薪资时,其所谓“全球秩序维护者 ”的身份便需要重新审视 。

本文来自作者[怜阳来了]投稿,不代表视听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stddy.com/wiki/202511-56690.html

(2)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4条)

  • 怜阳来了
    怜阳来了 2025年11月08日

    我是视听号的签约作者“怜阳来了”!

  • 怜阳来了
    怜阳来了 2025年11月08日

    希望本篇文章《驻德美军陷入“耻辱性局面”,美军大兵“讨饭吃”动摇北约军心》能对你有所帮助!

  • 怜阳来了
    怜阳来了 2025年11月08日

    本站[视听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 怜阳来了
    怜阳来了 2025年11月08日

    本文概览:文|刘庆彬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教授、日本横滨国立大学高等研究院副教授2025 年11 月5 日,《法兰克福评论报》(Frankfurter Rundschau)网站披露:自10...

    联系我们

    邮件:视听号@sin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