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一遇,今年三伏天不一般,7月20日入伏,建议提前做好准备

你觉得热,是因为你还没见识过真正的“热毒入骨”。你以为的“入伏”,不过是一年里最热的那几天,一开、饮料一喝,就能熬过去。但2025年的三伏天,不一样。说句不中听的:这次的伏天,...


10年一遇,今年三伏天不一般	,7月20日入伏,建议提前做好准备

你觉得热,是因为你还没见识过真正的“热毒入骨” 。你以为的“入伏 ”,不过是一年里最热的那几天 ,一开 、饮料一喝,就能熬过去 。但2025年的三伏天,不一样。说句不中听的:这次的伏天 ,可能会比你想象中更难熬,甚至更容易出事。

10年一遇,今年三伏天不一般	,7月20日入伏,建议提前做好准备

今年入伏时间是7月20日,这不是巧合 ,而是一个“气候周期 ”的节点 。根据国家气候中心的分析,2025年夏季大概率将出现“超长伏期”,也就是说 ,这个伏天可能要“粘”你40天以上 ,不仅时间长,温度还高,湿度也重。简单说 ,就是“蒸桑拿 ”升级成了“煮水饺”。

问题就来了:为什么人一到三伏天,毛病就全冒出来了?中暑 、失眠、心慌、腹泻 、湿疹……好像全身上下都在“报警” 。

更反常的是,很多本来身体还挺结实的人 ,一到伏天反倒被“热 ”趴下了。

这不只是天气的问题,更是你身体内部“阴阳失衡”的信号。中医讲,“夏主心 ,伏主湿” 。伏天一来,外头热,体内湿 ,两头夹攻,身体就容易出状况。

10年一遇,今年三伏天不一般	,7月20日入伏,建议提前做好准备

西医也早有观察,在高温高湿的天气里,心脑血管事件、肠道感染、热射病的发生率显著上升。

根据中国疾控中心的数据 ,2024年全国因高温导致的急诊就诊人数比往年同期增加了23.7% 。其中,中老年人比例最高,占到了六成以上。这还只是明面上的问题 ,暗地里,很多慢性病也在伏天“偷偷加速 ”。

你可能没注意,入伏前后 ,血压容易波动,血糖也不稳定 。这是因为高温会扩张血管,影响交感神经系统 ,导致血压忽高忽低,尤其是有基础病的人,就更容易扛不住 。

而湿热体质的人 ,这时候更是“苦夏”难熬。动不动就出汗 ,汗出不畅就闷着,闷着就长痱子 、湿疹,甚至引发皮肤感染。有的人一到伏天就肠胃不调 ,吃什么拉什么,西瓜也不敢吃,啤酒也不敢喝 ,活得比冬天还小心 。

10年一遇,今年三伏天不一般,7月20日入伏	,建议提前做好准备

你可能觉得这些都是“老问题”,每年都这样。但问题的关键是,今年这个三伏 ,不仅“长 ”,还“黏”。

天气预报显示,2025年7月下旬至8月上旬 ,全国大部分地区将出现连续高温潮湿天气 ,湿度超过75%,气温突破38℃,这种“湿热交蒸”的环境 ,最容易伤人 。

而更深层次的问题,其实藏在身体“自动调节系统 ”的疲劳上。正常人通过出汗调节体温,但当湿度太高时 ,汗液排不出去,反倒堵在毛孔里,这就像锅里加了盖 ,热气出不来,锅迟早要炸。

这时候,如果你还贪凉、吃冰、吹空调 ,身体就更容易“寒热夹杂 ”,表面是热,其实内里已经虚了 。中医叫“暑湿困脾” ,意思就是热和湿一起把脾胃拖垮了。

10年一遇,今年三伏天不一般,7月20日入伏,建议提前做好准备

脾一虚 ,运化功能下降,吃什么都不香,睡觉也不踏实 ,连情绪都容易烦躁 、焦虑。

有个冷门的数据你可能没听说过:2023年《中华疾病控制杂志》发表的研究显示,三伏天期间,因心率失常入院的病例比平时高出47% ,其中有一部分人并没有心脏病史,只是在高温高湿下,身体的电解质失衡、脱水、睡眠质量下降 ,诱发了问题 。

所以,别小看这个伏天。今年的“热”,是带着“毒 ”的。不仅仅是中暑那么简单 ,而是全身循环系统 、代谢系统、神经系统都可能受到影响 。

那怎么办?不是说什么都不能做 ,正相反,越是这种“阴盛阳虚”的节气,越是需要提前调养 。不是靠药 ,不是靠补,而是靠“顺”。

10年一遇,今年三伏天不一般	,7月20日入伏,建议提前做好准备

顺着节气走,顺着身体的感觉走。三伏天最怕的 ,不是热,是你不当回事 。

这时候,最该做的 ,不是猛灌冷饮,而是“养阳 ”。怎么养?不是吃什么补品,而是让阳气能“动”起来。早起 ,晒太阳 ,动一动,出点汗,但别晒太久 。

有人说 ,早上起来就满头汗,是不是上火?其实可能正好相反,是阳气虚的表现。你得让身体“有出口” ,汗得出得顺,胃口才会开,睡觉才会香。

饮食上 ,别一味追求清热解暑,绿豆汤可以喝,但别天天当水喝 。喝多了反伤脾阳 ,尤其脾胃本来就虚寒的人,更容易腹泻。可以试试在绿豆汤里加点陈皮或姜片,帮你“化湿 ”。

10年一遇	,今年三伏天不一般,7月20日入伏,建议提前做好准备

再说空调 。别以为开得越低越舒服,长时间吹空调 ,室内外温差太大,血管一收一张,身体就跟坐过山车一样。尤其是老年人、孩子 、孕妇 ,体温调节能力差,更容易出事。建议室内温度控制在26℃左右,别低于24℃ ,晚上更不能对着风口睡觉 。

还有一点被很多人忽略了:三伏天其实是调理身体 、祛湿排寒的好时机 。中医说“冬病夏治”,这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有理论依据的。冬天身体受寒 ,很多问题压着不发,这时候身体阳气旺盛,正是“发汗透邪”的时候。

比如 ,膝盖老冷 ,关节老疼,夏天贴个热敷膏,配合艾灸 ,效果比冬天强一倍 。但前提是你得顺着身体的节律,不要硬来,不要乱补 ,更不要“寒热混吃 ”。

10年一遇,今年三伏天不一般,7月20日入伏	,建议提前做好准备

说到睡眠,很多人一到伏天就睡不好。不是热醒,就是烦躁得睡不着 。其实这是心火和肝火上来了 ,情绪起伏大,内火攻心。晚上睡前泡个脚,加点艾叶、花椒或者生姜 ,不用多复杂 ,泡到微微出汗,心就安了,觉也踏实了。

养生的核心 ,不是补,而是调 。调节作息、饮食 、情绪、运动,才是根本。别等到中暑了才想起喝水 ,别等到腹泻了才开始忌口。

再提醒一句:今年的三伏天,时间比往年长,湿气比往年重 ,热度也更持久 。你以为只是多出几天热,其实是整个身体的耐受极限被拉长了。这不是简单的“熬过去”,而是要“活得稳”。

尤其是老人、孩子 、慢性病人群 ,更要提前准备,不是靠药,而是靠生活的调整 。比如:多吃粥、多出汗、少熬夜 、少情绪波动 ,才是真正的“防病于未然 ” 。

10年一遇,今年三伏天不一般,7月20日入伏,建议提前做好准备

身体是有记忆的 ,它记得你在每一个节气里是怎么对待它的。三伏天,是一年中最适合调养的时节,也是最容易出问题的节气。你对它不上心 ,它就让你“难受 ”给你看 。

现在开始准备,还来得及。别再做那个每年都“等着出事”的人。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 ,请咨询专业医生 。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参考文献:

[1]王丽, 刘卫东, 李霞, 等. 三伏天气候特点与高温健康风险研究[J].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23, 27(10): 1125-1130.
[2]张静, 郭红梅. 湿热天气对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的影响[J]. 中国环境科学, 2022, 42(05): 2137-2143.
[3]李志强, 陈芳. 三伏天中医“冬病夏治”理论及临床应用探析[J].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4, 36(03): 62-65.


本文来自作者[奈窅恒]投稿,不代表视听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stddy.com/life/202507-17408.html

(8)

文章推荐

  • 鹤壁疫情几例(鹤壁疫情最新通报)

    从巩义回鹤壁用隔离吗从巩义回鹤壁不用隔离。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截止于2022年11月24日。鹤壁新增无症状1例,现有确诊1例。能。巩义去鹤壁能下高速,现在全省高速都正常通行,各个高速出口也都能下高速,但要执行各地的防疫政策需要出示行程码、核酸报告、健康码之类

    2025年04月17日
    146
  • 明星疫情捐了多少(明星疫情捐了多少钱)

    明星捐款名单1、吴京慷慨捐赠100万元,并提供皮划艇援助。许华升贡献20万元,泡芙妈咪与衣哥分别捐赠5万和20万元,疯狂小杨哥则豪捐2000万元。林志玲慷慨解囊,捐出50万元。时代少年团集体捐赠200万元,麦小登与朱一龙各捐赠10万元,黄晓明与谢楠同样捐出1

    2025年04月24日
    205
  • 1965年,李鹏总理和儿子李小鹏、李小勇的合影,他37岁,气质不凡

    李鹏和两个儿子合影2019年7月22日23时11分,国务院原总理李鹏在北京与世长辞,享年91岁。随着李鹏病逝消息公布,他生前的一系列私人照片也陆续公开,其中有一张照片格外引人注目。有不少人表示,如果要问李鹏年轻时有多帅,只要看这张照片就可以了。据资料,这张照片是李鹏和儿子李小鹏、李小勇在北京的合影,

    2025年06月20日
    17
  • 西安疫情最新消息今天新增了15例的简单介绍

    西安今天封城了是真的吗,今天西安疫情封路了吗〖壹〗、西安今天没有封城,今天西安疫情也没有封路。以下是具体情况:西安疫情管控措施从0时起,西安在全市实行了7天临时性管控措施,但并未封城。这一通知是在西安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宣布的。西安机场运营情况西安机场近来仍在正常

    2025年06月24日
    18
  • 被开除军籍、持国外绿卡、骗财骗色,蒋大为身上的标签哪个是真的

    本文信源来自权威报道【中国新闻网】【半岛晨报】【中华网·新闻】(详细信源附在文章末尾)。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文|鹿上编辑|鹿上蒋大为曾是人民最喜爱的艺术家之一,是真正的“殿堂级”歌唱家。一曲《牡丹之歌》在45年里久唱不衰,一部《西游记》让他的名字在中国传遍。蒋大

    2025年06月26日
    18
  • 旧宫新语|张淑娴: “四美具”原状复原设想

    “四美具”位于紫禁城建福宫花园静怡轩西室。乾隆十一年(1746),因内府收藏顾恺之《女史箴图》、李公麟《蜀江图》《九歌图》《潇湘卧游图》,将四幅美人图合而贮之于静怡轩西室,取唐代王勃《滕王阁序》中“四美具,二难并”之句颜曰“四美具”。静怡轩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四美具”位于静怡轩西梢间和西南梢间,两

    2025年06月30日
    16
  • 🚲🚬🚲🐟 !这四样藏啥成语?速猜

    瞧这组奇妙物件!黑色自行车、燃着的香烟、橙色自行车、红锦鲤,四样东西排开,像在演一场趣味哑谜。这让我想到老北京街头的“实物谜”,把日常物件拼一起藏深意。自行车是“车”,香烟是“烟”(谐音“言”?),鱼是“鱼”(谐音“余”或“鱼”本身),两辆自行车、烟、鱼,它们的名称、数

    2025年07月02日
    14
  • 三亚终究踏上“不归路”,东北人撤离成潮!背后真相是什么?

    编辑/小风前言三亚,曾经被东北人亲切称作“第四省”,是许多人治病、安家的选择地,如今这里却不再吸引他们。当初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而来的人,现在却因飙升的房价和高昂的物价选择离开,曾经的理想家园,如今成为他们离开的原因。三亚,这座温暖之地,为什么让东北人成了第一批离开的地方?曾经的家故事得从上世纪九十年

    2025年06月23日
    16
  • 中国人民大学8390名毕业生启航,校长送出3样“至宝”

    6月23日,中国人民大学举办2025年毕业典礼,8390名毕业生奔赴人生新旅程。该校校长林尚立为毕业生送出3样“至宝”,希望他们在祖国大地成就辉煌人生。7时30分,人民大学校园田径场上,毕业生穿着红色学位服,捧着向日葵等花束,笑着聚集在一起。在一片欢呼声中,校长林尚立走上舞台,殷殷叮咛:“希望大家牢

    2025年06月26日
    16
  • 体育总局游泳中心聘任周继红为国家跳水队总教练

    2025年6月20日上午,国家跳水队总教练聘任仪式在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举行。为做好洛杉矶奥运会周期国家跳水队的备战、训练、参赛工作,推动跳水项目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周继红同志的专业能力和领导才能,继续巩固和提升国家跳水队的竞技水平,团结带领队伍在未来的国际大赛中再创佳绩,为祖国和人民赢得更大光荣。经

    2025年06月21日
    17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4条)

  • 奈窅恒
    奈窅恒 2025年07月07日

    我是视听号的签约作者“奈窅恒”!

  • 奈窅恒
    奈窅恒 2025年07月07日

    希望本篇文章《10年一遇,今年三伏天不一般,7月20日入伏,建议提前做好准备》能对你有所帮助!

  • 奈窅恒
    奈窅恒 2025年07月07日

    本站[视听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 奈窅恒
    奈窅恒 2025年07月07日

    本文概览:你觉得热,是因为你还没见识过真正的“热毒入骨”。你以为的“入伏”,不过是一年里最热的那几天,一开、饮料一喝,就能熬过去。但2025年的三伏天,不一样。说句不中听的:这次的伏天,...

    联系我们

    邮件:视听号@sin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