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车司机清晨猝死车内,滴滴火箭回应:未接单不赔!家属崩溃质问:他不是在上班吗?

清晨刚出车,41岁的网约车司机闫俊峰突然猝死在北京通州街头,车窗紧闭,人已没了呼吸。他前一天还跑了13单,长期每天干满12小时,却因“未接单”被平台拒绝赔偿,只愿象征性给点“人...

清晨刚出车,41岁的网约车司机闫俊峰突然猝死在北京通州街头 ,车窗紧闭,人已没了呼吸。

他前一天还跑了13单,长期每天干满12小时 ,却因“未接单”被平台拒绝赔偿,只愿象征性给点“人道援助” 。

滴滴说是“合作关系 ”,火箭出行也不认是工伤。可他明明是在为平台出车 ,凭什么出了事就成了“私人行为”?

网约车司机清晨猝死车内,滴滴火箭回应:未接单不赔!家属崩溃质问:他不是在上班吗?

2020年,闫俊峰开始在滴滴平台上接单。2025年7月 ,他又加入了火箭出行 。家属说,他每天早上6点左右出门,晚上6点多才收车 ,几乎全年无休。

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 ,没有节假日,没有轮休,没有社保 ,也没有人关心他的身体状况。

他曾尝试减少工作时间,但平台的订单规则和奖励机制让他不得不维持高频接单 。家属回忆,他经常因为担心接不到单而早早出门 ,在路上空跑几个小时寻找乘客。

司机在平台下的劳动状态并非完全“自由”。虽然平台在合同中强调“合作关系 ”,但司机要想维持收入,就必须长时间保持在线、积极接单、保持服务分数 ,稍有疏忽,就可能被限单 、封号、降级 。

网约车司机清晨猝死车内,滴滴火箭回应:未接单不赔!家属崩溃质问:他不是在上班吗?

据红星新闻报道 ,在猝死前一天,闫俊峰也没有停下工作。

从滴滴订单记录来看,他在9月3日共接了3单 ,而在火箭出行平台上 ,他完成了10单。

也就是说,他在死亡前一天仍然保持着高频出车状态 。而事发当天早上6点11分,他从村子出发 ,准备开始新一天的工作 。但在真正接到第一单之前,他在车内猝死。

火箭出行方面回应称,闫俊峰当日并未上线 ,滴滴则表示他最后一单完成于9月3日下午4点左右。

家属联系平台后得知,由于死亡时未处于接单状态,不符合职业伤害赔付条件 。

网约车司机清晨猝死车内	,滴滴火箭回应:未接单不赔!家属崩溃质问:他不是在上班吗?

滴滴表示,双方为合作关系,并未为其购买额外商业保险。火箭出行也未能提供具体保障方案。

滴滴方面称 ,将根据闫俊峰的接单记录和历史服务时间,给予家属10万元的人道主义援助 。

火箭出行则表示,将配合家属处理善后 ,并愿意提供慰问金。

但这两笔援助都不是基于法律责任 ,也不是职业伤害保险赔偿,而是“人道主义”性质的安抚金。

这类援助并非刚性责任,也没有明确标准 。平台愿意给多少、何时给 、怎么给 ,全由平台自己决定。

对家属而言,他们既无法通过法律手段强制索赔,也没有明确的申诉渠道 ,只能依靠平台“愿不愿意”。

滴滴与火箭出行均表示与司机为“合作关系 ”,不构成劳动关系 。这种说法在平台用工中非常常见,甚至成为了平台免责的常用说辞。

网约车司机清晨猝死车内	,滴滴火箭回应:未接单不赔!家属崩溃质问:他不是在上班吗?

平台提供订单,司机自由接单,自负盈亏 ,理论上看似双方平等。但司机是否真的对自己的劳动方式拥有足够的自主权?

浙江某律师事务所张律师指出,若平台通过算法强制派单、限制在线时长、设定绩效考核等方式对司机进行实质管理,那就不能简单认定为合作关系 。

如果司机必须完成一定量的订单才能获得奖励 ,如果司机因低评分被限制接单 ,如果平台能随时调整派单逻辑影响司机收入,那么这种关系其实已经具备了劳动关系的核心特征 。

一旦构成“非典型劳动关系”,司机在工作时或工作相关时间内发生意外 ,平台就应当承担工伤赔偿责任。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在48小时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应当认定为工伤。

网约车司机清晨猝死车内,滴滴火箭回应:未接单不赔!家属崩溃质问:他不是在上班吗?

而在新就业形态中,是否属于“工作时间”并不容易界定 。

在《新就业形态人员职业伤害保障业务经办和征收管理规程(试行)》中规定 ,只要司机以平台名义提供服务 、获取报酬,平台就应为其参保职业伤害保障。

但现实问题是,多数平台为了规避责任 ,不主动为司机参保,或者将保障限定在“接单期间 ”,一旦司机未接单 ,就被认定为“非工作状态”。

闫俊峰虽然未在接单中死亡 ,但出车时间明确,是为接单而准备的状态 。他长期工作强度大,前一日仍在高强度接单 ,死亡与职业活动之间存在密切关联。

如果仅以“是否在订单中”作为赔付标准,显然过于机械,也不符合职业伤害的实际风险特征。

网约车司机清晨猝死车内	,滴滴火箭回应:未接单不赔!家属崩溃质问:他不是在上班吗?

闫俊峰在滴滴和火箭出行两个平台都有接单记录 。

事发前10天,他在火箭出行接单62单,收入近2000元 ,而在滴滴仅接了15单。

但由于当天未上线火箭出行,也未在滴滴接单,两个平台都否认其事故责任。

当司机在多个平台接单 ,究竟由谁承担保障责任?是按活跃度、按最后接单时间,还是按参保记录?

目前并无统一标准,平台之间也没有联动机制 ,导致责任划分模糊 ,司机维权无门 。

闫俊峰的妻子张杰曾是北京通州某纪念馆的讲解员,现已离职。家庭主要收入全靠闫俊峰跑车维持。

网约车司机清晨猝死车内,滴滴火箭回应:未接单不赔!家属崩溃质问:他不是在上班吗?

如今突遭变故 ,不仅失去了经济支柱,还要面对漫长的维权过程 。

平台一边强调“合作关系 ”,一边以“非接单状态 ”回避赔偿责任 。

即便愿意提供人道援助 ,也没有标准,没有保障,更没有法律意义上的赔偿效力。

本文来自作者[安白]投稿,不代表视听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stddy.com/zsfx/202511-60688.html

(1)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4条)

  • 安白
    安白 2025年11月28日

    我是视听号的签约作者“安白”!

  • 安白
    安白 2025年11月28日

    希望本篇文章《网约车司机清晨猝死车内,滴滴火箭回应:未接单不赔!家属崩溃质问:他不是在上班吗?》能对你有所帮助!

  • 安白
    安白 2025年11月28日

    本站[视听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 安白
    安白 2025年11月28日

    本文概览:清晨刚出车,41岁的网约车司机闫俊峰突然猝死在北京通州街头,车窗紧闭,人已没了呼吸。他前一天还跑了13单,长期每天干满12小时,却因“未接单”被平台拒绝赔偿,只愿象征性给点“人...

    联系我们

    邮件:视听号@sin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