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唯一活下来的儿子毛岸青,晚年到底享受什么待遇呢?

2007年春天的北京,花还没全开,毛岸青悄悄地走了。这条消息像一阵风,吹进无数人的心里——毛主席的唯一存世儿子走了。说到底,全国人是有些心疼的。你想啊,毛主席那样传奇一生,儿女...

2007年春天的北京,花还没全开,毛岸青悄悄地走了。这条消息像一阵风 ,吹进无数人的心里——毛主席的唯一存世儿子走了 。说到底,全国人是有些心疼的。你想啊,毛主席那样传奇一生 ,儿女其实不少,真正活到老的却只剩下毛岸青一个。你能说这不是命吗?

毛主席唯一活下来的儿子毛岸青,晚年到底享受什么待遇呢?

毛家的孩子多 ,可惜,时代太凶猛 。有人说毛家命硬,但其实 ,命也有骨头。毛主席这一辈子,有六个儿子、四个女儿,可过去那个年月 ,不是孩子夭折 ,就是送人养着一去不回头。最能懂这种苦的人,就是毛岸青自己 。

毛岸青是1923年生人。你看他小时候的照片,眉眼跟父亲像得很 ,可他爸那时候正忙着“闹革命”——全国到处跑,大事小事一肩挑,哪有空顾家?所以 ,真正陪毛岸青长大的,是母亲杨开慧,还有哥哥毛岸英 ,还有家里的老保姆。毛家那个时候,能安安稳稳坐一块吃饭的日子并不多 。

毛主席唯一活下来的儿子毛岸青,晚年到底享受什么待遇呢?

谁都说男人成家立业 ,女人相夫教子。可那年头,哪有那么容易?岸青七岁那年,母亲被敌人给杀了。你说残忍 ,那真不是一句两句能说完的 。当时他们仨兄弟就靠着地下党安排 ,躲到了上海,在一个叫大同幼稚园的地方,算是有点安稳 。这个幼稚园是地下党办的 ,说是上学,其实也是在避风头。

日子刚喘口气,毛安龙弟弟又走了。岸青一直记着 ,那一年他七八岁的样子,看到保姆眼泪掉得比饭碗里的饭还多 。孩子的心思很敏感,那个伤口 ,其实一辈子都没真的愈合过。后来两兄弟又靠组织接济,路窄人穷,先是交给了党内某人的前妻养。这个女人早期善良 ,但日子太苦,一个人在街巷里混着,渐渐变得尖利起来 。思想不合 ,柴米油盐 ,还是拿孩子撒气。终于有一天,毛岸英带着毛岸青,拎几件旧衣服胆儿一横就离开了。

毛主席唯一活下来的儿子毛岸青	,晚年到底享受什么待遇呢?

从上海流浪出来,他们过了五年苦日子,真不比三毛小说里那点惨淡少 。上海滩你见谁都能找活干?他们两个小孩 ,推独轮车,给太太们买包子,卖废纸。早上吃热气腾腾的馒头 ,是一周里最大的幸福。岸青在街头电线杆上写了句“打倒帝国主义 ”,一会儿就被巡警揍得头破血流 。那个时候要是真认识毛主席的人,怕是哭死。

最要紧的是 ,那一次的伤,没治好。后来他一辈子都头痛,像有人在脑子里敲鼓 。

毛主席唯一活下来的儿子毛岸青	,晚年到底享受什么待遇呢?

流浪的苦熬到1936年 ,才算收了尾 。地下党帮他们找到了父亲。毛主席那时候人在西北,听到两个儿子还活着,心里又酸又痛。但他没让孩子们来陕北见自己 ,直接把兄弟俩送去苏联读书 。这决断,人到后来才懂。那一去苏联,生活总算翻了篇。岸青和哥哥终于能天天吃饱穿暖 ,有老师管,有父亲时不时来信 。他在家书里学着理解父亲那一代人的想法,也学着感恩。毛主席的信写得并不文绉绉 ,更多的是家常话。比如“最近身体怎样”“要吃好要学好”,其实家人间最实在不过了 。

不过,苏联也不是世外桃源。那是战争年代 ,外面德国的飞机都开过来轰炸,毛岸英主动上了前线,而毛岸青和同学去了工厂当志愿者。有时候要熬夜装卸物资 ,还得轮班挖战壕 。你说苦又苦 ,可孩子的心气也硬了。多年之后,岸青说那段时间,自己才真正知道“什么叫人不如战争里的一根钢钉 ”。

毛主席唯一活下来的儿子毛岸青	,晚年到底享受什么待遇呢?

后来1947年,他和贺子珍、李敏,还有几个亲戚回了国 。你要说那种心情 ,真不是一句“激动”能说完 。有人看过岸青下火车时,眼睛都红了。刚回国头几年,毛主席让他去东北参加工作。那时国内一穷二白 ,他的身份没人知道,吃住条件都很一般 。同事里还有人把他当成外乡来的翻译,毛岸青不争不抢 ,跟大家一块熬。有人跟我说,老东北那时候冬天屋里冷得人都睡不着觉,毛岸青也跟大家一起裹着破被子 ,没说过什么大话 ,每天上班特别早。

两年后才回了北京,做翻译让他有了点成就感 。他俄语好,翻过不少重要文件 ,这些资料后来传到党里里外外,影响蛮大的。还记得有一次,有个老干部读到毛岸青翻译的苏联社会保障文件 ,说:“这小伙子就是有股认真劲儿!”

毛主席唯一活下来的儿子毛岸青,晚年到底享受什么待遇呢?

生活稳了,头痛病也好了一些。父亲和哥哥很高兴 ,可命运有时就喜欢捉弄人 。1951年,岸青收到哥哥毛岸英在抗美援朝战场牺牲的消息,当场晕倒。据说那段时间 ,他吃饭都吃不下,夜里翻来覆去睡不着觉,连一句话都不愿多说。

毛主席看着自己的小儿子这样 ,心里就更堵得慌 。他下定决心 ,再送岸青去苏联治病。苏联的大医院确实先进,可毛岸青的头疼是顽疾,什么药都试了。又一个十年过去 ,毛岸青还是挂念家乡,心里总缺一块 。

毛主席唯一活下来的儿子毛岸青,晚年到底享受什么待遇呢?

到底 ,父亲把他接回国,安排在大连疗养院住 。那一年,岸青三十多岁了 ,还是孤身一个人。毛主席也着急,跟周围人开玩笑:“我这儿子心事多,希望能有个贴心人陪着。 ”

没想到 ,缘分来得也巧 。邵华,刘思齐同母异父的妹妹,大学生 ,喜欢看书 ,一次随母亲去大连度假专门去疗养院看望他。那次见面,谁都说岸青明显变了,不再木讷 ,笑得特别灿烂,还主动邀姑娘跳舞,两人一起去了电影院 ,说说笑笑气氛很融洽。

毛主席唯一活下来的儿子毛岸青,晚年到底享受什么待遇呢?

邵华回了北京后,两人还一直通信 。毛主席知道后 ,亲自给岸青写信调侃:“这姑娘不错,你要好好跟人交谈!”后来两个人越聊越有感觉,也没啥复杂的家长意见。1960年五一节 ,两人在大连办了场小型婚礼,没有铺张,没有官面人情 ,但大家都说那天的空气是甜的。

婚后 ,邵华对岸青极细心 。吃饭不挑,睡觉张罗,再忙也抽时间陪他散步。邵华会照相 ,把那些日子拍下来留着,家里挂的照片一直没换过。有一次,毛岸青心情不好 ,邵华就陪着他逛植物园,半路遇见邻居大妈,岸青都很有礼貌 。不夸张说 ,这场婚姻救了他,是邵华把毛家的心结一点点打开。

毛主席唯一活下来的儿子毛岸青,晚年到底享受什么待遇呢?

病情渐渐稳定 ,岸青又回到工作岗位,不做官,专心搞翻译。毛主席见他这么踏实 ,脸上总是笑 。过了十年 ,他们生了儿子,家里更热闹了 。有亲戚说,岸青是慈父 ,邵华是严母。有回儿子成绩不好,邵华批评得狠,岸青就在旁边“打圆场” ,让孩子出去溜一圈再回来。每次说到革命历史,岸青都讲得声情并茂,把自己的苦也掺在故事里 。孩子长大后 ,嘴上说“爸爸太温柔 ”,实际上很敬他。

到老了,岸青和邵华经常去老区慰问 ,还有时带孩子走烈士陵园,给新一代讲旧事,写点小文章 ,参加公益活动。他没什么要强脾气 ,对待遇不挑,只关心能不能帮到别人 。组织上给了副总理的医疗保障,他和邵华都觉得“其实我们没那么需要 ,但也感谢党和国家这份心。”

毛主席唯一活下来的儿子毛岸青,晚年到底享受什么待遇呢?

有一次,医院的主任请他住单间 ,岸青一笑:“别花哨了,我和大伙住一块,心里踏实。”对于那些关照 ,他能推则推,说“还有更困难的人呢,别给国家添麻烦 ” 。

大家都觉得毛岸青这辈子什么苦都尝了。早年丧母 ,中年失兄,晚年身体又不好,可他从不拿这些说事 ,也不摆父辈的谱。邵华常常夜里看他发呆 ,说岸青其实最想的还是母亲杨开慧 。临终前,他把遗愿留给家人:“让我和妈妈一起安静地待着吧。 ”家人照做了。墓地选在母亲身边,像小时候一样 ,哪个夜晚都能依偎在一起 。

说起来,有些遗憾,不少温情 。毛家的传奇和岸青的小人物味儿 ,交叠在一条简单的人生路上。或许以后的人再提起毛岸青,不会只记得他是谁的儿子,还能记得那种活明白 、心底干净的劲头。你说 ,这是不是另一种伟大?

本文来自作者[雪云]投稿,不代表视听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stddy.com/zsfx/202510-52802.html

(5)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4条)

  • 雪云
    雪云 2025年10月19日

    我是视听号的签约作者“雪云”!

  • 雪云
    雪云 2025年10月19日

    希望本篇文章《毛主席唯一活下来的儿子毛岸青,晚年到底享受什么待遇呢?》能对你有所帮助!

  • 雪云
    雪云 2025年10月19日

    本站[视听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 雪云
    雪云 2025年10月19日

    本文概览:2007年春天的北京,花还没全开,毛岸青悄悄地走了。这条消息像一阵风,吹进无数人的心里——毛主席的唯一存世儿子走了。说到底,全国人是有些心疼的。你想啊,毛主席那样传奇一生,儿女...

    联系我们

    邮件:视听号@sin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