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红军王泉媛与丈夫分离,48年后在北京重逢,丈夫已是国家大人物

1982年的北京站外,初秋风还没褪去余热,偏偏那天车站格外安静。火车门一开,王泉媛搀着一个年轻女子慢吞吞走下,灰衣瘦小,头发白的一丝不乱。她们没急着离开,反倒像是对每一阵风都留...

1982年的北京站外,初秋风还没褪去余热 ,偏偏那天车站格外安静 。火车门一开,王泉媛搀着一个年轻女子慢吞吞走下,灰衣瘦小 ,头发白的一丝不乱。她们没急着离开 ,反倒像是对每一阵风都留恋。有人好奇,怎么会有两个陌生女人像等谁一样踟蹰在台阶上?隔一天,妇联里传来风声 ,“女红军王泉媛回京了! ”让熟悉她的老战友都惊了一下,真的还在世吗?

女红军王泉媛与丈夫分离,48年后在北京重逢	,丈夫已是国家大人物

没等多会,王定国赶过来 。王首道也得信,急得像失了魂似的 ,只差没推开路人的肩,奔到妇联门口 。彼时老同事们都说,王泉媛年轻时眼神刚强 ,现在一样能让人不敢直视。同一个空间,她站在窗前出神,王首道却忽然变了腔调 ,含了泪说一句:“泉媛同志 ,你还好吗?”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问候,两个人一对视,谁的眼睛也不够用 ,泪根本憋不住。

那天之后,王泉媛成了北京城的新闻 。可热闹归热闹,谁知道之前的离散有多长?四十八年 ,倏尔一生都用完。就像许多传奇的结尾,外人对故事津津有味,当事人自己却老得已经不会伤心 ,只剩许多说与不说的细节。可再问一句,两人到底为什么分开?那么多年来王泉媛都去哪了?没人真搞明白 。

女红军王泉媛与丈夫分离,48年后在北京重逢	,丈夫已是国家大人物

王泉媛本来不是王姓,江西吉安人,小时候叫欧阳泉媛。家里穷 ,爹娘忙完还要抠着每分钱琢磨 ,下雨天屋里都滴水,孩子能吃饱算运气。八岁那年,母亲哭着跟她姐商量 ,最后把她送给别人做童养媳 。说到底,是手头再没别的路,真没几个人愿意卖女儿 ,听起来很难听但那时候没几个人多想。这就成了王泉媛童年记忆里唯一的风景。

等到十七岁,红衣新嫁娘,进王家做了王照斗的媳妇 。花轿里没有憧憬 ,只有母亲送她上轿不停掉眼泪。嫁妆瘦得跟王泉媛一个样,棉被 、凳子,加个小木箱 ,脚步重,笑的都是外人。王泉媛自己只是一口气吸进肚子灌醒,走进王家门后 ,其实对命运也没什么新想法 。那些年里 ,你若问她,她都分不清痛和苦,日子混着过 。

女红军王泉媛与丈夫分离	,48年后在北京重逢,丈夫已是国家大人物

她记得有天婆婆让她拿二十个鸡蛋去镇上换盐或者卖钱。那个阳光刺眼,她挎着篮子听到喊口号的 ,惹得她愣住。“要想翻身就站过来!”红军的声音很高,也很真 。她就这样站在人群外面多听了几句话,身子烫得不想动。那边鼓动农民暴动喊得震天响 ,她盯住那帮人,脑子忽然醒了。

从此她就一头扎进村里贴标语喊口号的红军队伍 。每次喊“老百姓做主人 ”,她都像要飞起来。成了“闹事分子 ” ,可家里没人带劲,丈夫王照斗尤其气,一口咬定红军是“胡说八道”。这桩家务没完没了 ,王泉媛每次回家都觉得空气都冷 。慢慢地 ,她跟王照斗的路走散了,家过成了借来的地方。

女红军王泉媛与丈夫分离,48年后在北京重逢	,丈夫已是国家大人物

她索性自做一顶八角帽,贴颗红五星,抱定决心破釜沉舟。很快她成了县委妇女干部 。1931年那会 ,她还划小船去古冈白区路上,差点被四个白军逮住,硬是呛了句狠话 ,吓得他们远远开枪放弃。她靠胆子和傲气逼退了对方,心里其实只想着赶紧做点有意义的事。

没多久她被选作省妇女代表,到主席团当干事 。大会时 ,王泉媛第一次见毛主席,主席讲课,她如饥似渴 。她文化底子薄 ,每晚都追着董必武校长补“文化课”。只有学军事 ,她又格外出挑,扔手榴弹射击谁也比不过。她是那种在苦日子里踢不倒的石头 。

女红军王泉媛与丈夫分离,48年后在北京重逢	,丈夫已是国家大人物

到遵义后,她和王首道分到一个部门。两人不声不响地默契起来,话不多 ,但总要靠近点。王首道是个帅气、英气的男青年,年长七岁,业务精 ,做事留心 。两人怎么就成了情侣?其实到最后还是蔡畅、李坚贞 、金维映三位大姐眼里有光,一起使劲推。搞得王泉媛局促着答话,被逗得满脸通红——说起来 ,爱情这玩意儿有时候根本不浪费力气。

那一年的长征行前夜,三位大姐把王泉媛推到王首道房里,留下他们单独说话 。王首道吞吞吐吐 ,终于讲出真实心意。两人就这样握住了 ,没婚纱没证件,只三叩头拜天地。有人嫌婚礼太简陋,他们俩却觉得这样才难忘 。王首道送了她一把小手枪 ,王泉媛自责没做双千层底鞋,说那鞋能保丈夫归来。王首道轻松一句,“没鞋我也会回来。 ”那天夜里他们喝茶代酒 ,彼此许诺其实谁都没底 。

女红军王泉媛与丈夫分离,48年后在北京重逢,丈夫已是国家大人物

这段情 ,其实算不上轰轰烈烈,反而像两株野草,在乱石缝里长着 。可接下来局势瞬息 ,分离像是突然间砸下来的闷棍。他们分别后没多久,王泉媛随卫生部被张国焘派出去折腾了三四次,过雪山草地 ,断粮死人。与王首道彻底失去联系 ,生死不明,各有痛苦 。

当时部队经常整编,往往一走就是很多年。王泉媛被俘受过酷刑 ,挨过不少苦头。一年后才侥幸逃回 。但命不好,赶上组织审查,接待她的人心里有疙瘩 ,一句话硬把她十一个月算成两年多。明明还能回队伍,最终只给五块大洋让她自谋生路。更讽刺,有人故意留信栽赃她说“誓不为红军” 。她明白怎么回事 ,气短但没招,只能自己回家。

女红军王泉媛与丈夫分离,48年后在北京重逢	,丈夫已是国家大人物

王泉媛往返家乡三年,打过工讨过饭。到家后,嫁人妻 ,为的只是不想天天想王首道 。可这段婚姻一样不顺 ,丈夫遭人陷害进监狱,王泉媛陪坐,饭碗也砸了。这种生活 ,俗气又寡淡。她无处伸冤,也没人替她鸣不平 。

二十年后,康大姐带着一身革命烈士的资格找到她 ,姐妹们重逢,泪流满面,也只能互拍背安慰 。其实两个人话不多 ,岁月过去,各人都有恨。得了关系帮忙证明身份,也算得到安顿。余生 ,她成了养母,带着七个没人要的孩子,六个都养大 ,最后只剩一个病死 ,算不得全都圆满,但这也是人生啊 。有时她自言自语,说自己对这个结局有点满意。可从别人看破 ,却都觉着她心里始终没熄的一把火。

女红军王泉媛与丈夫分离,48年后在北京重逢,丈夫已是国家大人物

1982年终于等到往日老姐妹 、老伴再见 。一见面 ,就还是老样子,没人多寒暄,唏嘘反倒留给了年轻人。王首道问一句“你还记得?”王泉媛没笑 ,苦着答:“一辈子怎么会忘? ”她们能聚在一处,旁人围观,气氛尴尬又安静。其实这情景反倒真实 ,没有剧本也没有高调 。

八十年代后期,王泉媛恢复党籍,待遇提升。她带养女进京 ,得知王首道病重 ,一路直奔医院。真见到彼此,反倒都说不出话 。王泉媛递过一双千层底鞋,做了俩月 ,王首道却只是点头。拍照时笑得有些牵强,女儿在旁差点哭出声。他们的第一次合影,也是最后一张 ,这故事其实没啥大起伏,也没什么温馨和胜利可讲 。有些情分熬过沧桑,只剩两个老人对望 。

女红军王泉媛与丈夫分离	,48年后在北京重逢,丈夫已是国家大人物

你说这场爱情是传奇?也许只因他们活到最后,身在这个新世界。王泉媛的坚持究竟图个啥?有人觉得她苦过半生还愿意记住王首道 ,称得上难得。可老婆还是觉得,有些牵挂不过是自个儿放不下,再伟大的传奇 ,到头来也不过是你我柴米油盐锅巴的故事 。至于传奇里有多少欢喜 ,多少遗憾,王泉媛自己恐怕也不大想明白。

外人有爱讲这些,去看惊心动魄的长征岁月 ,去敬重那些见过生死的革命前辈。其实他们未必都愿意成为教科书上的楷模 。命运推着人滚进大潮,王泉媛在旧社会是受命的童养媳,在新社会又成不被接受的归队女战士。好在最后她自己认下了身份 ,撑起小家。每每别人提起往事,她干巴巴一个“过了就是过了”,反倒把那些浓烈的历史味冲淡了 。

但又换种说法 ,王泉媛并不是英雄,她只是运气好活了下来。许多同行的姐妹早就无声无息地消失在河流或泥潭。王首道成了干部,王泉媛则像根不被记住的野蒿 ,只在短暂亮相后归于沉默 。别看聚光灯下那么热闹,其实转头就没人想再打听。

最后的照片里,王首道穿着病号服 ,王泉媛提着做得不太合脚的鞋 ,两个人都僵着笑。这一刻他们根本没再想过去如何,每个人多半只记得此刻有人站在身边 。相片后来有人传着说,是伟大爱情的证明 。其实只要你仔细想 ,就能明白,这样的爱情未必都有终点,有些人耗着耗着 ,也就这样熬过去了。

如果要说什么值得后人传承,其实也不是情感多伟大。只是人活一生,无非是为了那点属于自己的坚持罢了 。

一封历史信件、一双千层底布鞋、一张泛黄的相片 ,见证的不过是个寻常女人掷地有声的命运选择。还真不能说命运总是公平的。有时她能再次站起,是沾了亲历者 、幸存者的光,也需要旁观者的温柔 。王泉媛的故事说起来也不圆满 ,不过她从来没指望讨好谁。你不感动也罢,反正她已经把该感受的都亲自走了一遍。

本文来自作者[妙白]投稿,不代表视听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stddy.com/zsfx/202507-17201.html

(4)

文章推荐

  • 西安新增病例轨迹公布(西安新增病例轨迹公布最新)

    陕西昨日新增4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3例境外输入长青股份股票无症状感染...1、为3月27日已发布的无症状感染者2,在隔离医学观察期间出现临床症状,4月4日被确诊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近来在定点医疗机构接受隔离治疗。病例3:男性,25岁,广东籍,为4月3日由巴基斯坦伊斯兰堡至西安的PK854航班乘客。

    2025年06月15日
    37
  • 金瓶梅:西门庆离开林太太府邸之后,又钻进了奶妈如意儿房中

    前情回顾:西门庆和林太太第二次亲密接触西门庆第一次亲密接触了林太太后,就过年了。西门庆忙完了各种拜年应酬,再度想起林太太。于是,让心腹小厮玳安去联系中间人文嫂。哪知,林太太也想西门庆了,已经送上帖子,请西门庆初六去府中赴宴。西门庆满心欢喜,终于熬到初六。他打扮一新,特意穿上何太监送的天青色飞鱼大氅。

    2025年06月21日
    15
  • 随刘锦棠收复新疆,病逝于新疆的衡阳湘潭浏阳湘阴宁乡茶陵籍官员

    作者:姜国平光绪七年七月督办新疆军务的刘锦棠上《奏报湘军文武员弁积劳病故请恤折》,续报随自己收复新疆、立功后在新疆逝世的文武员弁,共八十五名。其中,湖南籍最多。湖南籍员弁中,又以湘乡籍为最。湘乡籍病故员弁姓名官衔等名单之前已列出。此文列出其它府县病逝文武官员:花翎盐运使衔分省归候补班前补用知府胡焜

    2025年06月29日
    15
  • 杭州疫情风险等级(杭州疫情风险等级名单)

    现在外地来浙江杭州需要隔离吗〖壹〗、如果非来自重点防范地区:通常情况下不需要隔离,但仍需遵守杭州当地的防疫政策和规定,如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配合体温检测等。请注意,防疫政策可能随着疫情形势的变化而调整,建议在来杭前询问当地防疫部门或社区,了解最新的防疫要求。〖贰〗、除上述地区以外的来杭、返杭人

    2025年07月03日
    14
  • 【东莞疫情最新消息今天新增,东莞疫情最新情况通报】

    东莞8地升为中风险具体是哪8个区〖壹〗、根据通告,东莞8地升为中风险区域包括:大朗镇大井头社区的大朗碧桂园首座3栋、蔡边村的沙井街76-80号、金丽路五巷20号、九墩区112号、长塘社区第一工业区一街92-146号、三区一路197-199号的君安雅居、大井头社区的怡安路63号的怡安时尚公寓,以及水

    2025年07月04日
    12
  • 稀土还未到手,欧盟捅了马蜂窝,中国将另起炉灶,SAARC组织停摆

    稀土,这个听起来有点高大上的词儿,其实就是咱们现代工业里少不了的“工业维生素”。不管是智能手机、电动车,还是风力发电机、导弹制导系统,稀土元素都得插一脚。近年来,高科技产品需求蹭蹭上涨,稀土的重要性那是越来越明显。而中国呢,作为全球最大的稀土生产国和出口国,自然就成了这块“香饽饽”的中心。中国手里攥

    2025年07月05日
    11
  • 【31省份新增59例本土确诊,31省份新增本土确诊52例】

    3月24日唐山新增59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主要活动轨迹公布近期主要活动轨迹:路北韩城镇李家庄小区、韩城三幼,邢台市威县赵村镇中赵庄村、赵村镇卫生院等。第172例现住路北区。近期主要活动轨迹:路北韩城镇李家庄小区,邢台市威县赵村镇中赵庄村、赵村镇卫生院等。第173例现住路北区。近期主要活动轨迹:路北韩

    2025年07月06日
    8
  • 四川成都市蒲江县发生3.6级地震

    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6月24日6时27分在四川成都市蒲江县发生3.6级地震,震源深度8公里,震中位于北纬30.11度,东经103.41度。本次地震周边5公里内的村庄有郭家山、猴子岩、灯草沟、马鞍石、龙门村、看灯山、骑龙村、方家沟、尖峰村、铜瓦寺,20公里内的乡镇有成佳镇、朝阳湖镇、西南乡、大兴镇

    2025年06月24日
    17
  • 扁担女孩最新后续:高考成绩已出,班主任亲自回应,恶心一幕发生

    恶意的揣测、无端的联想,是对朴素二字最大的亵渎!这几天,全国各地的高考成绩已经陆续放榜了,在视频平台上能够看到有很多同学都考得了非常不错的分数,可喜可贺。而在这个时候,大家也都纷纷比较好奇,当初那位火遍全网的广西扁担姑娘刘燕,她考的怎么样?分数够不够上她心中理想的师范大学呢?刘燕同学,在高考结束后用

    2025年06月27日
    16
  • 我三叔下海经商回家,爷爷80大寿,全村人却都对三叔避之不及

    我三叔下海经商回家,爷爷80大寿,全村人却都对三叔避之不及三叔回来的那天,天上飘着小雪花。那是1993年腊月二十九,爷爷八十大寿的前一天。我们刘家湾这个小村子,往常时候冬日里冷清得很,可那天却似乎有了些不一样的热闹气息。我叫刘建国,那年刚满十六岁,高中一年级。我们家在村东头,是村里出了名的贫困户。父

    2025年07月03日
    14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4条)

  • 妙白
    妙白 2025年07月06日

    我是视听号的签约作者“妙白”!

  • 妙白
    妙白 2025年07月06日

    希望本篇文章《女红军王泉媛与丈夫分离,48年后在北京重逢,丈夫已是国家大人物》能对你有所帮助!

  • 妙白
    妙白 2025年07月06日

    本站[视听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 妙白
    妙白 2025年07月06日

    本文概览:1982年的北京站外,初秋风还没褪去余热,偏偏那天车站格外安静。火车门一开,王泉媛搀着一个年轻女子慢吞吞走下,灰衣瘦小,头发白的一丝不乱。她们没急着离开,反倒像是对每一阵风都留...

    联系我们

    邮件:视听号@sin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