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是马年,老话“丙午红马年,遇火不穿红”,什么意思?

时间过的飞快,转眼之间,公历的11月份就要结束了,很多人这个时候,就开始憧憬着来年了,在中国有着多套历法,公历最为常见,而农历在民间用的则比较多,还有一个就是干支历,这个是使用...

时间过的飞快,转眼之间,公历的11月份就要结束了 ,很多人这个时候,就开始憧憬着来年了,在中国有着多套历法 ,公历最为常见,而农历在民间用的则比较多,还有一个就是干支历 ,这个是使用的最广泛的,人们口中说的属相,还有生肖年 ,其实都是干支历当中的一个说法,因为历法不同,所以年份开始的时间也不同。

明年是马年	,老话“丙午红马年,遇火不穿红”,什么意思?


公历是1月1日,农历是正月初一 ,干支历则是以立春为起点,开始新的一个轮回,今年是乙巳蛇年 ,明年开始就是马年,那么如何得出明年是马年呢?有2个办法,一个就是熟读天干地支 ,然后按照甲子、乙丑来进行排列,六十个日子一循环,你会发现乙巳后面就是丙午年 ,另外还有一个办法,公元年号除以12余数为10的年份,就是马年 。

在干支历当中 ,十二地支和十二生肖是一一对应的 ,它并非是空穴来风,而是古人对动物的一个崇拜,这才形成了这种特殊的文化。说起最早的马年 ,我们还要追溯到周朝的一个时期,在《诗经·小雅·车攻》篇中,已有“吉日庚午 ,既差我马 ”的表述,表明马年已在古代的时间记载中占有一席之地。

明年是马年,老话“丙午红马年	,遇火不穿红”,什么意思?


到了东汉的时候,王充的《论衡·物势篇》提到“午为马” ,这进一步证明了马年在东汉时期作为纪年单位的使用 。

这里还是要简单的说一下,在中国的文化当中,生肖当中的马 ,和我们实际理解的马不一样 ,传说中的马,拥有双翅,名为天马 ,能够飞行、奔跑和游水。而且在中国文化当中,它象征着力量还有自由以及高贵,

明年是马年 ,老话说“丙午红马年,遇火不穿红 ”,为啥不用穿呢?穿红的本义 ,其实更多的是一种心理寄托,或者说是一种心理需求,人们认为红色可以驱邪避灾 ,还能够带来吉祥,所以在遇到本命年的时候,都会穿红 ,可是为啥马年 ,却不用穿红呢?

明年是马年,老话“丙午红马年,遇火不穿红”	,什么意思?


丙午红马年,遇火不穿红‘

丙火,丙是天干当中的其中一位 ,丙为火,乃是太阳之火,我们也把它称之为丙火 ,火在阴阳五行当中代表的是红色,因此,明年的丙午年就是马年 ,遇火不穿红,意思就是遇到火的属相时,不用去穿红色的衣物或者袜子以及内衣之类的。

很多人有疑问 ,本命年不应该要穿红吗?怎么到了马年就不用穿 ,我们要知道2026年是丙午马年,马对应午,属阳火 ,但藏干为丁火(阴火)和己土,因此兼具阴阳双重性 。而天干丙,属纯阳之火 ,对应太阳,具有光明普照 、猛烈刚烈的特性。也就是说是说,丙午马年 ,从阴阳五行的角度来讲,二者都属于火,而红色在五行当中也属火。

明年是马年	,老话“丙午红马年,遇火不穿红”,什么意思?

本身丙午年 ,火的力量就比较的强 ,这个时候,如果是再去穿红,那么“火势 ”就会更旺 ,这样反而会起到反作用 。

原本穿红,就是一种心理的安慰,而这个时候火的力量如此的强大 ,我们就不用再去穿了,不然的话,在老辈人看来就是“引火烧身”。

因此 ,之所以不穿红,是因为这个年份,火的力量已经足够的强大 ,太阳之火,遇到午火,基本上都是纯正之火 ,而人们之所以穿红色 ,就是因为红色可以辟邪消灾,保护健康,它本身就是一种心理暗示 ,而这个属火的年份,自然也就不用这种暗示了。

明年是马年,老话“丙午红马年	,遇火不穿红”,什么意思?

很多人认为,这些其实就是迷信 ,但是在笔者看来,民俗讲究,之所以可以流传下来 ,它其实是满足了人们的情感需求还有精神表达,我们在一定程度上应该给予理解,它是一种文化现象 ,需要我们宽容的看待 ,无害的话就可以存在,不一定非要冠以“迷信 ”标签,朋友们 ,你们以为呢?

本文来自作者[从始至终]投稿,不代表视听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stddy.com/zlan/202511-60132.html

(1)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4条)

  • 从始至终
    从始至终 2025年11月26日

    我是视听号的签约作者“从始至终”!

  • 从始至终
    从始至终 2025年11月26日

    希望本篇文章《明年是马年,老话“丙午红马年,遇火不穿红”,什么意思?》能对你有所帮助!

  • 从始至终
    从始至终 2025年11月26日

    本站[视听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 从始至终
    从始至终 2025年11月26日

    本文概览:时间过的飞快,转眼之间,公历的11月份就要结束了,很多人这个时候,就开始憧憬着来年了,在中国有着多套历法,公历最为常见,而农历在民间用的则比较多,还有一个就是干支历,这个是使用...

    联系我们

    邮件:视听号@sin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