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县域经济发展如何迈步?多方专家学者支招

经济总量约占全国的40%,承担着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重要任务的全国1864个县和县级市,“十五五”期间如何实现城乡融合和绿色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今天(11月8日)上...

经济总量约占全国的40% ,承担着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重要任务的全国1864个县和县级市 ,“十五五”期间如何实现城乡融合和绿色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

今天(11月8日)上午,在中国县域经济发展大会组委会 、中国县域经济50人智库等多家机构共同主办的“中国县域经济发展大会2025年会 ”上 ,多位专家表示,“十五五 ”期间,县域经济发展应把握人工智能 、城乡融合、绿色转型、县域治理四个重点 ,以“精准施策”替代“千篇一律”,摒弃县域发展“一刀切 ”模式,通过机制设计与平台搭建 ,为高质量发展铺设长效轨道 。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发展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开发农业多种功能 ,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加强县域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统筹,完善投入保障长效机制。

“县域经济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切入点,是拉动消费和内需的重要引擎 ,也是城乡统筹发展的核心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辜胜阻在视频致辞中表示 ,城乡融合的核心是人的融合,要以人为本,促进城乡人口自由流动 ,支持大学生 、退役军人、企业家等返乡入乡,发展智慧农业、乡村旅游 、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为乡村带来新理念、新技术和新模式。

辜胜阻说 ,城乡融合的基础是经济的融合 、产业融合,要推动农村的各产业深度融合,改变乡村单纯提供原材料、农副产品和劳动力的局面 ,构建城乡优势互补、分工协作的现代产业体系。“强县域与强省会要相互促进,分类推进以县城为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提升产业支撑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 。”

“十五五	”县域经济发展如何迈步?多方专家学者支招

11月8日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大会2025年会现场。摄影/章轲

“随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当前县域经济面临着转型升级 、绿色发展、动能转换等一系列新问题,也迎来了数字经济、乡村振兴 、新质生产力培育等新的发展机遇。”大会组委会首席顾问 、全国总工会原副主席张世平表示 ,县域应通过制度创新和基础设施建设 ,打破城乡壁垒,让人才愿意留在县城、回到县城,让资本看好县域 ,投入县域 。

张世平认为,县域应立足自身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宜工则工 、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 ,借助人工智能等新科技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特色产业 、绿色产业和新型产业,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 ,打造具有持久竞争力和辨识度的县域产业名片。

年会上发布的《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报告2025——城乡融合绿色转型》(下称《报告》)称,县域(县、市、旗)是中国二元结构栖息地,是中国“三留”(留守老人 、留守妇女、留守儿童)人群聚集地 ,更是各级政府提供公共产品与服务的主要区域。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就是不断提升公共服务属性,在县域实施更多融合发展的政策措施 。比如让土地、资金 、人才、管理以及数据等各种要素更加畅通流动 ,统筹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 ,推进城乡融合和乡村全面振兴。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大会组委会执行主任陈剑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县城作为县域经济的核心载体,处于“城尾乡头 ”的特殊位置 ,在城乡要素交换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把县城打造成为城乡要素平等交换、自由流动的枢纽,对于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优化资源配置 、提升县城经济发展活力具有深远意义 。

陈剑认为,在产业融合方面 ,县城应充分发挥其产业集聚和辐射带动作用 。一方面,承接城市产业转移,吸引城市的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县城流动。另一方面 ,县城要积极与农村产业对接,协同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农产品加工业为例,浙江省嘉善县依托周边农村丰富的农产品资源 ,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同时,通过发展农村电商 、乡村旅游等新业态 ,将农村的生态资源、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 ,实现城乡产业的优势互补。

“十五五”县域经济发展如何迈步?多方专家学者支招

县域在城乡要素交换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图为福建一县域城市景观 。摄影/章轲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大会组委会首席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首届学部委员田雪原在主旨演讲中表示,现代化是城乡融合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本世纪中叶全面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任务 ,一切发展都要纳入现代化轨道上来。现代化在引领乡村振兴发展同时,也引领城市化高质量发展 、城乡融合发展 。

田雪原说,现代化城市发展在支农兴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开辟城市化融合发展新路。

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农业科技企业超过1.2万家,全年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6500亿元 ,同比增长18%。

中国财政学会国有资产治理研究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丁伯康也表示,盘活资产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抓手 。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曾红颖认为,县域成为人口流入地的基础条件已经具备。她举例说 ,目前,22个省已县县通高速。2023年,全国2062家县医院参加县医院能力评估 ,覆盖全国98.6%的县域 ,其中1894家县医院达到二级以上医院医疗服务能力(91.85%),1163家医院达到三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56.4%),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自2012年开始推进 。宜居宜业环境建设推进 ,农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逐步提高 。

“千县千面,贵在求精。唯有立足本土资源禀赋,在产业细分领域深耕细作 ,方能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书写‘小城大业’的精彩篇章。”北京改革和发展研究会特约研究员田惠敏认为,面向未来 ,县域经济需聚焦细分领域,培育“专精特新 ”产业集群,构建从研发 、制造到服务的完整创新生态 。延伸农产品精深加工链条 ,发展中央厨房、预制菜等新业态;培育“农业+电商+文旅”模式,打造地理标志品牌。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大会组委会宣布中国县域经济发展大会总部正式落户温州并举行了揭牌仪式 。

(本文来自第一财经)

本文来自作者[哀静]投稿,不代表视听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stddy.com/zlan/202511-56790.html

(3)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4条)

  • 哀静
    哀静 2025年11月09日

    我是视听号的签约作者“哀静”!

  • 哀静
    哀静 2025年11月09日

    希望本篇文章《“十五五”县域经济发展如何迈步?多方专家学者支招》能对你有所帮助!

  • 哀静
    哀静 2025年11月09日

    本站[视听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 哀静
    哀静 2025年11月09日

    本文概览:经济总量约占全国的40%,承担着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重要任务的全国1864个县和县级市,“十五五”期间如何实现城乡融合和绿色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今天(11月8日)上...

    联系我们

    邮件:视听号@sin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