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24小时,人民日报两次点名马龙,原来樊振东一个字都没说错

三十七岁了,谁能想到还在赛场上的马龙,训练馆照常点灯,汗水一滴不落地下。生日蛋糕没时间切,队服早已湿透。运动员,副主席,双重身份一天换着来。他站在全运会参赛名单里,还说要再为北...

三十七岁了 ,谁能想到还在赛场上的马龙,训练馆照常点灯,汗水一滴不落地下 。生日蛋糕没时间切 ,队服早已湿透。运动员,副主席,双重身份一天换着来。他站在全运会参赛名单里 ,还说要再为北京队拼一场 。“别人觉得他早应该退了,他偏偏又选择出发。”



不到24小时,人民日报两次点名马龙	,原来樊振东一个字都没说错



马龙的名字 ,这些年其实没怎么从新闻里消失过。


一年到头,多少孩子学乒乓就是只认马龙这个样子 。球台前 、训练馆里,不停奔跑的身影 ,在窗口忙大会的副主席,两头都不是做样子。有一次,《人民日报》早上一条稿子夸他自律 ,晚上名单一公布,央媒又添一笔。马龙在中国乒乓的位置是怎样的?网友看法不同,官方态度倒是很明确 。


“能力达标就一定上场 ,不管什么比赛 。 ”马龙现场说出来,谁敢说这话轻巧。他这么大年纪的人走回全运会队伍,单打直接让给年轻人 ,自己去扛团队压力。一句“荣誉不是只属于个人”的话,到底几个人当真过,马龙用行动答卷 。



不到24小时	,人民日报两次点名马龙,原来樊振东一个字都没说错



他说年轻时为赢冠军,天天想法打得更狠;


但现在只想带好队,不让队友掉链子。



不到24小时	,人民日报两次点名马龙,原来樊振东一个字都没说错



北京的训练馆里,马龙生日那天没开庆祝会。全队过完会照常做动作 ,别人收工休息,他坐下系鞋带又去练球 。协会的人说,场场会议必到 ,而且是认认真真说自己不懂的地方问出来。



不到24小时,人民日报两次点名马龙,原来樊振东一个字都没说错



2018年之前 ,大家只看得见马龙的胜场。他自己记得更多是失败 。科威特那年,被称为小将挑战“二王一马”的马龙,一路打进世界冠军也只轰下半边天。世乒赛连年差一点就拿下 ,下场更衣室里不爱说话 ,教练私下描述他越喝水越难受。


团队铁律就摆着,伤病动手术没什么可讲,前阵子膝盖和手腕同时出问题 ,他自己说那年算什么都等于从头再来 。



不到24小时,人民日报两次点名马龙,原来樊振东一个字都没说错



痛苦是痛苦 ,但马龙每次咬牙坚持,转头又挂到球台上。教练哭笑不得,说这孩子神经都练钝了。


“训练到手腕渗血 ,他也不喊疼 。 ”



不到24小时,人民日报两次点名马龙,原来樊振东一个字都没说错



球迷喜欢“六边形战士”这个说法 ,好像马龙就是天生无死角 。他道理懂得多,能疼也能顶着打,人情世故、团队协作 ,样样自己撑着。马龙不是没想放手 ,2014年世界杯决赛输给张继科,他自己说哭着想退役。但转头队长责任也得顶住,每次队友出错 ,他第一个自我检讨 。



不到24小时,人民日报两次点名马龙,原来樊振东一个字都没说错



“岁月不是伤疤 ,也不是借口。”


马龙在一场场硬仗里,心理压力大到睡不着。许昕说,天才球员见得多 ,他是最拼命的那一个 。从来不是练球容易,是扛生活更难。有副主席这身份,还时常被拿出来当榜样。假如不能继续出成绩 ,他选择退会还是扛下去?



不到24小时,人民日报两次点名马龙,原来樊振东一个字都没说错



全运会不是随便什么人就够资格参赛的 。刘国梁曾说“中国队最不缺世界冠军 ”。国家队主力几十个世界冠军在争位置 ,马龙还说要给年轻人多抬轿。有网友嘲笑他“舍不得冠军 ,挡着小孩上来” 。也有人说,正因为马龙能上去,才知道他不是只图自己好看。



不到24小时	,人民日报两次点名马龙,原来樊振东一个字都没说错



这一年多,他世界排名掉出来 ,有人觉得这是时代要结束了。但等名单一公布,大部分人想不到又看到他的名字 。


他怕的吗?怕自己耽误队伍 。怕团队荣誉受影响。可无论外界怎么说,马龙最终都站了上来。



不到24小时	,人民日报两次点名马龙,原来樊振东一个字都没说错



身体问题挡不住他,每次受伤归来 ,状态依旧能打满全场 。


“每个动作都比别人复查多一遍。”这一条铁律他二十年没变。



不到24小时,人民日报两次点名马龙,原来樊振东一个字都没说错



樊振东评价过马龙 ,现场采访时直接说:


“他是永远在提升自己能力的人 。 ”


外人只羡慕马龙连续拿奥运金牌 ,只有近距离的人明白,他打一套体能赛前准备的时候,其实要比年轻队员还耐折腾。



不到24小时	,人民日报两次点名马龙,原来樊振东一个字都没说错



东京奥运会,男单决赛 ,马龙再次击败樊振东历史蝉联。别的运动员可能就此收官,马龙转身还要带男团 。


“输赢归输赢,团队更重要。 ”



不到24小时	,人民日报两次点名马龙,原来樊振东一个字都没说错



没有哪个球员,靠着一身本事傲走二十年。全运会上年轻人成群 ,马龙跟他们相处不愿谈成绩,“怕他们负担大,给鼓励的多 ,抱怨的少 。”


有时队里遇到麻烦 ,他主动请缨。“有事找我。”



不到24小时,人民日报两次点名马龙,原来樊振东一个字都没说错



见多了马龙这样的老队员 ,新一批孩子是否会有压力?有人为他打抱不平,说他辛苦、年纪大了还得爬起来奔波 。也有人觉得他这模式逼得别人没路走 。群众到底怎么看?



不到24小时,人民日报两次点名马龙	,原来樊振东一个字都没说错



北京 、国家队、比赛场,马龙没几天不是在路上的。人前光鲜,背后苦撑 ,这叫榜样还是叫吃苦呢?


有网友留言问到:“坚持到底是铁血精神,还是团队没接力棒? ”



不到24小时,人民日报两次点名马龙	,原来樊振东一个字都没说错



事实上,经验和体力老去是所有运动员都避不开的问题。马龙这样的老将还有位置,新队员等不等得起机会?


三十七岁的他 ,决定让年轻人打单打 ,自己就带团赛攻坚,这种做法到底算不算给后辈机会?



不到24小时,人民日报两次点名马龙	,原来樊振东一个字都没说错



别看马龙说不练透不收工,实际已经懂得如何给自己空间 。


不是看着年纪轻轻就什么都能成事。比赛场上,谁也没有永远赢的道理。



不到24小时	,人民日报两次点名马龙,原来樊振东一个字都没说错



是选择守住荣誉,还是低头交出位置 ,全队怎么议,每个人也说不明白 。


有网友说马龙该退了,有人盼他再战 ,立场两极。你觉得老运动员在该退未退的时候,到底是坚持精神,还是耽误新人?



不到24小时	,人民日报两次点名马龙,原来樊振东一个字都没说错



本文来自作者[孤风]投稿,不代表视听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stddy.com/zlan/202510-53394.html

(3)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4条)

  • 孤风
    孤风 2025年10月24日

    我是视听号的签约作者“孤风”!

  • 孤风
    孤风 2025年10月24日

    希望本篇文章《不到24小时,人民日报两次点名马龙,原来樊振东一个字都没说错》能对你有所帮助!

  • 孤风
    孤风 2025年10月24日

    本站[视听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 孤风
    孤风 2025年10月24日

    本文概览:三十七岁了,谁能想到还在赛场上的马龙,训练馆照常点灯,汗水一滴不落地下。生日蛋糕没时间切,队服早已湿透。运动员,副主席,双重身份一天换着来。他站在全运会参赛名单里,还说要再为北...

    联系我们

    邮件:视听号@sin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