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天山南北 ,风景如画 。
9月23日至25日,习近平总书记率中央代表团在乌鲁木齐出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
习近平作为中共中央总书记 、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率中央代表团到新疆出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庆祝活动,在党和国家历史上是第一次 ,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新疆工作的高度重视、对新疆各族干部群众的亲切关怀。
△2025年9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乌鲁木齐市出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同新疆各族各界干部群众代表一道 ,热烈庆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 。
2014年 、2022年、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三次亲临新疆考察,2014年、2020年,总书记两次出席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化对治疆规律的认识和把握 ,形成了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推动新疆各项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 、发生历史性变革。新疆步入了发展最好、变化最大、各族群众得实惠最多的历史时期 。
从奔腾的塔里木河到蔚蓝的赛里木湖,从雄壮的帕米尔高原到巍峨的阿尔泰山 ,新疆这片广袤大地呈现出安定祥和、蓬勃发展的新气象,正继续朝着更加繁荣稳定 、开放自信、和谐幸福的方向阔步前进。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9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乘专机抵达乌鲁木齐时 ,新疆各族群众在机场热烈欢迎。少先队员向总书记献上的花束里,装点了美丽的石榴。
△2025年9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率中央代表团乘专机抵达乌鲁木齐 ,出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 。这是少先队员向总书记献花。
石榴花开,籽籽同心。
“石榴籽”的比喻,正是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考察新疆期间 ,听一位维吾尔族乡亲说起的 。总书记强调:“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 ”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新疆的民族团结工作,多次召开重要会议 ,创造性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大论断,成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
到新疆考察调研时,总书记走进高校院所 ,详细了解人才培养和促进民族交往等情况;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亲切交谈,希望他们把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在社区村庄,叮嘱大家手足相亲、守望相助 ,共建美好家园 、共创美好未来 。
今年9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主题成就展时强调,要“用鲜活的事实进一步凝聚人心、凝聚力量 ,激励新疆各族干部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听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工作汇报时,总书记再次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2025年9月24日晚 ,庆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文艺晚会《美丽新疆》在乌鲁木齐文化中心大剧院举行。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向观看演出的新疆各族干部群众挥手致意 。
在新疆广袤的土地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日益深入——在塔城市哈尔墩社区,“邻里节百家宴 ”等活动生动展现手足相亲温馨画卷;在阿克苏市王三街,不少店铺都以“一家亲”为名;在伊宁市六星街社区 ,各族群众用一言一行诠释着“我和你,心连心,同住六星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 ,团结共进 、亲如一家的氛围处处洋溢。
今天的新疆,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 ,民族团结之花处处绽放。
探索符合新疆特点的高质量发展路子
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作业场内,机车穿梭 。这座世界上距离海洋最远的城市,在“通道+枢纽+网络 ”现代物流体系的加持下 ,从亚欧大陆腹地挺进开放前沿,成为新疆高质量发展的缩影。
2022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 ,分析新疆的区位优势:“过去是内陆的一个省份,现在有了‘一带一路’就不同了。这里不再是边远地带,而是成为一个核心地带,成为一个枢纽地带。”
“把新疆自身的区域性开放战略纳入国家向西开放的总体布局中”“培育壮大新疆特色优势产业 ,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加快构建体现新疆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对于新疆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 。
9月24日,在听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工作汇报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积极探索符合新疆特点的高质量发展路子”,并从“坚持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强化文旅融合”“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加快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 ”等方面作出部署。
曾经身处开放末梢的新疆 ,如今架起联通亚欧的“黄金通道”;曾经满眼戈壁沙漠的新疆,如今已经成为西部大粮仓,粮食单产跃居全国第一;曾经电力短缺的新疆 ,如今是全国规模最大的新能源外送基地,全国22个省份用上了新疆电……新征程上的新疆,处处呈现勃勃生机。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石河子市的一处100万千瓦光伏基地
1955年 ,新疆地区生产总值仅12.31亿元,2017年达到1万亿元,2024年突破2万亿元——从10多亿元到1万亿元用了62年,从1万亿元到2万亿元用了仅仅7年 。“疆算入渝”打造创新高地 ,“绿色围脖 ”创造防沙治沙新奇迹,“钢铁驼队”续写丝绸之路新传奇……今天的新疆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开放协同推进。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新疆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经济社会发展“稳”的基础更加牢固、“进 ”的动能显著增强 、“新”的质效大幅提升,中国式现代化新疆实践迈出坚实步伐。
让各族群众广泛参与发展进程、共享发展成果
新疆各族群众的民生冷暖 ,一直是习近平总书记深深的牵挂 。
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的初心使命就是为包括新疆各族人民在内的中国人民谋幸福,为包括新疆各民族在内的中华民族谋复兴。”2022年在新疆考察时 ,总书记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个民族都不能少。”
这些年来,给尉犁县兴平乡达西村回信 ,总书记祝愿乡亲们的日子一天比一天更好;同南疆地州的负责同志座谈,总书记嘱咐他们要教会农牧民先进生产技术和市场经营方式,帮助农民增加收益;参加全国两会新疆代表团审议,总书记叮嘱“多搞一些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项目 ,多办一些惠民生的实事,多解决一些各族群众牵肠挂肚的问题 ”……
此次在听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工作汇报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优先位置,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大力发展社会事业 ,让各族群众广泛参与发展进程、共享发展成果 。
△2025年8月19日,新疆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塔木托格拉克镇阿克亚村,果农分拣西梅。
温暖的话语 ,饱含深情,激荡人心。
新疆2024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3万元,就业人员总数增至1391万;南疆阿克苏 、喀什、和田地区和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实行15年免费教育;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标准化率达100%……各族人民生活的幸福底色更加鲜亮 。
在9月25日的庆祝大会上 ,来自喀什地区巴楚县童梦幼儿园的艾米拉古丽·阿不都讲述了自己亲眼所见、亲身所感的实实在在的变化。“在习近平总书记的英明领导和关怀重视下,新疆所有农村学龄前的孩子都能享受三年免费教育,幼儿园的房子成了乡村最漂亮的建筑,营养改善计划让每个孩子每天都能吃上丰富可口的营养餐 ,专业教师也越来越多,学前保教质量越来越好。”“这些变化说不尽、道不完,每一个画面都凝聚着党的恩情 ,饱含着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汗水。我们感恩伟大的祖国,更为生逢这个伟大的新时代而自豪 。”
感恩奋进之歌,在天山南北唱响。
△乌鲁木齐街景
新疆70年的沧桑巨变 ,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一个生动缩影。新时代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 、在全国人民大力支持下,新疆各族人民团结一心、艰苦奋斗 ,同全国各地一道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
此次在新疆,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大家:“凝心聚力 、久久为功,努力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 、安居乐业、生态良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疆。 ”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 ,2600多万天山儿女牢记总书记的殷殷期许,心相通、志相同 、力相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谱写壮丽的新疆篇章!
本文来自作者[涵凝]投稿,不代表视听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stddy.com/zlan/202509-45326.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视听号的签约作者“涵凝”!
希望本篇文章《时政微观察丨大美新疆 气象万千》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视听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金秋时节,天山南北,风景如画。9月23日至25日,习近平总书记率中央代表团在乌鲁木齐出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习近平作为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