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落选的国徽方案,网友看后感叹:审美确实一绝,但真不合适

1949年6月15日,北平也就是现在的北京,正沉浸在新中国即将诞生的喜悦氛围中。在这个充满希望的城市里,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正在紧锣密鼓地举行。在这次会议上要征集国旗、国歌、国...

1949年6月15日,北平也就是现在的北京 ,正沉浸在新中国即将诞生的喜悦氛围中 。

在这个充满希望的城市里,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正在紧锣密鼓地举行。

在这次会议上要征集国旗 、国歌、国徽等国家象征与标志,这个消息 ,就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千层浪。

林徽因落选的国徽方案,网友看后感叹:审美确实一绝	,但真不合适

全国各地的人们 ,怀着对新中国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纷纷行动起来,他们拿起画笔 ,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精心设计着心中的国旗、国歌 、国徽 。

当时,筹备会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900多幅国徽图案 ,大家的热情很高。

但遗憾的是,大多数投稿者似乎并没有完全理解国徽的深刻含义,他们设计的图案 ,很多都像是普通的证章或者纪念章,缺乏作为国徽应有的庄重与威严。

筹备会的工作人员们仔细地筛选着每一幅作品,试图从中找到那一幅最能代表新中国形象的图案 ,可找来找去,却始终没有找到让大家都满意的作品 。

林徽因落选的国徽方案,网友看后感叹:审美确实一绝	,但真不合适

时间一天天过去 ,距离开国大典的日子越来越近,国徽的设计却毫无头绪,就这样 ,在开国大典当天,天安门城楼上没有悬挂国徽 。这

新中国成立后,各项事业都在蓬勃发展 ,国徽的设计工作也被再次提上了重要日程。

为了尽快完成国徽的设计,中央特意邀请了梁思成、林徽因等人组成的清华大学营建系和张仃、钟灵等人组成的中央美术学院,由他们两组负责国徽的设计工作。

林徽因落选的国徽方案	,网友看后感叹:审美确实一绝,但真不合适

这两支设计团队,可谓是精英荟萃 ,汇聚了当时国内顶尖的艺术家和学者,他们肩负着全国人民的期望,开始了紧张而又艰苦的设计工作 。

林徽因这位在中国近代史上闪耀着独特光芒的才女 ,无疑是清华大学营建系设计团队中的核心人物之一。

1948年 ,辽沈战役结束后,解放军迅速将北平团团包围。12月13日的晚上,枪炮声在不远处此起彼伏 ,打破了夜晚的宁静 。

林徽因落选的国徽方案,网友看后感叹:审美确实一绝,但真不合适

林徽因躺在床上 ,听着窗外传来的枪炮声,心中充满了忧虑。她担心的不是自己的安危,而是北平这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城。

她害怕战争会破坏这座城市的古建筑 ,这些古建筑,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历史的见证 ,一旦遭到破坏,将是无法挽回的损失 。

然而,让她意想不到的是 ,这年年底 ,家里来了几位特殊的客人解放军干部,看着面前几位头戴大皮帽子的解放军干部,林徽因心中充满了疑惑 ,她有些不知所措地问:“你们这是…… ”

林徽因落选的国徽方案,网友看后感叹:审美确实一绝,但真不合适

带头的解放军干部微笑着说 ,“林女士您别紧张,我们是来向您讨教几个问题的。”林徽因听了,点了点头 ,说,“您请说。”

解放军干部接着说,“如果被迫攻城的话 ,哪些文物是需要重点保护起来的?还请您和梁思成先生帮我们标记一下 。 ”

说完,便递给他们两人一张军用地图,梁思成和林徽因对视一眼 ,眼中都闪烁着激动的光芒。他们没有想到 ,解放军如此重视文物保护工作。

林徽因落选的国徽方案,网友看后感叹:审美确实一绝,但真不合适

他们连忙接过地图 ,激动地说:“好好好,我们这就标记 。”等解放军干部们离开后,林徽因感慨地说:“解放军确实和国民党不一样啊 ,只有在这样的党的领导下,国家才能走向繁荣昌盛!”

正是这样一位有着深厚爱国情怀和卓越艺术才华的林徽因,在国徽设计的工作中 ,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和精力 。

为了能在1950年国庆节挂上国徽,林徽因和清华大学营建系的其他成员们日夜奋战。他们查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研究了国内外各种国徽的设计风格 ,试图从中找到灵感。

林徽因落选的国徽方案,网友看后感叹:审美确实一绝,但真不合适

林徽因和莫宗江合作设计了一幅图案 ,以玉璧为主体 ,玉璧,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礼器 ,它象征着吉祥 、美好和团结 。

林徽因将玉璧融入国徽设计中,还巧妙地融入了国名 、五星、齿轮、嘉禾等元素,这些元素都有着深刻的象征意义。

五星代表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全国人民的大团结 ,齿轮象征着工人阶级,嘉禾则代表着农民阶级。

林徽因落选的国徽方案,网友看后感叹:审美确实一绝	,但真不合适

整个图案的颜色采用了金 、玉、红三色,金色象征着高贵和辉煌,玉色代表着纯洁和美好 ,红色则寓意着革命和热情 。

这三种颜色搭配在一起,既庄重又美观,充满了浓郁的民族特色 ,林徽因对这个设计充满了期待 ,她希望这个图案能够被选中,成为新中国的国徽。

1950年6月11日下午,国徽组会议召开 ,两组设计师纷纷带着自己的作品参加会议。会上,梁思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将天安门放在国徽上 ,可能会让国徽看起来过于像一幅图画,而缺乏国徽应有的庄重感 。

林徽因落选的国徽方案,网友看后感叹:审美确实一绝	,但真不合适

他说国徽不是一张图画,也不是画一个万里长城或者是天安门就能完事的,我们最好用传统精神或者是象征性的东西来表现。

沈雁冰也表示赞同 ,经过激烈的讨论,大家各抒己见,最终决定将两幅图案合起来 ,既保留林徽因设计中的民族特色 ,又保留天安门城楼这一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元素。

周恩来总理也非常关注国徽的设计工作,他指示说:“再在一旁加上禾穗 。 ”为什么要加上禾穗呢?

林徽因落选的国徽方案,网友看后感叹:审美确实一绝	,但真不合适

原来,1942年,周恩来和邓颖超参加宋庆龄举办的一次茶话会 ,当时,茶桌上摆放着重庆郊区农民送来的禾穗,这些禾穗颗粒饱满 ,色泽金黄,十分喜人。

有人看了,不禁称赞道:“这些禾穗好像金子。 ”宋庆龄听了 ,微笑着说“这些比金子还要珍贵,中国80%都是农民,如果每年都丰收的话 ,人民就能丰衣足食了 。”

周恩来听了 ,深受触动,他意味深长地说,“等将来全国解放了 ,我们要把禾穗画到国徽上去 。”如今,这个愿望终于实现了。

1950年6月23日,这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 ,全国政协一届二次会议召开,会议通过了国徽的图案。

林徽因落选的国徽方案,网友看后感叹:审美确实一绝	,但真不合适

这个图案,融合了林徽因设计中的民族元素、张仃设计中的天安门城楼以及周恩来指示加上的禾穗,形成了一个完美的整体 。

图案中的天安门 ,庄严肃穆,象征着新中国的诞生地和革命的发源地;五星闪耀,代表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全国人民的大团结;齿轮和禾穗环绕周围 ,寓意着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紧密合作。

整个国徽采用金 、红两色 ,金色代表着辉煌和荣耀,红色象征着革命和热情,这两种颜色搭配在一起 ,既庄重又喜庆,充分展现了新中国的蓬勃生机和活力。

林徽因落选的国徽方案,网友看后感叹:审美确实一绝	,但真不合适

同年10月1日,也就是新中国成立一周年的时候,金光闪闪的国徽终于悬挂在了天安门城楼上方的正中央 。

当阳光洒在国徽上 ,国徽闪耀着金色的光芒,仿佛在向全世界宣告,新中国已经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回过头来看林徽因设计的图案 ,虽然最终没有被直接采用,但她的设计理念和对民族特色的追求,却深深地影响了国徽的设计过程。

林徽因落选的国徽方案	,网友看后感叹:审美确实一绝,但真不合适

她的设计,充满了艺术美感,体现了她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热爱 ,然而,国徽作为国家的象征,不仅仅需要美观 ,更需要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深刻的寓意 。

将天安门城楼、禾穗等元素融入国徽,使得国徽能够更好地体现新中国的历史、文化和政权特征。

从这个角度来看,林徽因的设计虽然审美一绝 ,但在全面体现国家象征意义方面,确实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林徽因落选的国徽方案,网友看后感叹:审美确实一绝	,但真不合适

国徽的诞生,凝聚了无数人的心血和智慧,它不仅仅是一个图案 ,更是一个国家的象征 ,承载着国家的历史 、文化和精神 。每当我们看到国徽,心中都会涌起一股深深的自豪感。

它时刻提醒着我们,要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而林徽因,这位美丽而又才华横溢的女子,虽然在国徽设计中落选 ,但她为国家和民族所做出的贡献,将永载史册,成为我们心中一座永恒的丰碑 。

本文来自作者[雪云]投稿,不代表视听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stddy.com/zlan/202509-37876.html

(2)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4条)

  • 雪云
    雪云 2025年09月17日

    我是视听号的签约作者“雪云”!

  • 雪云
    雪云 2025年09月17日

    希望本篇文章《林徽因落选的国徽方案,网友看后感叹:审美确实一绝,但真不合适》能对你有所帮助!

  • 雪云
    雪云 2025年09月17日

    本站[视听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 雪云
    雪云 2025年09月17日

    本文概览:1949年6月15日,北平也就是现在的北京,正沉浸在新中国即将诞生的喜悦氛围中。在这个充满希望的城市里,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正在紧锣密鼓地举行。在这次会议上要征集国旗、国歌、国...

    联系我们

    邮件:视听号@sin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