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重回金砖!走前对美“砍了一刀”,特朗普严重低估莫迪的决心

关税大限将至,特朗普通告全球,要实施“对等关税”,印度也不例外。不过印度并没像越南那样“滑跪”,而是重回金砖,走前还向美国“砍了一刀”。先说一下这次为什么印度如此决绝。此前,印...

关税大限将至 ,特朗普通告全球,要实施“对等关税 ”,印度也不例外 。不过印度并没像越南那样“滑跪” ,而是重回金砖,走前还向美国“砍了一刀”。

先说一下这次为什么印度如此决绝。此前,印度与美国关税谈判很不错 ,特朗普还不断夸赞印度 ,会是第一个与美国达成关税协议的国家,几个月过去了,眼看就要走到黎明前最黑暗那段 ,局势陡然生变,印度突然要向美国加征报复性关税,原因是美国要向印度汽车零部件征收高额关税 ,印度打开农产品市场,进口美国的转基因玉米和大豆,但印度以“食品安全和保护农业 ”为由拒绝 ,另外,钢铁关税也是问题 。为了拿到特殊优惠待遇,莫迪政府甚至答应从美国买十年武器 ,不过特朗普似乎并不领情,没有给莫迪政府开绿灯,据说印度外长苏杰生到达美国4天未见到特朗普 ,而特朗普却见了其它国家的官员。

印度重回金砖!走前对美“砍了一刀”,特朗普严重低估莫迪的决心

一气之下,印度以美国违反世贸组织规则为由,对“原产于美国的商品征收等值的关” ,按照美国征收印度关税总额达到7.25亿美元,印度必须要进行同等报复,并向WTO提交了通报。为什么印度认为中国行 ,他也行呢?事实上,印度并没特朗普认为的那样,非依赖美国市场不可 ,只不过是每次在与中国斗气,想拉一拉美国做个靠山,在印度2024年的出口统计中 ,对美出口只占印度总出口的18%,比中国的14.7%高那么一点点,印度跟中国一样 ,是一个人口大国 ,也有一定的消费基础,脱离了美国市场,照样能活 。

除此之外 ,莫迪可能看到了国际形势并非如特朗普所愿,离最后期限就剩几天,不但日本 、韩国、欧洲都没有妥协 ,最后压轴的中国还没最后出场,况且特朗普对印度的态度,现在还比不上巴基斯坦 。因此 ,莫迪一来很生气,二来有底气,即使与特朗普闹掰了 ,大不了跟中国俄罗斯合作,在金砖国家和上合组织好好干,照样能成为全球性大国。

印度重回金砖!走前对美“砍了一刀	”	,特朗普严重低估莫迪的决心

莫迪不但这样想 ,还真这样干了。这两天,金砖国家不是在巴西组织峰会吗,莫迪7月2日就提前启程 ,开启为期8天的五国巡访,包括加纳、特立尼达和多巴哥 、阿根廷、巴西、纳米比亚,并将巴西作为行程终点站出席金砖峰会 ,印度官方明确表示,此行是莫迪对“金砖国家团结 ”的公开表态,旨在强化印度在机制内的角色 。

在中俄领导人缺席金砖的情况下 ,印度自封“全球南方代言人”,还同意了一项关乎金砖未来的重大决策,金砖成功发布了改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联合声明 ,这个全球有重大影响的组织,发表这样的声明,无疑是对美元的沉重打击。此前 ,从2023到2025年间 ,印度至少5次在金砖及上合关键会议中拒签联合文件,其中3次直接导致议程流产,莫迪这次是彻底回来了 ,还是又是在跟美国玩平衡术?我们还得持续观察。

印度重回金砖!走前对美“砍了一刀”,特朗普严重低估莫迪的决心

可以说,美国这一颗“关税炸弹 ” ,把莫迪给炸醒了,不管印度以后往哪边倒,他都得提防特朗普一手 ,而中国和俄罗斯的大门始终为印度敞开着,印度外长苏杰生在回答美国记者采访时说,“我认为 ,将印美关系说成围绕中国展开是严重的过度简化 。事实上,这不仅是过度简化,我认为有时甚至具有误导性。”看来 ,印度还是想走独立自主 ,世界多极化这条道路。

本文来自作者[之山]投稿,不代表视听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stddy.com/zlan/202507-17256.html

(7)

文章推荐

  • 疫情缺医生吗(疫情期间医院缺少什么)

    医生对社会的贡献1、医生们不仅关注患者的健康,还致力于提高整个社会的健康水平。他们通过各种途径,如健康教育、公共卫生项目和社区服务,帮助人们预防疾病,提高生活质量。这些努力不仅有助于减少医疗负担,还促进了社会的整体进步。医生们的工作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2、医

    2025年04月24日
    152
  • 【北京冬奥会是第几届冬奥会,北京冬奥会是第几届冬奥会?】

    北京冬奥会开了几届了中国举办了一届冬奥会,即2022年北京-张家口冬奥会,这是中国首次举办此类赛事。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简称冬奥会,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冬季综合性运动会,每四年举行一届,自1924年开始至今已有23届。1994年起,冬奥会与夏季奥运会分开举行,每两年一次。1992年是最后一届与夏季

    2025年06月11日
    29
  • 31省增本土确诊42例(31省增本土确诊42例31省新增本土确诊病)

    重庆新增本土42+84表示什么意思重庆新增本土42+84表示的意思是新增本土确诊病例42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84例。前面的数字是代表的新增本土确诊病例的人数,后面的数字代表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的人数。需要隔离。截止至2022年11月7日,重庆6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42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84例。

    2025年07月04日
    11
  • 突然!特朗普发声:毫无进展!

    美国总统特朗普不太开心!据最新消息,特朗普当地时间3日表示,他与普京的通话持续很长时间,但没有取得任何进展。特朗普表示,他对此感到不快。另外,针对美国暂停对乌克兰的部分军事援助,特朗普表示,美国为乌克兰提供帮助,但必须“先确保我们自己拥有足够的武器”。英国《经济学人》3日援引乌方官员的话称,美国几乎

    2025年07月05日
    9
  • 接到好消息后,特朗普拿定主意,准备率领一批人马,来北京谈生意

    中美关系刚刚有点缓和的倾向,特朗普就迫不及待的准备好访华了?据媒体透露,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在筹备一项重要的外交行程——访问中国,预计这次来华访问的规格将不亚于特朗普5月份访问中东之行。特朗普6月26日在白宫活动上说:“我们昨天刚和中国签了”,但没有解释他所指为何。紧接着,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公开说明,

    2025年06月29日
    16
  • 31省份新增33例确诊其中本土19例.31省份新增32例确诊本土4例?

    31省份新增本土多少例中国31个省份新增的75例本土病例涉及河北、黑龙江、吉林、广东和云南等5个省份。河北省:是此次疫情的重灾区之一,新增病例数量较多。为控制疫情,河北省政府已采取加强社区管理、人员排查、医疗救治等措施。黑龙江省:也出现了本土病例,面临疫情防控的挑战。当地政府正加强人员排查、场所消

    2025年06月28日
    15
  • 国宝流落民间的前世今生:清代宫廷 "断舍离" 里的收藏密码

    都说"民间藏国宝"并非空穴来风,藏家手里若有几件宫廷遗珍,其实暗合着三百年前的一段宫廷秘史。当我们翻开清代内务府的旧档案,会发现连皇帝都爱赶"断舍离"的时髦——那些被帝王钦点"无用"的器物,竟通过一道特殊的宫门流向了民间。宫廷"断舍离":皇帝的二手货去哪儿了?在清代,紫禁城的库房就

    2025年06月30日
    17
  • 美俄总统收到访华邀请,中方将见证历史性一幕?普京将会见特朗普

    美俄总统分别收到访华邀请,中方将见证历史性一幕?普京跟特朗普的会晤,可能超出外界预料。美国总统特朗普就在近日,俄总统助理乌沙科夫谈到了美俄首脑会晤的有关安排,他直言普京和特朗普随时可能举行会晤,而且不排除“在事先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就展开会晤的可能性。俄方还尤其提到,今年10月份联合国成立80周年庆典

    2025年07月01日
    18
  • 甘肃新增本土无症状335例(甘肃新增5例冠状)

    北京大兴区是低风险地区吗?北京大兴区属于低风险地区。低风险地区是指无确诊病例,或者连续14天都无新增加确诊新冠肺炎病例。《常态化防控下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风险分区分级标准》,经评估,丰台区卢沟桥(地区)乡、大兴区魏善庄镇、大兴区高米店街道连续14天内无新增本地确诊病例,由中风险地区调整为低风险地区。

    2025年06月26日
    17
  • 2022年冬奥会闭幕式时间/2022年冬奥会奖牌榜

    2022年冬奥会闭幕式在哪举行?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和闭幕式都在鸟巢举办。在成功获得2022年冬奥会主办权后,国家体育场(鸟巢)将成为第一个在夏季和冬季举行“双奥运”开幕式和闭幕式的场馆。长期以来,鸟巢一直是中国和外国游客来北京的必游景点。年冬奥会闭幕式在北京国家体育场举行。2022年2月2

    2025年06月29日
    16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4条)

  • 之山
    之山 2025年07月07日

    我是视听号的签约作者“之山”!

  • 之山
    之山 2025年07月07日

    希望本篇文章《印度重回金砖!走前对美“砍了一刀”,特朗普严重低估莫迪的决心》能对你有所帮助!

  • 之山
    之山 2025年07月07日

    本站[视听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 之山
    之山 2025年07月07日

    本文概览:关税大限将至,特朗普通告全球,要实施“对等关税”,印度也不例外。不过印度并没像越南那样“滑跪”,而是重回金砖,走前还向美国“砍了一刀”。先说一下这次为什么印度如此决绝。此前,印...

    联系我们

    邮件:视听号@sin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