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专家:中国崛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他们从来不会提自己的血统

近几年,中美关系跌宕起伏,贸易摩擦、科技竞争、地缘政治博弈,各种角力此起彼伏。华盛顿的智库里,专家们忙着分析中国的GDP增长率、军费开支、技术突破,试图找到遏制中国的"完美方案...

近几年,中美关系跌宕起伏,贸易摩擦、科技竞争 、地缘政治博弈 ,各种角力此起彼伏。华盛顿的智库里,专家们忙着分析中国的GDP增长率、军费开支、技术突破,试图找到遏制中国的"完美方案"。

但有位美国国际关系专家却说了句让人深思的话:"中国的强大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他们从来不会提自己的血统 。"

这话乍一听有点绕,细想却戳中了要害。

在这个血统论 、种族观念依然根深蒂固的世界里,中国人偏偏走了条不一样的路。不管你是汉族、维吾尔族、藏族还是其他什么族 ,大家都是中华民族,都是一家人 。


美国专家:中国崛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他们从来不会提自己的血统


为什么中华民族从不提血统?历史早就给出了答案

想要理解中国人为啥不提血统 ,得从历史说起。中华民族的形成压根就不是靠单一血脉传承,而是靠一次次的民族融合。

早在炎黄时代,黄帝部落就跟蚩尤 、太昊等部落打得你死我活 ,但打完之后呢?不是赶尽杀绝 ,而是融合共生 。夏商周时期的华夏大地,星罗棋布地分布着形态各异的民族,这些民族在历史长河中逐渐汇聚成了今天的中华民族。

春秋战国更是如此。那时候各个诸侯国都在扩张 ,秦国打败西戎后直接跟西戎人融合,楚国灭了南蛮也是照单全收 。这哪里是什么血统纯正?分明是"来者不拒"的大融合。

到了汉代,这种融合达到了新高度。汉武帝三征匈奴 ,把河西走廊拿下来后,当地的匈奴人也慢慢变成了汉朝人 。从那时候起,"汉人"这个称呼就成了中原文化圈的标识 ,跟血统没半毛钱关系 。

魏晋南北朝时期更夸张。

五胡十六国时代,羌族、匈奴族、鲜卑族 、羯族、氐族纷纷在中原建立政权。鲜卑拓跋氏建立的北魏,孝文帝时期直接来了个全面汉化改革 。这些"胡人"皇帝比汉族皇帝还要汉族 ,最后统一了北方。


美国专家:中国崛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他们从来不会提自己的血统


唐朝就更别提了。李世民身上流淌着鲜卑族血液,杨坚也是胡汉混血 。盛唐气象之所以那么辉煌 ,就是因为这种开放包容的民族政策。当时的长安城里 ,胡商遍地,胡姬满街,哪有什么血统歧视?

元明清三代也是一样。元朝建立后 ,中原的少数民族大多改了汉姓,形成了今天的回族 。清朝的满族更是主动学习汉文化,最后跟汉族融为一体。

看看这历史 ,中华民族哪来的单一血统?咱们本来就是个"大杂烩",是各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慢慢融合出来的。

正如学者所说,"一部中国史 ,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 。

这种融合不是单向的吞并,而是双向的吸收。

汉族学少数民族的骑射技术,少数民族学汉族的农耕文明。大家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最后谁也分不清谁是谁的血统了 。


美国专家:中国崛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他们从来不会提自己的血统


西方为啥偏爱血统这套?贵族制度的历史包袱

咱们不提血统 ,西方却把血统当宝贝 。这到底是咋回事?

说白了 ,西方的血统观念跟他们的贵族制度分不开。从古罗马时代开始,欧洲就有早期贵族概念。那时候的罗马皇帝必须得是贵族出身,平民想当皇帝?门都没有 。

到了中世纪 ,骑士阶层的出现更是把血统贵族这套玩法给固定下来。

欧洲的贵族分三种:血统贵族、首封贵族 、职务贵族。其中血统贵族最牛,因为他们是靠战争中的军事能力获得的称号,然后一代传一代 。

13世纪开始 ,贵族家谱成了社会认同的硬指标。没有贵族家谱?对不起,社会不承认你的地位。久而久之,血统就成了欧洲社会等级的分水岭 。


美国专家:中国崛起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他们从来不会提自己的血统


法国贵族为了显摆自己血统高贵,还在姓氏后面加上领地名字。比如"德·某某",就是告诉别人自己祖上有封地 ,血统纯正。这种做法一直延续到今天,很多法国姓氏里还能看出贵族痕迹 。

更有意思的是,欧洲各国王室之间热衷于联姻。维多利亚女王被称为"整个欧洲的祖母" ,她的后代几乎跟所有欧洲王室都有血缘关系。

第一次世界大战甚至可以说是"王室亲戚内战"——德国皇帝跟英国国王是表兄弟 ,英国国王跟沙俄皇帝也是表兄弟 。

这种血统观念背后其实是政治需要 。

欧洲地理环境复杂,山脉河流分割明显,很难形成像中国这样的大一统格局。各个小国为了维护自己的独立性 ,就拿血统当挡箭牌。"我们是纯正的某某族后裔,跟你们不一样 。"

再看看现在的欧洲,虽然已经是民主制度了 ,但不少国家还保留着王室。英国王室 、荷兰王室、瑞典王室......这些王室成员依然享有特殊地位,靠的就是血统传承。


美国专家:中国崛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他们从来不会提自己的血统


血统背后的真正差距:凝聚力与向心力的较量

专家说中国不提血统"可怕" ,可怕在哪里?可怕在这种做法产生的凝聚力 。

中国有56个民族,汉族占总人口的91.11%,其余55个少数民族人口占8.89%。按照一般逻辑 ,这么多民族聚在一起,肯定得内斗不断。但现实恰恰相反,这56个民族形成了强大的向心力 。

为啥?因为大家都认同一个概念:中华民族。不管你是哪个民族 ,只要认同中华文化 ,你就是中华民族的一分子。这种认同不靠血缘,靠的是文化传承和共同记忆 。

抗日战争时期,这种凝聚力表现得淋漓尽致。

中国各族人民认清了共同敌人 ,这使得中华民族觉醒了空前绝后的民族团结意识。从东北的赵一曼到西南的彝族英雄,各个民族都在为同一个目标而战 。

新中国成立后,这种团结进一步制度化 。

中国的55个少数民族中 ,有44个建立了自治地方,实行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7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让各民族在统一国家框架内实现自治,既保持了民族特色 ,又维护了国家统一。


美国专家:中国崛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他们从来不会提自己的血统


反观西方,血统观念带来的却是分裂倾向 。

苏格兰要脱离英国 ,加泰罗尼亚要脱离西班牙,巴斯克地区闹独立......这些分离主义运动背后都有血统论的影子。"我们跟你们血统不同,凭啥要在一起?"

更要命的是 ,西方的血统观念还衍生出种族主义。从历史上的奴隶贸易到现在的种族歧视 ,从纳粹的种族清洗到今天的白人至上主义,血统论一旦极端化就会变成毒药 。

美国虽然号称"民族大熔炉",但实际上种族问题从未真正解决。非裔美国人、拉丁裔 、亚裔......各个族群之间的界限依然泾渭分明。

2020年弗洛伊德事件引发的全国性抗议 ,说到底还是血统论作祟 。

中国则不同。

在中华民族大家庭里,汉族、壮族、满族 、回族、苗族......大家都是一家人。新疆的维吾尔族小伙可以在内地上大学,西藏的藏族姑娘可以到东部沿海工作 ,云南的傣族青年可以在北京创业 。这种流动性和包容性,正是不提血统带来的红利。


美国专家:中国崛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他们从来不会提自己的血统


这就是差距所在

说到底 ,西方专家的感慨反映了一个深层次问题:制度自信与文化自信的差距。

中国不提血统,是因为咱们有更强大的东西——文化认同 。五千年文明传承,儒释道融合 ,诗词歌赋熏陶,这些才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真正源泉 。血统算什么?文化传承才是王道。

西方提血统,本质上是缺乏文化自信的表现。当你无法用文化去团结民众时 ,就只能靠血缘关系来维系认同 。但血缘关系注定是排他的 ,无法形成真正的大一统格局。

特朗普重返白宫后,美国的族群撕裂反而更加严重。

白人、黑人 、拉丁裔各自为政,"美国梦"越来越像一个破碎的童话 。反观中国 ,这些年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持续增强,中国式现代化迈出新的坚实步伐。

这种发展成就的背后,正是56个民族团结奋斗的结果。

当西方还在为血统问题吵来吵去时 ,中国已经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这种格局和视野的差距,才是那位美国专家真正感到"可怕"的地方。

血统这玩意儿,说到底是历史的包袱。背着包袱跑路 ,能跑多快?

轻装上阵的中华民族,前方就是星辰大海 。

参考资料:

  1. 中国社会科学院:《加深对中华民族融合与国家统一的认识》,2023年7月
  2. 中国社会科学院:《从历史视角看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 ,2019年
  3. 清华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认同的历史生成逻辑》,2021年

本文来自作者[千云]投稿,不代表视听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stddy.com/zlan/202506-13529.html

(7)

文章推荐

  • 美国确诊超4万例.美国确诊超4万例了吗?

    北京一本地确诊是一名4岁男童,儿童的感染率不是较低吗1、北京报告了一起本土确诊病例,患者是一名4岁男童。尽管儿童的感染率通常认为较低,但这并不意味着儿童不会感染。2020年12月29日,北京的一名四岁男童被确诊感染新冠病毒,其父亲曾访问过中风险地区并也被确诊。这表明儿童同样可能被感染,尽管他

    2025年06月12日
    25
  • 人民大会堂设计寿命多久?周总理:不能少于350年,如今才用65年

    1958年8月,党中央在北戴河召开了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决定在北京建设人民大会堂,以庆祝建国10周年盛典。按照党中央的指示,国务院办公厅通知设计院设计方案,设计院集思广益,经过七轮修改,最终收集并留下了三份设计方案。周总理逐一了审查过三份设计方案,认为北京市规划局的设计方案更好,于是当场拍板选定

    2025年06月25日
    8
  • 【中山疫情最新消息今天,中山疫情最新消息今天新增】

    ...疫情最新消息(3月21日中山火炬开发区疫情最新消息今天)月21日中山火炬开发区疫情最新消息3月21日0-24时,全省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5例,深圳报告23例,中山报告2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5例,均为深圳报告。全省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2例,广州报告8例,6例来自印度尼西亚,2例来自尼日利亚

    2025年06月26日
    9
  • 贵州昨日新增1例本土确诊(贵州昨日新增疫情情况)

    贵阳贵安本轮疫情已发现感染者104例,当地的疫情有多严峻?〖壹〗、记者从9月7日下午贵阳贵安召开的新冠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截至7日14时,贵阳市共筛查到阳性感染者301例,较前日增加115例,此外,还有多管混检异常正在复核。从新增感染者数据看,昨日新增115例中,64%是在第二轮全员核酸检测

    2025年06月29日
    3
  • 全国最新的疫情数据.全国最新的疫情数据冬季?

    如何查风险等级地区查询风险等级地区的方法如下:使用微信小程序查询打开微信小程序:打开手机上的微信应用,进入“发现”页面,点击“小程序”。在小程序搜索框中输入“国务院客户端”或相关疫情查询小程序名称,并点击进入。点击疫情风险等级查询:在小程序首页或相关页面中,找到并点击“疫情风险等级查询”功能。使

    2025年06月29日
    3
  • 疫情期间哪个银行(疫情期间哪个银行可以存钱)

    国家规定银行疫情期间延期对感染新型肺炎或受疫情影响受损的出险理赔客户,金融机构需优先处理,适当扩展责任范围,确保应赔尽赔。因此,符合上述条件的人群在疫情期间可以向商业银行申请贷款延期。出台延长贷款期限、延迟还本付息、设置还款优惠期等个人住房贷款担保政策。客户

    2025年04月17日
    136
  • 多领域专家齐聚 为孤独症家庭子女照护谋新策

    来源:中国新闻网中新网北京6月25日电(赵斌陈胡永)孤独症家庭子女在父母离世后的照护难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痛点。23日,由中信保诚人寿北京分公司营销渠道非凡团队主办、北京博能志愿公益基金会支持的“社会创新生态实验室”在北京正式启动,为这一难题的解决带来新契机。会议透露,作为实验室首个社会创新项

    2025年06月25日
    7
  • 人事档案14处涂改!“1岁工作22岁退休”领了69万养老金,当地回应!

    来源:法治网山西蒲县疾控中心一职工“1岁工作、22岁退休”一边领取养老金一边又在新单位工作取酬近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网站发布了《国务院关于2024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披露了审计署对养老保险基金等重点民生资金的审计情况。该报告介绍,审计署重点审计了25

    2025年06月27日
    5
  • 白熬夜了,引众怒:郑钦文比赛被取消 WTA官媒被冲:搞针对直接说

    原本预计会在深夜上演的郑钦文比赛,却被一再推迟,直到取消,被迫进入到第2个比赛日进行,对于广大的中国球迷来说,这个夜是算白熬了……要知道这还是在工作日,我们好不容易熬夜等待郑钦文的比赛,你给我来一个这?能说得过去吗?今年的温网,共有5名中国球员参加女单的正赛,按照赛程的安排,会有3名金花亮相,袁悦和

    2025年07月01日
    0
  • 丈夫烧死妻子被执行死刑,儿子:跟父亲亲戚断联,赔偿一分钱都没拿到

    6月25日,陈昌雨收到了法院的消息,他的“杀母仇人”,也是他的父亲,已在6月10日被执行死刑,法院通知他领取骨灰。“我不想拿(骨灰)。”陈昌宇告诉九派新闻。2021年3月14日深夜,陈昌雨家中起火,父母被送往曲靖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彼时,陈昌雨正在广东打工,他赶到医院,从母亲禹秀英口中得知,火是父亲

    2025年06月27日
    5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4条)

  • 千云
    千云 2025年06月27日

    我是视听号的签约作者“千云”!

  • 千云
    千云 2025年06月27日

    希望本篇文章《美国专家:中国崛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他们从来不会提自己的血统》能对你有所帮助!

  • 千云
    千云 2025年06月27日

    本站[视听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 千云
    千云 2025年06月27日

    本文概览:近几年,中美关系跌宕起伏,贸易摩擦、科技竞争、地缘政治博弈,各种角力此起彼伏。华盛顿的智库里,专家们忙着分析中国的GDP增长率、军费开支、技术突破,试图找到遏制中国的"完美方案...

    联系我们

    邮件:视听号@sin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