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千万粉丝博主、影视飓风老板 、圆通总裁之子Tim潘天鸿“折戟”杭州相亲角 。这次“折戟 ”不只是其在相亲角遭到大妈嫌弃“学历低”,更是在其发布相关视频后,被舆论指责“消费大爷大妈”“不真诚 ”“吸睛博流量”。在相亲角展示的简历中 ,Tim把国内学历写为初中,实际上他在英国读完了高中和大学,在家庭状况一栏写“父亲职业快递相关”。在别人想方设法美化简历的时候 ,Tim选择了“矮化 ”简历 。对此Tim在新视频中回应了相关舆情,做出了解释并表示之后会“规避这种有争议的议题”。
我把相关视频完整版看了一遍。这是一期时长约17分钟的“Q&A”节目,Tim选出一些粉丝评论进行解答或挑战 。有粉丝提出“去相亲角”,Tim就进行了一次尝试。整个视频中和相亲有关的时长只有1分钟。被大妈质疑“学历太低 ”对话确实有出现 ,但他得到了其他在场人员的鼓励:“小伙子你这么帅肯定可以的”。但网络剪辑集中在该画面,于是出现了“亿万总裁相亲被嫌学历低”这样的热搜词条 。
作为一家影视制作公司的老板,Tim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网红 ,他旗下的影视飓风团队有一百多名员工,业务涵盖科技内容拍摄、商业广告制作、电商等板块。这期视频的主题并不是相亲,而是完成“粉丝任务挑战 ”中的一项。他并非真的相亲 ,也无需借此吸睛博流量 。
这也或许能解释他为什么选择“丑化”自己的简历。如果将千万粉博主 、营收过亿、圆通总裁之子这些条件列出来,恐怕会被怀疑简历造假:这么优秀的人需要去相亲吗?
实际上,网红“勇闯相亲角”、综艺节目安排明星“挑战相亲角 ” ,已经成为见怪不怪的话题。甚至一些年轻人也会在周末去相亲角感受一下氛围,并在社媒上记录真实体验 。江映蓉 、陈小纭、古力娜扎这样的高颜值明星,在相亲角同样曾遭到大爷大妈的“嫌弃” ,能在相亲角“乱杀”的,似乎只有长相乖巧的毛晓彤。
综艺节目可以用明星去相亲角被嫌弃作为话题造噱头,为什么Tim就成了一部分人“喊打喊杀 ”的对象?当然不排除这些网红视频、综艺节目有策划、群演的痕迹,但是这些相亲角的父母所发出的“灵魂叩问” ,却是真实相亲角的共同问题:有没有当地户口?有没有房?什么学历?什么工作?收入多少?什么家庭条件?几乎不会触及“兴趣爱好”“爱情价值观 ”这些跟精神世界息息相关的东西。
相亲角寻找的或许根本不是爱情,而是赤裸裸的对婚姻的明码标价和利益交换 。部分父母对未来子女配偶的要求高到离谱,但却对自己子女的条件含糊其辞 ,有的更像是“许愿”:比如自己没能力买房却要求对方有房,自己子女学历一般却要求对方高学历,自己子女收入平平却要求对方高薪。这种极致的“反差”很容易在社交平台形成讨论 ,本身也构成了一种黑色幽默与荒诞。
相亲角这种“奇景”的出现,也揭示了父母辈和年轻人的观念冲突,年轻人更追求是否有感觉 、有感情、有共同语言 ,而在相亲角中,这些被量化成一个个和金钱利益直接挂钩的数据 。说得难听一点,这是对婚姻的过度物化。“到夜店找真爱 ”不太可能 ,“到相亲角找真爱”似乎也不太可能。
能通过自由恋爱找到伴侣的人,多半也不会流入相亲市场。其实年轻人本身就有旺盛的情感需求,各类社交软件也不乏找搭子、找对象的渠道 。
虽然能理解父母对子女婚姻大事的焦虑,但择偶标准也应该考虑感情和精神共鸣 ,而非用一个个物质条件来筛选,找对象并不是找工作,相亲也不是面试。最后就算父母真的找到了自己满意的人选 ,那也更多是父母的偏好而非子女的喜好。父母不是不能关注子女的感情状况,但不该在2025年,还沿用旧式的选媳选婿思维来操办子女的婚姻 。
这种对物质条件的过分强调 ,对婚姻的物化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子女的思维。我们也看到在年轻人当中,对另一半的要求越来越高:比如身高1.5米的要找至少1.8米的,还得有八块腹肌。有车有房 ,能否给自己买奢侈品也成为重要衡量标准,这也使得当下的感情越来越物化 。
回到Tim身上,他声称之后会避免这类有争议的议题。有人指责其“不真诚”“隐藏身份 ” ,但江映蓉 、陈小纭、古力娜扎、毛晓彤在做这类相亲角综艺节目时,不也隐藏了自己的大明星身份吗?的确,相亲角关系到代际冲突 、观念矛盾、婚姻困境这些社会议题,但对这样的议题 ,舆论应该有一定的宽容度和探讨度。父母辈有去相亲角选择点评的自由,年轻人同样有去相亲角体验观察的权利,这并不构成“消费”和“找乐子” 。如果硬要说是“找乐子 ” ,那前提是有“乐子”存在才能找。
像我这样没车没房没固定工作的“无业游民”如果去了相亲角,肯定会成为被鄙视的最底层。但当年轻人在接受相亲角大爷大妈的评头论足和质疑否定时,他们同样有对这种现象进行揭示和讽刺的权利 。
一个难以苟同的声音是:Tim作为网红公众人物 ,更应该“谨言慎行 ”,避免冒犯到某类群体。但如果内容创作者自此之后就小心翼翼不敢触碰任何社会争议话题不敢越“雷池”一步,那这个网络舆论场会变得越来越僵化 ,越来越死气沉沉。所有创作者都去追求“极致安全”,如履薄冰不敢踩“红线 ”,生怕冒犯到某类群体 ,那整个内容生态也会变得越来越同质化和空心化。我们可以批评Tim,但大可不必上纲上线,将其放大为居高临下的“微服私访” 。如果这样的“社会实验”都不被允许,那互联网未免也太无趣了。
•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 ,不代表本报立场)
郁风
责编 辛省志
本文来自作者[兴腾mio]投稿,不代表视听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stddy.com/zheh/202511-58785.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视听号的签约作者“兴腾mio”!
希望本篇文章《圆通总裁之子被嫌学历低,相亲角的幽默与荒诞》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视听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近日,千万粉丝博主、影视飓风老板、圆通总裁之子Tim潘天鸿“折戟”杭州相亲角。这次“折戟”不只是其在相亲角遭到大妈嫌弃“学历低”,更是在其发布相关视频后,被舆论指责“消费大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