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俄欧拼六代机争夺制空权,中国双项目破美军垄断,原因曝光

文 | 金锐点编辑 | 金锐点提到“制空权”,可能会想起冷战时美苏战机的空中对峙,或是现代局部冲突里先进战机的精准打击。但眼下,美国、中国、俄罗斯以及欧洲各国纷纷砸下重金推进研...

文 | 金锐点

编辑 | 金锐点

提到“制空权 ”,可能会想起冷战时美苏战机的空中对峙 ,或是现代局部冲突里先进战机的精准打击。

但眼下,美国、中国 、俄罗斯以及欧洲各国纷纷砸下重金推进研发,这场竞赛不只是关乎谁能在未来二十年攥紧空中优势 ,更可能彻底改写空战的底层规则 。

中国为何要同时推进两个六代机项目?美国作为老牌航空强国 ,又为何在研发路上频频受阻?欧洲内部一边寻求合作、一边又暗藏分歧,这背后到底藏着怎样的博弈?

美中俄欧拼六代机争夺制空权,中国双项目破美军垄断	,原因曝光

全球军事航空正站在关键的转折点上,六代机早已不是“比五代机飞得更快、隐身性能更好”的简单升级,而是集成了人工智能 、无人机群协同 、定向能武器的“空中作战节点”。

英国BAE系统公司的空中作战战略总监迈克·鲍克威尔就直言 ,传统的战机代际划分概念快要过时了。

他提出的“空中作战连续体 ”构想,勾勒出未来25年从“五代机与六代机并存 ”逐步过渡到“自主作战系统主导”的空战图景 。

作为最早布局六代机的国家,美国一开始就采取了“双线推进”策略 ,空军主导的“下一代空中优势 ”项目与海军的F/A-XX计划并行推进,试图同时覆盖陆基和舰载的作战需求 。

美中俄欧拼六代机争夺制空权,中国双项目破美军垄断	,原因曝光

六代机

其中,由波音公司负责的F-47战斗机已进入生产阶段,美国空军参谋长戴维·阿尔文将军明确表示。

这款整合了突破性隐身技术、自适应循环推进系统的战机 ,有望在2028年实现首飞 ,单看技术参数,确实配得上“美国航空工业最新成果”的称号。

可现实却给了美国一记重击,预算压力成了绕不开的拦路虎 ,海军的F/A-XX项目由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负责 。

原本计划在2030年代取代现役的F/A-18E/F“超级大黄蜂”战斗机,但2026财年该项目仅获得7400万美元拨款,连海军申请金额14亿美元的零头都不到。

美中俄欧拼六代机争夺制空权	,中国双项目破美军垄断,原因曝光

美国舰队司令部司令达里尔·考德尔上将为此公开警告,要是缺乏先进舰载战斗机 ,美国海军未来的空中优势恐怕会大打折扣。

更耐人寻味的是,波音近期公布的F/A-XX概念设计,和空军的F-47长得格外相似 ,外界因此猜测,这或许是在开发F-47的舰载版本以节省成本 。

这种做法看似务实,实则暴露了美国同时推进两个独立六代机项目 ,已经超出其工业和财政承受能力的现实。

就在美国为预算问题头疼时 ,中国的六代机研发正以“双项目并行 ”的姿态引发关注,而这也正是中国打破美军技术垄断的关键一步。

美中俄欧拼六代机争夺制空权,中国双项目破美军垄断	,原因曝光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研发的歼-36,与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推进的歼-50,走的是两条截然不同的技术路线 ,却精准覆盖了不同的作战需求 。

2025年初,网上流传的高清图像显示,歼-36正在成都附近的公路上进行测试 ,从其独特的三发动机配置、飞翼布局,再到类似苏-34的并排双座设计,不难看出它的定位。

并非简单的制空战机 ,而是专注于深度突防和战术打击的“空中重拳”,能够携带弹药穿透敌方防空网,执行远程打击任务。

另一边的歼-50则更偏向“灵活多面手” ,双发动机设计让它体积更小 、机动性更强 ,核心任务是夺取空中优势 。

美中俄欧拼六代机争夺制空权,中国双项目破美军垄断,原因曝光

不过它的亮点不止于此 ,作为空中作战网络的关键节点,歼-50能实时协调其他作战平台,还能指挥无人机群执行侦察、干扰甚至攻击任务。

美国空战司令部司令马克·凯利将军曾公开表达对中国六代机发展的担忧 ,认为这两个项目的技术水平已接近美国的NGAD计划。

而中国之所以选择“双项目并行 ”,本质上是对自身作战需求的精准把控,既要靠歼-36实现远程战略威慑 ,也要用歼-50守住前线制空权,两条腿走路,才能在竞争中站得更稳 。

欧洲的六代机研发则呈现出“一半是火焰 ,一半是海水”的鲜明景象,法国、德国 、西班牙联手推进的“未来作战航空系统”项目,本是欧洲整合力量、提升航空实力的关键尝试 ,如今却深陷内部分歧的泥潭 。

美中俄欧拼六代机争夺制空权,中国双项目破美军垄断,原因曝光

达索航空提议承担80%的六代机相关任务,想掌握技术主导权 ,这一提议立刻遭到德国的强烈反对,毕竟德国作为重要参与方,不愿只做“出钱出力却没有话语权 ”的角色。

达索航空首席执行官埃里克·特拉皮尔忍不住吐槽 ,三方治理结构导致关键决策陷入瘫痪,德国总理弗里德里希·梅尔茨也公开表达对项目现状的不满,甚至暗示德国可能会寻找其他替代方案。

原本计划2028年首飞的技术验证机 ,现在看来大概率要延期,FCAS项目的未来也因此蒙上了一层阴影 。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英国、意大利和日本合作的“全球作战航空计划”,2025年6月 ,三国共同成立了Edgewing合资公司,专门统筹六代机的设计和制造工作,不仅分工明确 ,执行力也更强。

美中俄欧拼六代机争夺制空权,中国双项目破美军垄断,原因曝光

BAE系统公司近期透露,首架原型机的结构重量已达到总重量的三分之二 ,主机身 、机翼和垂直稳定器的制造都在按计划推进。

该项目不仅定下2027年原型机首飞的目标,还计划在2035年形成初始作战能力,更有意思的是 ,英国已经放出话来,愿意接纳德国加入“全球作战航空计划”项目 。

要是德国最终从FCAS抽身,转而加入这个横跨欧洲和亚洲的技术联盟 ,欧洲六代机的竞争格局恐怕会彻底改写。

俄罗斯的米格-41项目,则走了一条“理想很激进,现实很骨感 ”的道路。

美中俄欧拼六代机争夺制空权	,中国双项目破美军垄断,原因曝光

作为俄罗斯PAK DP计划的核心,米格-41被设想成一款能以4马赫速度飞行的高超音速拦截机 ,不仅能在接近太空的高度作战 ,还配备了激光武器和电磁脉冲系统,甚至具备潜在的轨道飞行能力 。

单看这些技术指标,确实足够震撼 ,但问题在于,很多关键技术还停留在实验阶段,能支撑高超音速飞行的脉冲爆震发动机、能承受极端高温的机身材料、稳定可靠的定向能武器系统 ,每一项都不是短期内能突破的。

更要命的是,乌克兰冲突对俄罗斯经济和工业基础造成了不小的冲击,而这种高技术密集型项目最需要资金和完整产业链的支撑 ,俄罗斯现在恰恰缺了这两样。

美中俄欧拼六代机争夺制空权,中国双项目破美军垄断,原因曝光

这场围绕六代机的较量 ,从来都不只是“谁先造出一架先进战机 ”那么简单,美国的预算困境,暴露了其军事扩张需求与财政能力之间的矛盾 。

中国的双项目并行 ,展现出对自身战略需求的清晰认知 ,以及完整工业体系的支撑能力,欧洲内部的分化与整合,折射出区域合作中利益分配与权力争夺的博弈。

俄罗斯的困境 ,则让我们看到技术野心与现实国力之间的差距,最终,谁能真正掌握六代机技术 ,谁能构建起适配六代机的作战体系,谁就能在未来的空中博弈中占据主动。

本文来自作者[语梅]投稿,不代表视听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stddy.com/zheh/202510-48649.html

(2)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4条)

  • 语梅
    语梅 2025年10月04日

    我是视听号的签约作者“语梅”!

  • 语梅
    语梅 2025年10月04日

    希望本篇文章《美中俄欧拼六代机争夺制空权,中国双项目破美军垄断,原因曝光》能对你有所帮助!

  • 语梅
    语梅 2025年10月04日

    本站[视听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 语梅
    语梅 2025年10月04日

    本文概览:文 | 金锐点编辑 | 金锐点提到“制空权”,可能会想起冷战时美苏战机的空中对峙,或是现代局部冲突里先进战机的精准打击。但眼下,美国、中国、俄罗斯以及欧洲各国纷纷砸下重金推进研...

    联系我们

    邮件:视听号@sin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