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测Kimi-Researcher后,我发现写报告缺的不是信息,而是洞察!

“几乎所有有意义的任务,起点都是search—— 只有找到对的信息,才能产生理解,才能推动行动。”非常认同Kimi公众号里的这句话,这句话也是我一开始做账号的初心。上周五,Ki...

“几乎所有有意义的任务,起点都是search—— 只有找到对的信息 ,才能产生理解,才能推动行动 。 ”非常认同Kimi公众号里的这句话,这句话也是我一开始做账号的初心。


上周五 ,Kimi上线了一个重磅功能——Kimi-Researcher ,非常荣幸的获得了内测机会,这篇文章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什么是Kimi-Researcher?

简单来说,Kimi-Researcher是一个能够独立完成复杂研究任务的AI Agent 。但这个"独立"的含义远比你想象的要深刻 。


它的工作流程是这样的:


  • 澄清问题:像一个专业的研究员一样 ,它不会直接开始工作,而是会主动反问,确保对问题有清晰的理解。
  • 深入思考:每个任务平均进行23步推理 ,它不是简单地搜索和拼接信息,而是在真正地思考"
  • 主动搜索:这里的数据让我印象深刻——平均规划74个关键词,找到206个网址 ,但只筛选出前3.2%的高质量内容。
  • 工具调用与结果交付:自主调用浏览器、代码等工具,端到端完成整个研究流程 。
  • 最终交付物包括:
  • 万字级深度研究报告:平均引用约26个高质量信源,所有引用都可点击跳转验证。
  • 动态可视化报告:结构化排版 、思维导图展示 ,支持在线分享。


三个实战案例,见证真实能力

为了全面测试Kimi-Researcher的能力,我选择了三个完全不同领域的复杂话题:

案例一:全球养老现状与中国未来趋势分析

实测Kimi-Researcher后	,我发现写报告缺的不是信息,而是洞察!

实测Kimi-Researcher后,我发现写报告缺的不是信息,而是洞察!

实测Kimi-Researcher后	,我发现写报告缺的不是信息,而是洞察!

实测Kimi-Researcher后,我发现写报告缺的不是信息	,而是洞察!


  • 研究深度:Kimi将复杂任务拆解为三个维度:全球养老政策对比、养老产业发展分析以及社会文化影响研究 。不仅分析了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养老模式,还深入探讨了北欧的"积极老龄化"理念、日本的"社区综合照护"体系,以及德国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 数据丰富:引用了新浪财经 、新华网 、OECD、各国统计局的最新数据 ,时效性很强。
  • 分析逻辑:从人口结构变化出发,分析养老负担,再到政策响应 ,最后预测中国的发展路径,逻辑链条完整 。


点击链接查看和 Kimi 的对话 https://www.kimi.com/share/d1dsnel96bkf55hedb50


案例二:北京房地产十年变迁与未来趋势

实测Kimi-Researcher后,我发现写报告缺的不是信息	,而是洞察!

实测Kimi-Researcher后,我发现写报告缺的不是信息,而是洞察!

实测Kimi-Researcher后,我发现写报告缺的不是信息	,而是洞察!

  • 政策脉络梳理:从2014年的"9·30"新政开始,逐一分析了十年来影响北京楼市的重大政策,包括限购、限贷 、限价、限售等。
  • 数据图表化:将十年来的房价变化、成交量变化 、土地供应变化等做成了直观的图表 ,趋势一目了然。
  • 区域差异分析:不是笼统地谈"北京房价",而是具体分析了六环内外、核心区与郊区的不同走势 。
  • 未来预测:基于人口流入、产业布局 、交通规划等因素,对未来5年的房地产市场做出了相对理性的预测。

点击链接查看和 Kimi 的对话 https://www.kimi.com/share/d1dv53ivtfen76fj0mu0


案例三:新能源汽车品牌竞争力分析

实测Kimi-Researcher后	,我发现写报告缺的不是信息,而是洞察!

  • 全球视野:不仅分析了中国的"蔚小理",还包括了特斯拉、BYD、欧洲的大众ID系列等。
  • 多维度对比:从技术路线(纯电vs混动) 、电池技术、智能化水平、销量表现 、资本市场表现等多个维度进行对比 。
  • 供应链分析:深入分析了动力电池 、芯片、激光雷达等关键零部件的供应链格局 。
  • 竞争态势判断:认为2024-2025年将是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大洗牌"期 ,技术门槛和资本门槛都在快速提升。


点击链接查看和 Kimi 的对话

https://www.kimi.com/share/d1e0cn9ic4udgjk9u76g


技术实力:跑分情况

Kimi-Researcher参加了"人类最后一次考试"(Humanity's Last Exam, HLE)——一套专为AI设计的高难度benchmark。


成绩单:

Pass@1准确率:26.9%

Pass@4准确率:40.17%

实测Kimi-Researcher后,我发现写报告缺的不是信息,而是洞察!


这个成绩超过了Claude 4 Opus(10.7%)、Gemini 2.5 Pro(21.6%) ,与OpenAI Deep Research(26.6%)基本持平 。在红杉中国的xbench基准测试中 ,Kimi-Researcher在DeepSearch任务中取得69%的平均通过率。


背后的技术革新:端到端强化学习

让我最感兴趣的是Kimi-Researcher的技术路线选择。它采用的是端到端强化学习训练(end-to-end agentic RL),这与传统的Agent有本质区别:


传统Agent的局限:


  • 依赖人工设计的流程和提示词
  • 适应性差,泛化能力弱
  • 面对复杂情况时容易"卡壳"

Kimi-Researcher的突破:


  • 零结构Agent:没有预设流程 ,完全自主学习
  • 结果驱动:只根据最终结果获得奖励,探索路径完全自主
  • 自适应记忆:自主决定哪些信息值得记住,如何调用


这种设计理念让我想到了人类学习的过程 ,我们也是在不断试错中学会如何思考 、如何解决问题的 。


使用体验:几个让我印象深刻的细节

会"质疑"的AI


当我提出一个模糊的问题时,Kimi-Researcher不会直接开始搜索,而是会反问:"您希望重点关注哪个方面?""需要分析到什么程度?"这种主动给方向的能力 ,很像一个经验丰富的研究员。


信息质量把控


在处理北京房产数据时,它会主动标注数据来源的权威性,对于来源不明或可能存在偏差的信息会特别说明。


多角度思考


在分析新能源汽车竞争力时 ,它不是简单地罗列各品牌的优缺点,而是从消费者、投资者、政策制定者等不同角度来分析同一个问题 。


动态调整研究路径


有趣的是,我能看到它在研究过程中的思考轨迹。当发现某个方向的信息不够充分时 ,它会主动调整搜索策略 ,这种灵活性很难得。


一些使用建议

经过这几天的使用,我总结了几个小技巧:

  • 问题设计要有层次:不要问"新能源汽车怎么样"这种过于宽泛的问题,而是要具体到"从技术创新 、市场表现、投资价值三个维度分析特斯拉与比亚迪的竞争优势" 。
  • 给足够的时间:因为采用异步执行方式 ,一个复杂研究可能需要10-20分钟。不要着急,好的研究本就需要时间。
  • 善用可视化报告:文字报告虽然详实,但可视化报告的结构化展示更适合快速把握全貌 ,建议两者结合使用 。另外建议官网可以出一个可以下载与编辑的PPT版本 。
  • 验证引用来源:虽然Kimi-Researcher的信源筛选能力很强,但建议对关键结论的引用来源进行抽查验证。

存在的不足

Kimi-Researcher也不是完美的:

  • 响应时间较长:复杂研究需要10-20分钟,对于习惯了秒回的用户可能需要适应。(目前深度研究这个功能 ,我用过Gemini、GPT 、Kimi、豆包和天工Agent,深入搜索与整合的时间都比较长)
  • 语言风格偏学术化:报告的表达方式比较正式,缺少一些生动的表达 。
  • 图表生成能力有限:虽然有可视化功能 ,但图表的美观度和交互性还有提升空间。
  • 对实时信息的敏感度:虽然能搜索最新信息,但对于特别新(比如昨天刚发生)的事件,反应可能不够及时。


写在最后:这可能是研究工作的未来

使用Kimi-Researcher这几天 ,最大的感受是:这不只是一个工具 ,更像是一个研究伙伴 。


它不会替代人类的创造性思维,但能大幅提升研究效率。以前需要花几天时间收集整理的资料,现在20分钟就能得到一份结构化的研究报告。这让我们有更多时间去思考、去创新 、去解决更复杂的问题 。


对于内容创作者、投资分析师、政策研究者 、学术研究人员来说 ,Kimi-Researcher会成为一个很好的助手。它不是让你变得懒惰,而是让你站在更高的起点上开始工作。


当然,目前Kimi-Researcher还在内测阶段 ,相信随着更多用户的使用反馈,它会变得更加完善 。期待它正式上线的那一天,也期待看到更多这样的AI研究工具出现。毕竟 ,在这个信息化时代,我们需要的不是更多的信息,而是更好的洞察。


本文基于Kimi-Researcher内测版本的实际使用体验撰写 ,部分功能和性能可能在正式版本中有所变化 。如果你也对深度研究有需求,不妨关注Kimi的官方动态 。

本文来自作者[寄翠]投稿,不代表视听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stddy.com/zheh/202506-13424.html

(9)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4条)

  • 寄翠
    寄翠 2025年06月27日

    我是视听号的签约作者“寄翠”!

  • 寄翠
    寄翠 2025年06月27日

    希望本篇文章《实测Kimi-Researcher后,我发现写报告缺的不是信息,而是洞察!》能对你有所帮助!

  • 寄翠
    寄翠 2025年06月27日

    本站[视听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 寄翠
    寄翠 2025年06月27日

    本文概览:“几乎所有有意义的任务,起点都是search—— 只有找到对的信息,才能产生理解,才能推动行动。”非常认同Kimi公众号里的这句话,这句话也是我一开始做账号的初心。上周五,Ki...

    联系我们

    邮件:视听号@sin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