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候鸟家庭”戳痛无数中年人:做了父母以后,就把日子过反了

你听说过“候鸟家庭”吗?在北京,有这样一群家庭,周一到周五住在市区的“老破小”,周末则像候鸟一样“迁徙”到郊区另一处大房子里喘口气。他们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让孩子上好学校,考...

你听说过“候鸟家庭”吗?

在北京,有这样一群家庭 ,周一到周五住在市区的“老破小 ” ,周末则像候鸟一样“迁徙 ”到郊区另一处大房子里喘口气。

他们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让孩子上好学校,考好成绩 。

“北京候鸟家庭”戳痛无数中年人:做了父母以后,就把日子过反了

就像《人物》报道里的林一凡 ,她毕业于协和医科大学,丈夫毕业于清华,夫妻俩经过多年打拼 ,事业有成,在北京拥有三套房产 。

妥妥的人生赢家,生活似乎没什么值得去吃苦的了。

但为了孩子能上北京东城区的小学 ,她一家五口都挤到了市区35平方的“老破小”。

没有客厅,没有沙发,夫妻俩和孩子挤上下铺 ,姥姥、姥爷睡单人床 。

因为床跟床之间的距离不过两三米,老人早上4点起床,林一凡就会被吵醒。

平时谁打个电话 ,整个家都听得很清 ,没有隐私,更没有喘口气的地方。

在逼仄的空间里,一家五口的情绪都是紧绷的 。

“就感觉越活越倒退了 ,从来没过过这种日子。 ”

“日常矛盾几乎一触即发。”

周末到大房子里,才能稍稍缓解生活的牺牲感和委屈 。

看完不免唏嘘。

明明可以享受生活,夫妻俩却把“活着”过成了“捱着 ” ,把“当下”典当给了虚妄的“未来”。结果,越折腾,日子越苦闷 ,越挣扎,生活越内耗 。

顺序颠倒,日子过反 ,这无疑是一个家庭最大的悲哀。

01

  • 错序一:对孩子教育投资过度,对自我人生牺牲过多。

《人物》还采访过一位候鸟妈妈——李木木 。

为了让孩子能进入西城一所可以直升重点初中的学校,她毅然放弃了海淀的学位 ,卖掉了郊区600平方米的3层别墅 ,以一千多万元购入了金融街一套仅50多平方米的学区房 。

为了搬进这狭小的开间,她卖掉了很多衣服,因为小房子放不下 ,放大房子没机会穿。

她还戒掉了买花的习惯,“因为花插在家里,看到的都是衰败的东西。 ”

同时 ,她也丢掉了对美好的追求,因为孩子能出人头地才是重要的 。

“父母苦点累点没关系,孩子的教育不能将就。”

可是 ,孩子的教育需要投资,父母的人生同样需要投资。

试想,若孩子的童年都是在狭小的上下铺度过 ,看到的,是父母把生活过得潦草而廉价,感受到的 ,是父母的委曲求全 。

那他会作何感想?

曾有一位14岁男孩 ,父母皆为复旦大学教授,生活优渥,他却多次想要自杀。

他说:

“我再怎么读 ,我也不一定读得过我爸妈,我就是读成他们那个样子,你看他们俩都是大学教授 ,现在不也就活成这个鬼样子吗?不也就是个社畜吗?

还要生个像我一样的孩子,天天操心。

我为什么一定要被社会全部都折磨一遍以后再死呢?早晚是死,我现在死了不挺好吗?”

比起一味地付出与牺牲 ,让孩子看到父母如何活得精彩,看到人生更多的可能性,才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

就像上海光华剑桥校长雷冬冬 ,她深知,做母亲,需要付出 ,但不能牺牲。

她在养育孩子的同时 ,就一直把主要精力放在自己的工作和爱好上:

阅读 、学习 、出书、开展讲座……

看着她努力上进的背影,女儿也不需要管,不用催 ,总是自己自觉学习。

初三毕业后,女儿就独自前往英国求学,最后考上了牛津大学 。

正如杨澜说的:当父母最重要的是 ,让孩子看到你是一个充分享受人生的人,尤其是作为一名母亲,首先应该过非常充实和快乐的生活 ,让孩子们知道——这样的人生是可以做到的。

孩子是透过父母这面镜子看世界的。

当父母把自己活成一束光,孩子才能顺着光,走好自己的路 。

“北京候鸟家庭	”戳痛无数中年人:做了父母以后	,就把日子过反了

02

  • 错序二:亲子关系第一,夫妻关系第二 。

德国心理治疗师伯特·海灵格曾发明家庭系统排列,他说:

家庭系统中存在关系秩序 ,即夫妻、子女 、父母、兄弟姐妹的顺序 ,违反此顺序会导致家庭成员之间的纠纷和生命中的厄运、工作的不顺 、家庭的失和等。

家庭中,夫妻关系优先,亲子关系次之。”

可反观很多父母 ,却习惯以孩子为中心,把亲子关系凌驾于夫妻关系之上 。

电视剧《虎妈猫爸》里,就描述了这样一幕:

夫妻俩原本恩爱和谐 ,可生了女儿茜茜后,两人都一门心思扑在女儿身上,感情也淡了不少。

为了重拾婚姻的激情 ,两人决定把孩子交给老人一天,重温二人世界。

可出门没多久,夫妻俩便一会儿担心女儿在爷爷、奶奶家住不惯 ,一会儿商量着给女儿打包点什么 。

最后,爸爸无奈地感叹:

“咱俩现在是除了茜茜,就没什么可聊的了是吗?我发现结婚以后 ,这三句话不离孩子啊。”

随着对彼此的忽视越来越多 ,夫妻俩后面摩擦不断,关系紧张,一度闹到要离婚。

而茜茜也在这种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家庭关系中 ,养成了自私、冷漠的性格 。

很认同一句话:夫妻关系,才是家庭的定海神针。

稳固的夫妻关系,才能形成“教育共同体 ” ,产生1+1>2的协同效应。

电视剧《小欢喜》中的方圆,就始终坚定地站在妻子董文洁身边,共同面对孩子的教育问题 。

有一次 ,方一凡成绩不进反退,董文洁气得当众大骂儿子,方一凡觉得自尊大受打击 ,母子二人当众争吵,不欢而散。

方圆没有和稀泥,而是开导儿子 ,告诉他无论如何 ,都不应该那样对妈妈。

“北京候鸟家庭”戳痛无数中年人:做了父母以后,就把日子过反了

然后,他再私下跟董文洁说出自己的想法:

父母望子成龙是人之常情 ,可是一味强求和别人横向比较,只能带来无尽的痛苦,转变思考方式 ,纵向去看自己的人生,才是智者所为 。

得益于方圆的理解和尊重,董文洁和方一帆虽总是冲突不断 ,却每次都能很快化解 。

这种健康的家庭关系,不仅让方一凡在成长道路上少走了许多弯路,也让整个家庭充满了爱与温暖。

所以呀 ,父母真爱孩子,就应把家庭的核心放在夫妻关系上,让孩子看到父母如何相爱 ,如何携手共进。

毕竟 ,父母才是家庭这艘大船的掌舵人,他们的关系决定了家庭的航向和孩子的未来 。

03

  • 错序三:盲目内卷鸡娃,忽视个体教育。

中国现代漫画大师丰子恺曾在画中警示父母:

千万别用统一的模板去“捏造”孩子。

“北京候鸟家庭”戳痛无数中年人:做了父母以后	,就把日子过反了

在当下的教育环境中,我们却常常拿“成绩 ”当作评判孩子唯一的标准,盲目追求高分与名校 。

我们为孩子报满各类补习班 ,逼着他们各种刷题,在不经意间将孩子打磨成了流水线上的“标准化产物”。

就像《北京第一代鸡娃的血泪史》的作者王食欲,从小学一年级开始 ,便没有了课余生活,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其余时间都在学习。

周末 ,她甚至要完成学校及9个冲刺班的全部作业 。熬夜写作业,早已是常态。

初二那年,她喜欢上了写作 ,还偷偷写了十几万字 ,然而,妈妈发现后却以影响学习为由,严令禁止她写作。

从那之后 ,王食欲的精神状态不太好,还经常头疼,对未来充满绝望 。

之后 ,更是患上躁郁症,经常整夜整夜地睡不着觉。

有一次半夜,她突然想跳海自杀 ,给妈妈打电话说:“我不想活了,活着实在没意思!”

盲目内卷下,孩子赢得了分数 ,却燃尽了热情;考进了名校,却丢失了自我;获得了一纸学历,也写满了满满一本的病历。

这难道就是我们想要的结果吗?

教育的终极目标 ,不应是把孩子送进哪所名校 ,而是帮助他成为“自己 ”这个领域的最优版本 。

在海淀区当老师的博主@弦歌缓缓讲过一个学生的故事 。

这个孩子从小就对历史充满兴趣,于是,他的父母便研读史书 ,将里面的事件和情节改编成易懂有趣的小故事。

上小学后,父母就带着孩子逛各种博物馆和历史景点,边逛边用笔记下孩子感兴趣的展品。

回家后 ,再根据笔记查资料,转化为孩子能理解的语言讲给孩子听 。

所以,当大多数同龄孩子睁眼闭眼都是学习时 ,这个孩子已然在父母的引导下,有了自己的热爱和努力的方向。

最终,这个孩子如愿考上了一所名校的历史系。

很认同一句话:教育是因人而异的定制 ,而不是随波逐流的内卷 。

尤其是当下AI时代,当知识与信息随时可被机器学习和复制时,教育更应该尊重个体差异 ,因材施教。

尽可能挖掘孩子的热爱 ,发挥孩子的长处,孩子才能在未来的社会中拥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04

波兰作家莱蒙特曾说过:“一切事物都是有顺序的,如果没有顺序 ,那就会出错 。”

生活亦如此。

倘若你觉得孩子难养育,家庭难和谐,自己难舒心 ,不妨先停下来,重新排排序。

当你理清了家庭的序位,明白了教育的方向 ,找到了生活的重心,就能带动孩子一起开启正向的良性循环 。

点个,与父母们共勉。

本文来自作者[之山]投稿,不代表视听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stddy.com/youxi/202506-10419.html

(47)

文章推荐

  • 北京新增确诊31例.北京新增确诊31例分布?

    北京新发地疫情爆发时间是?〖壹〗、北京新发地疫情爆发时间是在2020年6月。2020年6月11日,北京市通报了一起本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打破了此前连续56天无本地病例报告的记录。随后,北京市迅速展开流调和排查工作,发现该病例曾到访过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随着调查的深入,更多的关联病例被发现,疫情逐渐

    2025年06月16日
    61
  • “韦神”履历升级!网传成为北大长聘副教授?校方回应来了

    近日,一则消息在网络上传开,称韦东奕被聘任为北京大学长聘副教授。这一消息使得近期开通短视频账号的韦东奕再次成为新闻焦点,众多关注韦东奕的网友纷纷开始求证该消息的真实性。目前,韦东奕所在的北京大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已对此事做出了回应,表示“按校方流程走,”具体的内容并没有多说。为何韦东奕会如此受到大众的

    2025年07月03日
    55
  • 北京工商大学藏太深!靠首都红利卷成 "香饽饽",薪资碾压211

    都说"在哪儿上大学,决定了你未来十年的人生轨迹"。自古以来,我们就非常清楚地理位置的重要影响。在高等教育领域,地理位置同样在高校发展与学生成长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一座城市的资源、氛围、机遇等因素,会全方位地渗透到高校的教学、科研以及学生的就业等各个环节。这也是为什么许多考生在志愿填报时,会将学校所处

    2025年07月07日
    53
  • 友友麻将其实是有挂的(确实是有挂)(友友麻将官方)

    抖音麻将直播,月入10万+(直接实操变现)麻将直播在抖音上已成为一种新玩法,让玩家们在娱乐中赚取收入,月入10万+。这种直播结合了棋牌游戏的推广与分成,为玩家提供了新机遇。精准粉丝群体,对棋牌类游戏有共同兴趣,成为直播盈利的基石。准备阶段,只需要一个麻将桌和4人聚首,即可开始直播。抖音运营实操变现

    2025年07月20日
    40
  • 雀神广东麻将提高胜率技巧(揭秘微信里提高胜率)/雀神广东麻将小程序技巧

    雀神币能加运气吗雀神币不能加运气。雀神币可以开挂,很多玩家在这款游戏中打牌都会发现很多用户的牌特别好,总是能赢牌,而且好像能看到其他人的牌一样,但是不能加运气。有用。参与麻将玩法的侠士还将根据每局胜况结算获得“雀神点数”,凭借“雀神点数”侠士可在“严丫头”处兑换丰富奖励,不仅有“雀神”系列称号奖励

    2025年08月17日
    23
  • 【山水麻将其实真的确实有挂(确实真的有挂),山水麻将免费下载文山麻将】

    赌棍天杠〖壹〗、再上牌桌,有人喊他“梦龙”,开始他还给人解释,“我改名了,不叫梦龙,叫天杠了”;接着,人还叫他“梦龙”,他就要白人家一眼,顺便再说一声,“我叫天杠”;最近,如果还有人叫“梦龙”,他必要跟人急,“你不知道我叫天杠吗”。天杠这新名字,渐渐地,倒也叫响了,却不是因为这名字多响亮,而是因

    2025年08月19日
    15
  • 会友山西麻将究竟有没有挂(确实真有挂)(友约山西麻将安卓版)

    山西立四麻将有什么特殊之处?〖壹〗、山西立四麻将的特殊之处在于其特殊的起牌规则和听口规则:特殊的起牌规则:游戏开始时,玩家首先起的四张麻将牌会被置于最前方,并且在游戏过程中,除非进行碰牌或达到听口状态,否则这四张牌不能移动。这四张牌为玩家提供了可能的听口方向,也限制了玩家的出牌选取。〖贰〗、山西的

    2025年08月15日
    26
  • 上海疫情最新消息3月20日(上海疫情最新新闻)

    上海崇明岛有疫情吗1、崇明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通过查询相关资料显示,2022年10月9日,崇明区无新增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无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崇明疫情防控形势正在持续向好,正向着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的目标加速迈进。2、不会。根据疫情防疫政策显示,截止至2022年11月11日,崇明岛没有疫情

    2025年06月15日
    58
  • 高志凯:如果特朗普来参加九三阅兵,对他本人和中美关系都是好事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高志凯】我们即将庆祝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时刻。在二战的太平洋战役中,中国和美国是盟友,我们肩并肩一起做出了努力,最后打败了日本法西斯。对于美国人来说,它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在日本对珍珠港进行了狂轰滥炸、突然袭击以后才开始,所

    2025年06月27日
    56
  • 31省区市新增确诊4例2例为本土/31省区市新增确诊12例本土4例

    31省区市新增本土确诊2例,在云南,这两名患者的病情严重吗?下面我们来解决一个这样的问题,31个省市区新增本土确诊病例两例,新增的两例确诊病例,都是在我国云南地区,这两名患者的病情严重吗?我国有关部门及时的对这两名患者进行医疗隔离,并且给予他们相关的救助,据了解,这两名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有效

    2025年06月28日
    52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4条)

  • 之山
    之山 2025年06月21日

    我是视听号的签约作者“之山”!

  • 之山
    之山 2025年06月21日

    希望本篇文章《“北京候鸟家庭”戳痛无数中年人:做了父母以后,就把日子过反了》能对你有所帮助!

  • 之山
    之山 2025年06月21日

    本站[视听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 之山
    之山 2025年06月21日

    本文概览:你听说过“候鸟家庭”吗?在北京,有这样一群家庭,周一到周五住在市区的“老破小”,周末则像候鸟一样“迁徙”到郊区另一处大房子里喘口气。他们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让孩子上好学校,考...

    联系我们

    邮件:视听号@sin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