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早苗拒不认错,日本通知中国,不解决问题,就驱逐中方外交官

高市早苗上任日本首相尚未满月,却已经两度拿台湾问题做文章,其相关言论迅速引发外界高度警惕。高市口里所谓的“存亡危机事态”是什么?在日本内部的解释是,“与日本关系密切的其他国家受...

高市早苗上任日本首相尚未满月,却已经两度拿台湾问题做文章 ,其相关言论迅速引发外界高度警惕 。

高市早苗拒不认错,日本通知中国,不解决问题	,就驱逐中方外交官

高市口里所谓的“存亡危机事态”是什么?

在日本内部的解释是 ,“与日本关系密切的其他国家受到武力攻击,从而威胁到日本的存亡 ”的情况。

而高市之前的有关表态,就是“非公开”承认中国台湾地区为所谓的“国家” ,这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已经摧毁了中日关系中的政治根基。

高市早苗拒不认错,日本通知中国	,不解决问题,就驱逐中方外交官

也就是说,中国这时候若采取之前对付立陶宛的那一套对付日本 ,一点都不过分!

先把关键点说清楚 。

日本的“存立危机事态 ”是2015年安保法里设定的门槛,用来启动集体自卫权 。

高市早苗拒不认错,日本通知中国	,不解决问题,就驱逐中方外交官

这个概念本身就带有很强的政府裁量空间,谁算“关系密切的国家 ”实际上是内阁说了算。

高市把这个概念往台海上套 ,目的就是释放一个强硬信号 ,给国内的保守支持者看。

她现在不愿意认错,很大一部分是政治操作,她要维持“不会退”的形象 。

高市早苗拒不认错	,日本通知中国,不解决问题,就驱逐中方外交官

她为什么敢这么硬。

因为在日本政坛 ,谈安全议题是最能稳住基本盘的方式之一。

电视政论节目里,她长期被定位成鹰派,对中国和朝鲜的措辞都比较重 。

她转向台海并不突然 ,之前就在媒体上强调日本不能被动,很多人都记得这些访谈。

她如果现在把话收回去,支持她的一票人就会觉得她软了。

对一个刚上台的领导人而言 ,这是她最不想看到的局面 。

说到“驱逐外交官”这事,程序上日本当然可以做。

“宣布不受欢迎人物 ”是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规定的标准做法,各国都用过。

日本也不是没动过 ,比如2022年俄乌冲突后东京和莫斯科之间就互相驱逐过人员 。

问题不在能不能做 ,问题在做了之后的代价多高。

对中国这样的大邻国,一步走重了,后面就得一连串跟上。

大阪总领事薛剑的言论在日本引发不满 ,这在媒体上可以查到 。

日本国内确实有部分政客提过强硬选项,要求政府“表态乃至采取措施” 。

但这类提案更多是施压政府,象征性表态居多 ,真下场把人请走,官邸通常会反复权衡。

原因很简单,外交是双向的 ,你把对方的人赶走,对方很可能也把你的人请回家。

一旦进入互相驱逐的循环,双边很多沟通渠道会马上变窄 。

签证、商务访问 、文化和教育交流都会遭殃。

日本企业在中国的工厂、零部件供应、销售网络 ,都会受到不确定性影响。

这不是危言耸听,2019到2023年的双边贸易数据就能说明,经济联系非常紧密 。

任何“政冷”往往会把“经冷 ”拖出来一起走。

很多人拿立陶宛当参照 ,说中国那套手段日本也可能遇到。

立陶宛因为“台湾代表处”那事 ,确实经贸受到明显冲击,这些都能找到报道 。

但立陶宛体量小,产业结构和日本完全不同 ,日本的外贸依存和供应链复杂得多。

一旦类似措施落到日本身上,牵动的企业和工人数量会多到难以想象。

这也是为什么日本主流工商界常常劝政府在对华问题上要稳 。

从安全角度日本把台海稳定视为切身利益,这也是公开文件里的表述。

美日同盟也会推动日本在发声上更靠近美国 ,这个趋势大家都看得到。

但动嘴和动手是两回事,政策层面通常会留出回旋空间 。

不轻易越线,是历届政府在对华应对上的基本做法 。

高市如果真的把话说死 ,未来政策调整的空间就会被她自己堵住。

媒体上也不是一边倒支持强硬。

主流报纸和电视评论经常提醒不要把法律概念随意扩大使用 。

安保法的“存立危机事态”有条件限制,必须满足“国民的权利受到威胁且无其他手段 ”的判断。

这不是口号,是真要拿出来经得起审查的东西。

不然在国会也站不住 。

另中国对台湾问题的立场非常明确 ,这也是外交场合反复重申的。

任何把台湾当“国家”对待的说法,都会被视为触碰底线。

这点各国都清楚,出问题基本不是信息不对称 ,而是政治取向的选择 。

所以风险也就摆在桌面上 ,谁愿意赌,谁就要承担后果。

回到“他们敢吗”这个问题。

技术上敢,政治上要看有没有必要 。

日本如果真走到驱逐中方外交官这一步 ,必然是在国内外压力同时叠加的情况下才会考虑。

但目前更现实的剧本,是先以外交抗议 、约谈 、公开说明来“降温 ”。

把话放出去,示意有工具箱 ,但不轻易按下最重的按钮 。

这也是日本过去处理敏感事件的常见套路 。

对高市来说,最理性的做法是把话题从“身份定位”拉回到“稳定与沟通”。

用法理和现有对华政策框架来收边,比在话语上拼硬更安全。

她在国内要维系支持度 ,可以强调防务准备和危机管理,而不是踩对方红线 。

这样既不显得认错,又能把风险降下来。

中日之间不止有分歧 ,更有大量具体合作。

从气候、环保到产业标准,很多事离不开对话 。

把外交官赶来赶去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让误判增加。

这话听着朴素 ,但是真实情况就是这样。

我个人的看法是 ,台海议题不能当政客的舞台道具,该稳的稳,该谈的谈 ,安全和经济都要算账,做出让老百姓能过日子的选择就对了

本文来自作者[惜柳]投稿,不代表视听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stddy.com/xinwen/202511-57927.html

(2)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4条)

  • 惜柳
    惜柳 2025年11月14日

    我是视听号的签约作者“惜柳”!

  • 惜柳
    惜柳 2025年11月14日

    希望本篇文章《高市早苗拒不认错,日本通知中国,不解决问题,就驱逐中方外交官》能对你有所帮助!

  • 惜柳
    惜柳 2025年11月14日

    本站[视听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 惜柳
    惜柳 2025年11月14日

    本文概览:高市早苗上任日本首相尚未满月,却已经两度拿台湾问题做文章,其相关言论迅速引发外界高度警惕。高市口里所谓的“存亡危机事态”是什么?在日本内部的解释是,“与日本关系密切的其他国家受...

    联系我们

    邮件:视听号@sin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