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考砸就把自己锁屋里哭到半夜 ,这不是矫情,是批量生产的心理脆皮。
”
2023年9月,北京某重点中学高一月考结束 ,当晚年级群里跳出一条消息:一个15岁男生因为数学没上90,把试卷撕成雪花,家长劝两句 ,他直接冲上天台,被保安拽下来时嘴里只剩一句“我废了 ” 。
热搜挂了一小时,评论区最高赞是“现在的小孩也太玻璃心了”。
我看着屏幕只想回:你试试每天3小时作业+6小时屏幕+全家6个大人围着你转,你也脆。
脆不是天生的 ,是养出来的 。
我表弟就是标本。
家里四个老人轮流接送,书包永远不用自己背,初中三年没自己系过鞋带。
爸妈口头禅是“你只管读书” ,结果他真就只会读书 。
去年中考,体育拉分,50米跑摔了一跤 ,回家把自己关房间两天,水都不喝。
舅妈急疯了,问我是不是得抑郁症。
我说先把他鞋带还给他 ,再给他一次自己跑的机会。
数字也在帮腔 。
中科院刚测完,短视频刷到飞起的娃,注意力直接砍40% ,等不了15秒就划走。
大脑被喂成速食胃,延迟满足成了天方夜谭。
作业量官方喊1.5小时,实际3.2小时,老师偷偷加量 ,家长偷偷加卷,谁都怕自家娃输在“2%的985 ”独木桥 。
最离谱的是,68%的家长心里只有成绩这条KPI ,考不好=人不好,孩子不崩才怪。
有人把锅甩给“双减”。
我去看过深圳那所试点正念操的中学,下课铃一响 ,全校原地闭眼呼吸15分钟,焦虑值真降了四分之一 。
可回到小区,电梯里贴着“小升初冲刺班”广告 ,还是那味儿。
政策在减,家长在加,孩子像夹在两块磨盘里的豆子 ,不碎才怪。
再说新花样 。
一线城市现在流行“压力缓冲式育儿 ”——作业太多,家长帮忙写;晚自习太晚,直接请假。
听起来像护犊子,其实是把娃放进真空罩 ,真空的下一步是缺氧。
心理学有个70%成功率法则,任务得让孩子踮脚够得到,全程代打只会养出“不会输更不会赢”的废号 。
脆皮少年不是没救。
先把“成功”两个字拆成一百种模样:会修电路、能烤面包 、把植物养活都算。
再把失败还给他们:考试砸了就砸了 ,天台风大,吹坏了没人替。
最后把屏幕时间切一块出来,换成真的操场真的汗 ,让大脑前额叶在真实风里慢慢长肉 。
一句话,别老问孩子“你怎么这么脆弱”,先问问自己“你怎么把人家养这么脆 ”。
脆皮不是孩子的原罪 ,是大人 jointly 签名的成品。
想让他们不碎,先停止把他们供在玻璃罩里 。
本文来自作者[神都未醒]投稿,不代表视听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stddy.com/xinwen/202509-43869.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视听号的签约作者“神都未醒”!
希望本篇文章《为什么现在的孩子普遍都特别脆弱?网友评论:万千共鸣】》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视听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孩子一考砸就把自己锁屋里哭到半夜,这不是矫情,是批量生产的心理脆皮。 ” 2023年9月,北京某重点中学高一月考结束,当晚年级群里跳出一条消息:一个15岁男生因为数学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