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仇杀开启民间化,保守派烈士之死,或成英美社会分裂临界点

最近美国发生的“柯克案”,可以说是近几年来最能看清美国社会裂痕的案件。柯克,35岁,是美国保守派圈子里非常有影响力的网红和政治评论人,支持传统家庭、宗教信仰、爱国主义,坚决反对...

最近美国发生的“柯克案”,可以说是近几年来最能看清美国社会裂痕的案件 。

柯克 ,35岁,是美国保守派圈子里非常有影响力的网红和政治评论人,支持传统家庭 、宗教信仰、爱国主义 ,坚决反对过度的多元文化和所谓的“觉醒文化 ”。

对美国的左派来说 ,他是个“落后、反动 、歧视弱势群体”的象征,而对右派来说,他是“敢讲真话 、捍卫美国精神”的旗手。

政治仇杀开启民间化	,保守派烈士之死,或成英美社会分裂临界点

此人不仅会在电视、播客上发声,在短视频领域也混得风生水起 ,他的粉丝遍布全美,甚至海外保守圈都认识他 。

但9月10日,柯克在一次公开活动后遭遇枪击 ,当场倒地 。

几小时后,各大媒体报道他伤重不治,由于此事影响过大 ,嫌疑人的父亲亲手将嫌疑人交送执法机关。

后来经过调查,这名嫌犯是极左派圈子里的人物,涉足跨性别平权运动 ,还活跃在一些激进组织中。

更戏剧的是 ,当天特朗普没等完整结果出来的时候,就在社交媒体上直接表示此事是“激进左派干的 ”,并且要求全国共和党人团结起来对抗对方 。

政治仇杀开启民间化	,保守派烈士之死,或成英美社会分裂临界点

之后案件的调查结果显示,嫌疑人的确受到了美国网络上一些极左思想的影响。而且他们的生活轨迹几乎是一个模板:成长于传统白人家庭 ,被宗教和保守文化包围,进入大学后接触到激进的进步思潮,最后彻底背离了原有价值观 ,甚至走向极端。

与之前的枪击案不同的是,这次嫌疑人的枪口并没有指向国会议员、总统候选人,而是一个有政治影响力的“民间意见领袖 ” 。

这很关键 ,因为它意味着政治暴力已经从政治精英层面,蔓延到了普通民众之间。

很多人说特朗普是在“带节奏”,但从结果上看 ,他这波反应反而让整个保守派迅速站队 ,副总统万斯甚至亲自派空军二号去接柯克的遗体。

政治仇杀开启民间化,保守派烈士之死,或成英美社会分裂临界点

这种待遇 ,已经不是一般公众人物能享受到的了,在象征意义上,柯克几乎被塑造成“右翼烈士” 。

此事发生之后 ,美国国内左右派的舆论战比子弹来得更快 、更狠。

美国的民主党媒体开始疯狂提醒民众,不要轻易将此事定性,但右翼媒体则不断放大凶手与极左派的联系。

而且这种冲突很快穿过大西洋 ,延伸到了英国 。

9月13日,伦敦爆发了十多万人的街头抗议,主打口号是要求政府把大批难民送回原籍 ,领队是英国极右翼的头面人物汤米·罗宾逊,但这场游行最吸睛的,是空降到现场连线的马斯克。

政治仇杀开启民间化	,保守派烈士之死,或成英美社会分裂临界点

他在视频讲话中直接提到柯克,说美国的左派竟然有人庆祝他的死,这种仇恨政治会传到英国来 ,当时人群中有人举着柯克的照片喊“美国的今天就是英国的明天 ”,穆斯林移民问题、治安危机和民族认同感的焦虑被全部搅在了一起。

马斯克甚至喊出:“暴力正在到来,你们要么反击 ,要么被消灭” 。

现场瞬间像打了鸡血一样,与防暴警察直接冲突,导致二十多名警察受伤 。英国首相斯塔默气得当场发飙 ,指责马斯克“干涉内政”。

究其原因,此事其实是英美保守派和自由派之间的长期暗战正在“民间化 ”。

政治仇杀开启民间化,保守派烈士之死	,或成英美社会分裂临界点

以前的对抗是政客吵架、议会斗嘴,现在是普通人甚至街头组织都开始直接对打 。更关键的是,互联网把这些冲突放大到极致 ,任何一点火花都能点燃整个舆论。

比如这次柯克案后 ,美国保守派这边马上有人建立网站,专门收集那些“庆祝”他死的人,包括名字 、照片、地址通通放到网上 ,有的甚至直接打电话给对方的老板,要求开除。

这种做法实质上就是“取消文化”的反向应用,所谓取消文化 ,就是谁说了不符合政治正确的话,就群起而攻之,逼对方丢工作、社会性死亡 。

政治仇杀开启民间化	,保守派烈士之死,或成英美社会分裂临界点

这本来是之前美国左派对付右派的手段,现在右派也学会了这一套 ,其行动范围甚至扩到了高校老师 、军人、漫画作者。

这说明,美国的政治斗争已经没有中间地带,左右两边都进入了“你敢说 ,我就整你 ”的状态。

而所谓的言论自由 ,在理论上依旧写在宪法里,但在现实生活里,企业不愿意冒舆论风险 ,普通人也承受不了网络暴力的压力 。

其实从2021年国会山骚乱到现在,美国已经发生了超过300起与政治动机相关的暴力事件。

政治仇杀开启民间化,保守派烈士之死	,或成英美社会分裂临界点

2025年6月,明尼苏达州两名州议员分别在家中遇袭,一死一伤;同年4月 ,宾夕法尼亚州州长官邸被人纵火,行凶者还拿锤子袭击他;2024年7月,一名共和党政治人物在集会上险些遇刺;2022年甚至发生了南希·佩洛西的丈夫在家中被人破窗入室 ,用锤子打到颅骨骨折的案件。

这些事件在过去的美国是极其罕见的,但现在正在变得越来越频繁,也越来越针对于带有政治属性的人物 。

柯克案的特殊点在于他不是职务在身的官员 ,而是一个文化圈、舆论场的大V ,这意味着下一颗子弹很可能打向任何一个身处舆论中心的普通人。

政治仇杀开启民间化,保守派烈士之死,或成英美社会分裂临界点

那么 ,为什么美国 、英国的对立如此激烈?原因之一,是“多元文化”在实际推行过程中,跟原有社会的价值观发生了正面碰撞。

比如移民问题 ,支持者认为开放是人道主义和文化包容的体现,但反对者觉得这会稀释本土文化,带来治安恶化、经济负担加重 。

英国近期爆出的伦敦郊区移民性侵14岁女孩案件、美国的非裔男子刀杀乌克兰少女案件 ,都在保守派的舆论场上被放大到极致,用来证明所谓的“多元化让普通人更危险” 。

当年,美国人喜欢把自己描述成多元融合的大熔炉 ,但现在越来越多人担心,这口大熔炉已经熔不动了。

政治仇杀开启民间化,保守派烈士之死	,或成英美社会分裂临界点

柯克这样的公共人物 ,其实就是在帮保守派不断强调,想要社会稳定,必须守住传统的核心 ,比如家庭结构 、宗教信仰 、爱国理念。

这些是国家的“根 ”,就像一棵大树,根没了 ,枝叶再繁茂也活不久 。

而现在的问题是,美国的公众共识正在崩溃。过去,即使民主党和共和党观点南辕北辙 ,但大家都有一条底线,那就是承认彼此是同一个国家的国民。

但这几年,这条底线在快速消失 。你可以看到 ,极左派有人真心觉得保守派应该被社会淘汰,极右派也有人认为自由派是国家的癌症。

如果这种看法继续扩散,那么子弹很可能会取代辩论 ,暴力会变成唯一的“说服”方式。

一个稳定的社会 ,需要的不是所有人意见一致,而是不同意见能在共同规则下并存 。

政治仇杀开启民间化,保守派烈士之死	,或成英美社会分裂临界点

你可以信你的宗教,我可以过我的世俗生活;你可以支持移民,我可以反对 ,但前提是大家尊重同一套法律、遵守同样的治安秩序。

可在当下的美国和英国,这个前提正在被侵蚀。一旦共同规则崩掉,剩下的只有赤裸裸的权力斗争 。

本文来自作者[安白]投稿,不代表视听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stddy.com/xinwen/202509-41688.html

(3)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4条)

  • 安白
    安白 2025年09月23日

    我是视听号的签约作者“安白”!

  • 安白
    安白 2025年09月23日

    希望本篇文章《政治仇杀开启民间化,保守派烈士之死,或成英美社会分裂临界点》能对你有所帮助!

  • 安白
    安白 2025年09月23日

    本站[视听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 安白
    安白 2025年09月23日

    本文概览:最近美国发生的“柯克案”,可以说是近几年来最能看清美国社会裂痕的案件。柯克,35岁,是美国保守派圈子里非常有影响力的网红和政治评论人,支持传统家庭、宗教信仰、爱国主义,坚决反对...

    联系我们

    邮件:视听号@sin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