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家辉警告中国:最好不要自主生产尖端芯片,这不是美国想看到的

2025年5月,美国商务部修改《AI芯片出口管制指南》,以所谓推定违反美出口管制为由,公然要求全球禁用中国先进计算芯片,威胁全球企业甚至包括中企在国内都不得使用国产芯片,外界表...

2025年5月,美国商务部修改《AI芯片出口管制指南》 ,以所谓推定违反美出口管制为由,公然要求全球禁用中国先进计算芯片,威胁全球企业甚至包括中企在国内都不得使用国产芯片 ,外界表示此举是美国对华技术封锁又达到一个新高度。

骆家辉警告中国:最好不要自主生产尖端芯片,这不是美国想看到的

这条消息不禁让人想到,去年美国前驻华大使骆家辉在某电视节目的发言 ,称美国不希望中国自主研发尖端芯片,这会冲击其在该领域的技术领先地位,一个“美国不希望”就要剥夺别国的科技发展权 ,讲话果然很美国 。

但是问题是凭什么?骆家辉为什么这么说?

骆家辉警告中国:最好不要自主生产尖端芯片,这不是美国想看到的

骆家辉的双重面孔

"你们中国最好不要自主生产尖端芯片,因为这是我们美国不想看到的。"

这是在2024年 ,前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在电视节目中的直白警告。

这也让不少人想起 ,当年,骆家辉的人生可是“美国梦”的范本 。

骆家辉警告中国:最好不要自主生产尖端芯片,这不是美国想看到的

1950年出生于美国西雅图的他 ,祖籍是广东台山,祖父辈以华人劳工的身份远渡重洋打拼,而他凭借自身努力 ,先后拿下耶鲁大学政治科学学位和波士顿大学法学学位,一步步走上美国政坛高峰。

骆家辉警告中国:最好不要自主生产尖端芯片,这不是美国想看到的

1996年 ,他以58%的高得票率当选华盛顿州州长,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华裔州长,任职期间还推动了华盛顿州与中国多地的商贸往来。

之后 ,被奥巴马任命为商务部部长,成为当时美国政府第二位华裔内阁成员 。

骆家辉警告中国:最好不要自主生产尖端芯片,这不是美国想看到的

2011年 ,又经参议院批准出任驻华大使 ,当时他来上任的时候,背着普通双肩包、独自一人坐经济舱抵达北京,后来在大连出席论坛时 ,又被拍到用优惠券购买咖啡。

这种与传统外交官形象截然不同的“亲民做派 ”,一时间收获不少好感。

骆家辉警告中国:最好不要自主生产尖端芯片,这不是美国想看到的

但这种亲民形象没维持多久 ,他就开始在南海问题上,多次发表表态呼应美国的战略立场,在贸易平衡、知识产权保护 、人民币汇率等议题上 ,也屡屡站在美方角度向中方提出要求 。

而这次关于芯片的警告,更不是一时兴起的即兴发言。

骆家辉警告中国:最好不要自主生产尖端芯片,这不是美国想看到的

霸权的“前世今生”

作为如今美国华人组织百人会的主席 ,骆家辉的表态完全契合美国对华科技遏制的整体战略。

早在2018年,美国商务部就突然对中兴通讯发出禁令,禁止美国企业向其出售任何技术和产品 ,期限长达7年 。

骆家辉警告中国:最好不要自主生产尖端芯片,这不是美国想看到的

这一禁令直击中兴的核心命脉,因为其通信设备生产高度依赖美国的芯片供应,禁令生效后 ,中兴的核心业务迅速陷入停滞 。

但中国芯片的自主意识也在这时觉醒,美国的封锁手段也随之升级且愈发系统化。

骆家辉警告中国:最好不要自主生产尖端芯片,这不是美国想看到的

2020年8月 ,美国明确限制向华为出售采用美国技术或软件设计、制造的半导体芯片,同时禁止美国企业为华为的芯片生产提供任何协助。

到了9月,又宣布全球任何使用美国技术的企业 ,未经许可都不得为华为代工芯片 。

骆家辉警告中国:最好不要自主生产尖端芯片,这不是美国想看到的

没过两年,美国将限制圈扩大到整个中国先进芯片产业 ,哪怕这些产品并非美国原产,只要涉及美国技术或零部件,都需要获得美国政府的出口许可。

同时 ,美国还限制美国公民和永久居民参与中国先进芯片的研发和生产。

骆家辉警告中国:最好不要自主生产尖端芯片,这不是美国想看到的

为了形成封锁闭环,美国还积极拉拢与荷兰、日本达成协议 。

荷兰阿斯麦公司被禁止向中国出售用于7纳米及以下制程的EUV光刻机,日本则限制23种半导体制造设备对华出口。

骆家辉警告中国:最好不要自主生产尖端芯片	,这不是美国想看到的

这意味着中国不仅难以获得先进芯片,就连自主生产先进芯片所需的核心设备也被全面封锁。

只不过,面对美国的围追堵截 ,中国芯片产业并未如美国所愿陷入停滞,反而涅槃重生了 。

其中,变化最明显的就是进出口数据 ,

骆家辉警告中国:最好不要自主生产尖端芯片,这不是美国想看到的

破局

2021年中国芯片进口额达到4400亿美元的峰值,创下历史新高 ,而到了2023年,这一数字已降至3500亿美元,进口依赖度持续收窄。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出口的逆势爆发。

骆家辉警告中国:最好不要自主生产尖端芯片	,这不是美国想看到的

2023年中国芯片出口额突破9000亿元人民币 ,折合美元约1280亿,同比增长超30% 。

而且,在全球增长最快的20家芯片企业中 ,有19家来自中国,这些企业覆盖设计 、制造、封装测试等多个环节,平均营收增速超50%。

骆家辉警告中国:最好不要自主生产尖端芯片	,这不是美国想看到的

在这背后,制造端的中微公司自主研发的5纳米刻蚀机不仅实现技术突破,还成功通过台积电先进制程生产线的验证 ,成为其供应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了国产高端半导体设备对国际顶尖厂商的反向供货。

骆家辉警告中国:最好不要自主生产尖端芯片,这不是美国想看到的

在光刻机领域 ,由上海微电子牵头研发的国产LDP路线光刻机即将进入试产阶段,该设备在5-3纳米节点已实现小批量生产,经第三方检测 ,其能耗较阿斯麦同类型EUV设备降低40% ,打破了传统技术路径的垄断 。

骆家辉警告中国:最好不要自主生产尖端芯片,这不是美国想看到的

华为昇腾910C芯片也通过先进封装技术创新,算力水平已接近英伟达旗舰产品H100 ,在AI大模型训练、智能计算等核心场景中实现规模化应用,国内多家互联网企业和科技公司已批量采购用于搭建自主AI算力平台 。

骆家辉警告中国:最好不要自主生产尖端芯片,这不是美国想看到的

同时 ,安徽长鑫存储在DRAM内存领域快速崛起,市场份额从2021年的不足5%提升至2023年的18%,超过美光跻身全球DRAM市场第二。

搞笑的是 ,美国的层层封锁没困住中国,反倒是让自身企业陷入了困境。

骆家辉警告中国:最好不要自主生产尖端芯片,这不是美国想看到的

搬石砸脚

英伟达曾占据中国高端GPU市场的主导地位 ,但失去中国20%的市场份额后,2023年中国区营收同比下降24%,为近五年来最大跌幅 ,其针对中国市场推出的替代产品销量未达预期 。

骆家辉警告中国:最好不要自主生产尖端芯片,这不是美国想看到的

高通原来有超过60%的营收来自中国市场,单随着国产芯片在中高端手机市场的替代加速,其骁龙系列芯片的市场份额已从2021年的45%降至2023年的32% ,核心收入来源持续受到威胁。

骆家辉警告中国:最好不要自主生产尖端芯片,这不是美国想看到的

而作为美国盟友的台积电,也因美国的关税胁迫陷入两难 ,2023年来自中国大陆的营收占比从22%降至18%,同时还要承担美国本土工厂的高额建设成本,经营压力显著增加。

这么看 ,骆家辉的警告不过是美国对全球产业链重构的深层恐惧罢了 。

骆家辉警告中国:最好不要自主生产尖端芯片,这不是美国想看到的

中国以逐步成为全球制造业的核心枢纽,全球约80%的个人计算机 、65%以上的智能手机和彩电、60%以上的新能源汽车都在中国生产。

而且 ,这些产品的芯片需求大多集中在28纳米及以上成熟制程。

骆家辉警告中国:最好不要自主生产尖端芯片,这不是美国想看到的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中国也已连续9年蝉联全球最大产销国 ,2023年汽车产量达到3016万辆 ,超过第二至第五大生产国产量之和,新能源汽车对芯片的需求量从燃油车的600至700颗每辆,大幅提升至1600颗每辆 ,智能汽车更是高达3000颗每辆 。

骆家辉警告中国:最好不要自主生产尖端芯片,这不是美国想看到的

当中国在这些关键产业全面实现自主可控,美国长期以来依靠技术垄断收割全球利润的模式将彻底失效。

正如国际锐评说的那样 ,美国想把中国锁死在产业链低端,却忘了创新从来都是逼出来的。

参考来源:

骆家辉警告中国:最好不要自主生产尖端芯片,这不是美国想看到的

骆家辉警告中国:最好不要自主生产尖端芯片	,这不是美国想看到的

骆家辉警告中国:最好不要自主生产尖端芯片,这不是美国想看到的

本文来自作者[雪云]投稿,不代表视听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stddy.com/wiki/202511-57566.html

(1)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4条)

  • 雪云
    雪云 2025年11月12日

    我是视听号的签约作者“雪云”!

  • 雪云
    雪云 2025年11月12日

    希望本篇文章《骆家辉警告中国:最好不要自主生产尖端芯片,这不是美国想看到的》能对你有所帮助!

  • 雪云
    雪云 2025年11月12日

    本站[视听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 雪云
    雪云 2025年11月12日

    本文概览:2025年5月,美国商务部修改《AI芯片出口管制指南》,以所谓推定违反美出口管制为由,公然要求全球禁用中国先进计算芯片,威胁全球企业甚至包括中企在国内都不得使用国产芯片,外界表...

    联系我们

    邮件:视听号@sin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