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连央视也救不了,差评如潮、千篇一律被“高估”的张译

这事儿,连“张译”这三个字都护不住《以法之名》的口碑了。你想想,一部央视与最高检联合出品、傅东育导演、张译领衔主演、蒋欣坐镇、三年打磨剧本的大制作,前呼后拥地打着“年度剧王”旗...

这事儿,连“张译 ”这三个字都护不住《以法之名》的口碑了 。

这一次	,连央视也救不了,差评如潮	、千篇一律被“高估”的张译

你想想,一部央视与最高检联合出品、傅东育导演、张译领衔主演 、蒋欣坐镇、三年打磨剧本的大制作 ,前呼后拥地打着“年度剧王”旗号上线,结果两天就被差评冲到热搜,张译本人还成了“众矢之的 ”——这不是观众挑剔 ,而是真到了不吐不快的地步。

一开始 ,大家还是奔着张译来的。毕竟这哥们儿的履历,不夸张地说,在国产剧男演员里是能打的 。

军旅题材《士兵突击》、年代创业剧《鸡毛飞上天》 、刑侦悬疑《他是谁》 、反黑剧《狂飙》 ,哪一个不是真刀真枪撑起来的角色厚度?可这回,观众终于“吃撑”了——不是他不够好,是他“太一样”。

这一次	,连央视也救不了,差评如潮、千篇一律被“高估	”的张译

这就是《以法之名》最大的败笔之一:张译又在演张译。

一个表情木然、眉头紧锁 、说话压低音量、永远像背着十年秘密不敢说出口的男主洪亮,一上线就让人恍惚:“等等 ,这不是安欣?也不是程兵?是卫国平?还是顾晓阳? ”观众混不清不是因为剧情复杂,而是张译把角色演成了自己的“模板”,剧情还没讲明白 ,人设先撞脸 。

而这恰恰是张译这几年的困境:明明他有千面,却越来越被一个“疲惫中年男人”的形象困住 。

你说他演技差?没人敢说。但你说他演得让人腻了?还真是。

这一次,连央视也救不了	,差评如潮、千篇一律被“高估	”的张译

《一秒钟》里他有撇嘴小动作 ,《满江红》里嗓子永远压着说话,《狂飙》里南方口音刻意纠正,到了《以法之名》 ,他的所有“招牌技法”都在,但观众却再也激不起“感动”了,只剩“这段是不是在哪儿看过? ”的困惑 。

这不是张译一个人的问题 ,而是整个“实力派安全区”的系统病。

咱就说句实话,这几年“主旋律+刑侦+正义执法者”这一挂的剧,是市场最保险的投资方向。只要挂个张姓中年男演员(张译 、张颂文、张国立、张鲁一 、张嘉益) ,再加几个煽情配乐、几场被压抑的独白、一串走流程似的破案桥段,就能有平台 、有流量、有话题 。

这一次,连央视也救不了	,差评如潮、千篇一律被“高估	”的张译

但这不等于有艺术。

张译偏偏又是那种“拼命三郎”,从2019到2022,16部戏 ,2022年光是一年就拍了6个。《狂飙》刚热完 ,转头就进了《他是谁》剧组,再到《满江红》《无价之宝》电影市场连轴转 。一方面,这种高产让他“永远在线”;可另一方面 ,也直接把观众“审美肌肉 ”给打麻了。

你一张嘴,我就知道你下一句台词要说啥;你一个蹙眉,我就知道你要纠结什么。演员还没出戏 ,观众已经先入戏了——这种“人设熟透感”,就是演技的反噬 。

张译也不是不自知。

这一次,连央视也救不了	,差评如潮	、千篇一律被“高估”的张译

华表奖那次他自己都说:“观众看累了,我也累了,是时候歇一歇。 ”这话要是出自个别演员嘴里 ,可能被当成“矫情 ” 。但张译说的时候,台下观众反而是唏嘘居多——因为大家知道,他是真的累了 。

可惜 ,这话还没热乎 ,《以法之名》的“存货”又上线了。张译这次演的洪亮,是检察官转战国企法务的角色。设定本身并没错,但剧情没讲清楚 、行为逻辑混乱 。你见过哪个省检察院主任押送嫌疑人会因为“被情绪绑架”就自己给人摘手铐?这哪是尊重专业 ,这分明是对行业的不敬。

导演傅东育在剧开播前说:“我们拍这部戏,是想让观众理解法律人的信念与困境。 ”结果观众看完只想说一句:“请你尊重一下观众的智商 。”

这一次,连央视也救不了	,差评如潮、千篇一律被“高估”的张译

不怕“演得差 ”,就怕“演得假”。不是演技的问题,是现实基础都经不起推敲。

张译这次“翻车” ,是个信号:安全牌不能再打了 。

中生代演员的集体危机,也到了不得不直面的时刻。观众的审美已经不是“你认真就能打动我 ”的时代,而是“你敢不敢脱胎换骨”的战场。不是不演警察了、不演检察官了就能自救 ,而是要从剧本 、角色动机、情绪层次上全盘“重启” 。

张译可以演医生、演诗人 、演精神病人、演失败的父亲、演昏庸的权臣——他有这个能力,也有这个资格。但前提是,他愿不愿意给自己一场“拆掉舒适区 ”的革命。

这一次	,连央视也救不了,差评如潮	、千篇一律被“高估”的张译

结语收个小狠一点的:

张译这次摔得不冤,他该为自己一手打造的“演技光环”付出“固化代价 ” 。但同时,他也完全有能力走出来 。

关键就看 ,下一次他面对剧本时,是“张译又来了 ”,还是“这个张译我不认识”。

这一次	,连央视也救不了,差评如潮、千篇一律被“高估”的张译

我们在等那个让我们“重新认识 ”的张译——不止演得好,而是能演出“陌生感”。真到那一天 ,《以法之名》的差评潮,反倒会成了他新的起点 。

本文来自作者[之山]投稿,不代表视听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stddy.com/wiki/202506-13970.html

(83)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4条)

  • 之山
    之山 2025年06月28日

    我是视听号的签约作者“之山”!

  • 之山
    之山 2025年06月28日

    希望本篇文章《这一次,连央视也救不了,差评如潮、千篇一律被“高估”的张译》能对你有所帮助!

  • 之山
    之山 2025年06月28日

    本站[视听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 之山
    之山 2025年06月28日

    本文概览:这事儿,连“张译”这三个字都护不住《以法之名》的口碑了。你想想,一部央视与最高检联合出品、傅东育导演、张译领衔主演、蒋欣坐镇、三年打磨剧本的大制作,前呼后拥地打着“年度剧王”旗...

    联系我们

    邮件:视听号@sin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