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约峰会生变!日韩拒绝出席,李在明和石破茂到底在怕什么?

据参考消息网报道,一位直接知情的消息人士透露,日本首相石破茂取消出席本周在海牙举行的北约峰会。与日本和新西兰一起组成“印太四伙伴”的韩国和澳大利亚也表示,其领导人不会出席北约峰...

据参考消息网报道,一位直接知情的消息人士透露 ,日本首相石破茂取消出席本周在海牙举行的北约峰会。与日本和新西兰一起组成“印太四伙伴 ”的韩国和澳大利亚也表示,其领导人不会出席北约峰会 。另一位消息人士告诉路透社,特朗普原本希望与“印太四伙伴”举行会议。消息人士称 ,外相岩屋毅代表日本出席此次峰会。

北约峰会生变!日韩拒绝出席,李在明和石破茂到底在怕什么?


北约峰会(资料图)

自2022年以来,日韩两国便在“印太四伙伴”框架下 ,与澳新一同受邀参与北约峰会,成为亚太地区与北约关系最密切的国家 。彼时的岸田文雄与尹锡悦,积极靠拢北约 ,将此作为“价值观外交 ”的象征。然而2025年 ,这一趋势突然转向。韩国以“国内事务繁重与中东局势不稳”为由宣布李在明不参会,日本则表示“鉴于中东安全环境复杂,首相石破茂取消出访行程” 。表面看 ,这是中东紧张局势引发的应对调整;但实质上,却是日韩对当下国际政治气候 、对美关系以及中俄态度的综合权衡结果。

这两国的领导人本来期望在G7会议上与特朗普会面,讨论关税问题 ,但被特朗普以中东局势为由爽约。石破茂虽然和特朗普见面了,但是关税也没谈成,还被特朗普指责了一番 。另外特朗普还要求重审英澳“AUKUS ”计划 ,澳大利亚内部对美国感到不满 。这三国还均被美国要求增加国防预算,尽管不是成员国,但去了也是被美国施压 ,以满足美国的要求。在这种背景下,他们选择不前往峰会。

而随着日韩领导人纷纷缺席北约峰会,此前美国雄心勃勃要建立的亚太版北约计划 ,大概也要因此泡汤了 。拜登政府时期 ,美国曾和时任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以及日本方面达成共识,要把北约的势力范围延伸亚洲,当时有关方面还达成共识 ,2024年设立北约驻东京办事处,但是随着美国政府和北约秘书长人选的更迭,这一计划也无疾而终 ,现任北约秘书长吕特上台之后,再也没有提到亚太版北约计划了。

北约峰会生变!日韩拒绝出席,李在明和石破茂到底在怕什么?


特朗普(资料图)

今年的北约峰会 ,局面很可能会很混乱。为什么这么说呢?自打特朗普就任以来,他就坚持施压欧洲,导致美欧之间的分歧浮出水面 ,这一点尤其反映在美欧对俄乌问题的态度上 。在这样的时刻,欧洲特别是欧盟内部呈现出两种倾向:第一种,尽管美欧之间分歧巨大 ,但考虑到欧洲防务高度依赖美国 ,加上俄乌局势严峻,因此可以对美做出一定让步,只求稳固美欧关系;第二种 ,通过加大投入的方式,加强欧洲自主防御能力,降低对美依赖。

甚至英国《经济学人》杂志也把话挑明了 ,这一次的北约峰会“完全是为了安抚美国”,因为上一次特朗普在G7峰会期间提前离场,盟友们都感到不安 ,因此这次峰会议程将由美国最喜欢的话题国防开支主导。但是这样的做法,必然导致欧洲各国本就不富裕的财政雪上加霜,进而损害普通民众的福利 ,这一套逻辑几乎欧洲人人都有共识 。

北约峰会生变!日韩拒绝出席,李在明和石破茂到底在怕什么?


日本首相(资料图)

日韩应当对世界形势有个清楚的判断,那就是跟着美国就得遭罪。俄乌冲突、印巴冲突、伊以冲突 ,一个接一个地打响 ,现在欧洲是吃了大亏,而东亚这面风景独好,日韩根本没有任何危险。在这个状态之下 ,他们为什么非要死气白咧地往北约那凑,到时候不但得多花钱,说不准还有兵祸之灾 ,那又何必呢?尤其是北约自己,将来整不好还都得闹分裂呢 。

本文来自作者[孤蝶]投稿,不代表视听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stddy.com/wiki/202506-13718.html

(88)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4条)

  • 孤蝶
    孤蝶 2025年06月28日

    我是视听号的签约作者“孤蝶”!

  • 孤蝶
    孤蝶 2025年06月28日

    希望本篇文章《北约峰会生变!日韩拒绝出席,李在明和石破茂到底在怕什么?》能对你有所帮助!

  • 孤蝶
    孤蝶 2025年06月28日

    本站[视听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 孤蝶
    孤蝶 2025年06月28日

    本文概览:据参考消息网报道,一位直接知情的消息人士透露,日本首相石破茂取消出席本周在海牙举行的北约峰会。与日本和新西兰一起组成“印太四伙伴”的韩国和澳大利亚也表示,其领导人不会出席北约峰...

    联系我们

    邮件:视听号@sin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