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岁男生错付车费自杀”案后续:法院判司机返还车钱900元,司机仍未道歉

近日一则关于“19岁男生错付车费自杀”的案件判决结果引发外界的大量关注。原本只是普通打个车,只因为多支付了900元车费,为什么最后却变成了一起命案?案件最终判决:司机王某被判返...

近日一则关于“19岁男生错付车费自杀 ”的案件判决结果引发外界的大量关注 。

原本只是普通打个车 ,只因为多支付了900元车费,为什么最后却变成了一起命案?

案件最终判决:司机王某被判返还多付的900元,但无需承担刑责。家属发声:“钱还没收到 ,更希望等来一句道歉。”

法院为什么判司机无罪?

“19岁男生错付车费自杀”案后续:法院判司机返还车钱900元,司机仍未道歉

据大河报 、红星新闻等报道,“弟弟本来是来上海找亲戚进厂打工的 ,没想到刚到就出了这样的事 。 ”郭先生回忆。

2025年3月29日下午 ,小郭从上海虹桥高铁站出站后,打了一辆车前往浦东新区高东镇。

这辆车由司机王某驾驶 。

两人在线下议价,约定车费110元 ,未通过任何网约车平台下单 。

这一点,在案件中成了关键。

根据《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网约车司机不得绕开平台、私下议价。

跳过平台交易 ,意味着一旦发生纠纷,平台无法介入,也无法提供订单、通话记录等证据 。

“19岁男生错付车费自杀”案后续:法院判司机返还车钱900元	,司机仍未道歉

小郭和王某之间的这笔交易,既没有平台记录,也没有第三方监管。

下午16:59 ,小郭通过微信扫码支付了1010元。

当天20:33,他通过微信留言提醒王某:“你好,我这边付多了 ,能不能给退回来?”

但王某没有回复 。

3月31日 ,小郭前往公安机关咨询,试图追回多付的钱。

小郭支付的1010元,是通过微信转账完成的。

相比较平台付款是方便了 ,但在法律上,存在举证难点 。

“19岁男生错付车费自杀	”案后续:法院判司机返还车钱900元,司机仍未道歉

微信转账属于电子支付行为 ,适用《民法典》中有关不当得利的规定。

如果对方确实无正当理由收了不属于自己的钱,就要返还。

但问题是,微信支付不像银行转账那样有详细的收款账户信息 ,也无法自动保存聊天记录 。

如果收款方否认是“付错了 ”,付款方必须提供完整的聊天记录 、截图、收款时间证明等,才能拿回钱。

小郭在留言后没有收到回应 ,而这笔钱也无法通过平台追踪。

这类“转账纠纷”,一旦发生,往往只能走诉讼途径 。

“19岁男生错付车费自杀”案后续:法院判司机返还车钱900元	,司机仍未道歉

4月3日晚上 ,小郭的哥哥郭伟从堂弟处得知弟弟失联,并且疑似有轻生念头 。

4月4日,他连夜从河南赶到上海寻找。

几天后 ,在苏州穹窿山发现弟弟遗体。

经确认,小郭于4月6日凌晨3点多服农药自杀 。

手机里保存着转账记录和当晚的微信留言。

遗体发现后,家属处理完后事 ,决定起诉司机王某。

2025年4月18日,郭伟代表家属委托律师起诉王某,要求返还900元 。

法院于6月4日立案 ,10月30日开庭审理。

之后法院作出判决。

“19岁男生错付车费自杀	”案后续:法院判司机返还车钱900元,司机仍未道歉

判决书显示,王某辩称 ,小郭付款时曾说手机快没电,提出一次性支付1010元以“套现”,他扣除车费后将900元现金退还 。

但他没能提供任何证据。

没有视频、没有转账截图 ,也没有证人。

法院认为这一说法难以采信 。

而小郭在付款当天就通过微信留言说明“付多了” ,后续还前往公安机关咨询,显示其主观意图是“退款 ”,不是“套现”。

最终 ,法院认定王某确实收取了不当得利,判决其在判决生效十日内返还900元。

但是,法院没有认定王某构成诈骗或其他刑事犯罪 。

为什么判司机无罪?法院的依据是什么?

法院在判决书中明确指出 ,虽然王某未主动退还钱款,但其行为不构成诈骗 。

《刑法》第266条规定,诈骗罪必须具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行为。

王某没有主动联系退款,但也没有诱导转账 、伪造信息,达不到诈骗的标准。

因此 ,法院仅支持家属的民事请求 。

这类案件在法律实践中很常见:行为不当,不等于犯罪。

“19岁男生错付车费自杀	”案后续:法院判司机返还车钱900元,司机仍未道歉

判决公布后 ,家属强调:不是为了钱 ,是想要一句道歉

郭伟在11月10日接受采访时表示,截至当晚,家属仍未收到900元退款。

他说 ,他们不是为了这笔钱 。

“我们往返上海已经几次,光路费就不止这点。我们想要的是他的态度。”

郭伟透露,事发后曾打通司机电话 ,但后来就联系不上了 。

而司机王某在媒体采访中始终坚持“是乘客要求套现”,否认拒绝退款。

也没有就此事向家属道歉。

整个事件从头到尾,最关键的一点在于:这是一笔没有平台记录的线下交易 。

“19岁男生错付车费自杀	”案后续:法院判司机返还车钱900元	,司机仍未道歉

王某并未通过网约车平台接单,而是在线下直接议价载客。

这让整个过程脱离了可追踪的监管链。

一旦出现纠纷,平台无法协助处理 ,也无法提供行程 、录音等证据 。

乘客即便想投诉、申诉,也没有窗口 。

这类线下私下议价的行为,虽然在现实中常见 ,但法律风险极高。

一旦发生经济纠纷 ,乘客处于绝对弱势。

而司机则可以轻松否认,增加维权难度 。

平台之外,没有保障。

本文来自作者[蔷薇少女]投稿,不代表视听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stddy.com/life/202511-57360.html

(4)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4条)

  • 蔷薇少女
    蔷薇少女 2025年11月11日

    我是视听号的签约作者“蔷薇少女”!

  • 蔷薇少女
    蔷薇少女 2025年11月11日

    希望本篇文章《“19岁男生错付车费自杀”案后续:法院判司机返还车钱900元,司机仍未道歉》能对你有所帮助!

  • 蔷薇少女
    蔷薇少女 2025年11月11日

    本站[视听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 蔷薇少女
    蔷薇少女 2025年11月11日

    本文概览:近日一则关于“19岁男生错付车费自杀”的案件判决结果引发外界的大量关注。原本只是普通打个车,只因为多支付了900元车费,为什么最后却变成了一起命案?案件最终判决:司机王某被判返...

    联系我们

    邮件:视听号@sin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