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徐州第三大民企:年入275.57亿!掌门人27岁任厂长,三次创业

2025年8月,全国工商联发布的“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像一份经济体检报告,再次揭示了民间资本的活力与流向。在这份沉甸甸的名单中,江苏徐州有3家企业入围,其中之一...

江苏徐州第三大民企:年入275.57亿!掌门人27岁任厂长,三次创业


2025年8月 ,全国工商联发布的“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像一份经济体检报告,再次揭示了民间资本的活力与流向。


江苏徐州第三大民企:年入275.57亿!掌门人27岁任厂长	,三次创业


在这份沉甸甸的名单中,江苏徐州有3家企业入围,其中之一 ,便是以275.57亿元营收位列全国第485位的淮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江苏徐州第三大民企:年入275.57亿!掌门人27岁任厂长,三次创业

这个数字,在普通人听来可能只是个抽象的概念。但换算一下 ,相当于每天入账超过7500万元。在宏观经济面临挑战的当下,这份成绩单显得格外有分量 。


它不仅是徐州的经济支柱之一,更是一个观察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民营企业韧性生长的绝佳样本。


这家企业的掌舵人安继文 ,一个从苏北大地成长起来的企业家 ,用近四十年的时间,完成了从一名普通钳工到大型集团董事长的蜕变。


他的故事,远比冰冷的营收数字更精彩 ,充满了时代的印记 、选择的智慧与不懈的奋斗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淮海控股和它的掌门人安继文,看看这艘“民企巨轮”是如何炼成的。


第一次创业

铁皮三轮里滚出的“第一桶金 ”


江苏徐州第三大民企:年入275.57亿!掌门人27岁任厂长	,三次创业


时间倒回到上世纪80年代初。那时的中国,计划经济坚冰初融,苏南的乡镇企业刚刚冒出嫩芽 。


在苏北徐州 ,一个名叫安继文的年轻人,刚刚17岁,走进了徐州市两山口车辆厂 ,成为一名钳工。


当时的车辆厂,主要生产的是“淮海牌”人力三轮车。这在今天看来,几乎是“古董”级的交通工具 ,但在那个自行车都算大件的年代 ,人力三轮是城乡重要的货运和载客工具 。


安继文从这里起步,与铁皮、轮毂、链条打起了交道 。他肯钻研,能吃苦 ,从技术里摸出了门道。1991年,年仅27岁的安继文被委以重任,担任车辆厂厂长。


这个年纪当上一厂之主 ,在今天也属凤毛麟角,在当时更是魄力与能力并存的证明 。


他接手时,厂里的“淮海牌 ”三轮车虽然已是行业名牌 ,甚至是国内最大的三轮车制造企业,但受制于旧有体制,企业发展不温不火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遇到了瓶颈”。


安继文嗅到了市场更深层次的需求。他意识到,单纯靠人力蹬踏的三轮车 ,效率太低 ,必须给这“铁驴”装上“心脏 ”——发动机 。


于是,他主导企业从生产人力三轮车,转向技术含量更高的摩托三轮车制造。这一步 ,看似只是动力形式的改变,实则是产品维度的跃升,为企业打开了更广阔的市场天地。


1996年 ,两山口车辆厂改制为江苏淮海集团,安继文顺理成章地成为董事长兼总经理 。2000年,集团进一步改制为民营企业。


这一步至关重要 ,它彻底打破了体制的束缚,让企业能够完全按照市场的脉搏来跳动,为后续的狂飙突进铺平了道路。


这第一次创业 ,核心就是一个“实”字 。安继文没有好高骛远,而是牢牢扎根于自己最熟悉的领域,在一个看似不起眼的行业里深耕 ,


用过硬的产品和质量 ,在“铁皮三轮”的世界里,滚出了扎实的“第一桶金 ”,也完成了最初的资本和经验积累。


第二次创业

借船出海 ,驶入电动化快车道


江苏徐州第三大民企:年入275.57亿!掌门人27岁任厂长,三次创业


进入新世纪,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加快 ,老百姓对短途交通工具的需求井喷。两轮 、三轮的摩托车、电动车开始“飞入寻常百姓家” 。


安继文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趋势,开启了第二次创业——向电动车产业全面转型 。


但这一次,他选择了一条“借船出海”的捷径。2002年 ,淮海集团与中国摩托车领域的知名品牌——宗申产业集团“结缘 ”。


当时的“宗申 ”品牌,在摩托车领域已是声名显赫,甚至产品已打入国际市场 。对于正在寻求突破的淮海来说 ,这是一个强大的盟友和跳板。


2003年6月,双方跨地区联合,成立了江苏宗申公司。这次合作 ,堪称经典 。淮海借助宗申的品牌影响力、技术积累和市场渠道 ,迅速在摩托三轮车领域打开了局面。


而宗申也通过合作,完善了产品线和市场布局。这是一种双赢 。


安继文后来总结这段经历时,强调了一个“闯”字。他认为创业难 ,但敢闯敢想就不难。依托“宗申”这艘大船,江苏宗申公司产值和产量当年就实现了翻番 。


他们不仅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活了下来,更在强手如林的“摩三 ”市场杀出了一条血路 ,连续多年稳居全国行业第一,成为名副其实的领军企业。


这一阶段,淮海集团的产品线从摩托三轮 ,迅速扩展到电动三轮车 、电动车等微型车辆全系列。


他们不再是那个只造“铁皮三轮”的工厂,而是升级为集研发、生产、销售 、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制造企业 。集团总资产达到30亿元,员工超6000人 ,建起了规模宏大的工业园 。


安继文心中也开始构筑一个更大的梦想:在徐州打造一座“车城”,形成一条完整的微型车辆产业链。


这第二次创业,是淮海规模扩张和品牌提升的关键时期 ,他们抓住了中国电动化普及的红利 ,实现了从“造车 ”到“造好车”、再到“引领市场”的跨越。


第三次创业

押注钠电,谋求“换道超车 ”的新质生产力


江苏徐州第三大民企:年入275.57亿!掌门人27岁任厂长,三次创业


如果说前两次创业是跟随趋势、把握机遇 ,那么安继文的第三次创业,则更具前瞻性和战略野心,体现了企业家对未来的判断和押注 。


随着传统电动车市场逐渐饱和 ,“内卷”加剧,同时国家大力倡导新能源和绿色发展,安继文将目光投向了更前沿的领域——钠离子电池和新能源汽车。


这步棋 ,用他的话说,是为了“换道超车”,为企业注入“基业国际和基业常青 ”的新动力。


值得一提的是 ,这一次,他选择的合作伙伴层级更高——全球新能源汽车巨头比亚迪 。淮海控股集团与比亚迪合资成立了淮海弗迪钠电池科技公司。


钠离子电池被视为下一代储能和动力电池的重要方向,其资源丰富 、成本更低 、安全性更高等特点 ,有望破解锂资源“卡脖子”和成本高企的难题。


淮海此举 ,直接拿到了进军新能源赛道的“世界级王牌” 。他们不再仅仅满足于造车,而是要掌控核心的“三电 ”技术之一。


围绕钠电池技术,淮海构建了清晰的“321 ”六大新质产业体系: 3个新能源车辆实体产业 ,即年产能高达500万辆的钠电二轮车、钠电三轮车、钠电汽车。这是对传统主业的彻底新能源化升级;


2个业务发展体系,即淮海国际(拓展海外市场)和淮海基金(提供资本支持);1个合资公司,即就是与比亚迪合作的淮海弗迪钠电池科技有限公司 ,作为核心技术的源头 。


安继文深刻理解国家提出的“新质生产力”内涵。他提出通过“新质化 、数智化、钠电化、生态化 、国际化”五大战略来赋能企业。这不再是简单的扩大再生产,而是以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的全方位蜕变 。


第三次创业,淮海控股不再只是一家传统的车辆制造厂 ,它正在向一家以钠电技术为核心 、多元业务协同发展的高科技、生态化、国际化企业集团演进 。


这步棋下得很大,风险与机遇并存,但它清晰地展示了这家老牌民企不甘于现状 ,勇于面向未来 、投资未来的魄力。


掌门人素描

有情有义的“苏商 ”本色


江苏徐州第三大民企:年入275.57亿!掌门人27岁任厂长,三次创业


企业的性格,往往烙印着创始人的性格。安继文作为典型的“苏商” ,其个人特质深深影响了淮海控股的发展轨迹 。


首先是胆大心细 ,敢于“吃螃蟹”:从27岁当厂长,到推动企业改制,再到牵手宗申、联姻比亚迪 ,他人生中的几个关键节点,都做出了在当时看来需要巨大勇气的决定。


他信奉“敢为天下先 ”,但每一次“闯” ,都建立在细致的市场分析和扎实的产业基础之上,是典型的“胆大心细”。


其二是实业为本,专注主业:尽管业务在不断拓展 ,但几十年来,淮海控股的核心始终围绕着“车 ”在做文章 。从三轮车到微型车辆,再到新能源汽车 ,万变不离其宗。


这种对主业的专注和坚守,在诱惑众多的商业世界里,显得尤为可贵。他梦想的“徐州车城” ,正是这种专注精神的极致体现 。


其三是敬党爱人 ,兴业报国:这是淮海控股的企业宗旨。安继文曾说:“企业做大了,就不是自己的了,将会承载更多的社会责任。”


他是这么说的 ,也是这么做的 。据统计,淮海集团向社会累计捐款捐物价值达1.3亿元。


先看“麦收奇兵 ”项目,即连续多年组织员工百人团 ,奔赴中原地区帮扶困难群众抢收小麦,发放公益物资超5000万元;


再观“爱心书包”项目,即面向全国千余所小学 ,捐赠了上百万个爱心书包和数千辆电动车,关爱农村留守儿童。


最后看设立慈善基金,即与徐州市慈善总会合作 ,每年注入数百万元用于助学、助医 、助困 。


这些行动,不是简单的公关秀,而是融入企业血脉的责任感 。它让淮海控股的形象超越了纯粹的商业实体 ,成为一个有温度 、有担当的社会公民。


一部民企进化史 ,一曲时代奋进歌


江苏徐州第三大民企:年入275.57亿!掌门人27岁任厂长,三次创业


淮海控股集团从一家生产人力三轮车的集体小厂,成长为年营收超275亿、跻身中国民企500强的行业巨头 ,其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国民营企业顺应时代、不断进化的缩影。


安继文的三次创业,精准地踏在了中国改革开放 、制造业升级和新能源革命的鼓点上 。


他用自己的故事告诉我们:成功没有捷径 ,就是在对的时机,坚持做对的事情,并愿意为之付出全部的热情和努力。


如今 ,站在新的起点上,淮海控股这艘巨轮,在安继文的掌舵下 ,正凭借着在钠电新赛道上的先行布局,向着更广阔的“国际化”海洋进发。


它的未来,依然充满了想象空间 。而它的故事 ,也将继续为“苏商 ”精神、为中国民营经济的顽强生命力 ,写下生动的注脚。

本文来自作者[兴腾mio]投稿,不代表视听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stddy.com/life/202510-48950.html

(1)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4条)

  • 兴腾mio
    兴腾mio 2025年10月06日

    我是视听号的签约作者“兴腾mio”!

  • 兴腾mio
    兴腾mio 2025年10月06日

    希望本篇文章《江苏徐州第三大民企:年入275.57亿!掌门人27岁任厂长,三次创业》能对你有所帮助!

  • 兴腾mio
    兴腾mio 2025年10月06日

    本站[视听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 兴腾mio
    兴腾mio 2025年10月06日

    本文概览:2025年8月,全国工商联发布的“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像一份经济体检报告,再次揭示了民间资本的活力与流向。在这份沉甸甸的名单中,江苏徐州有3家企业入围,其中之一...

    联系我们

    邮件:视听号@sin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