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年开国第一宴,国宴酒为何不选“茅台”,而是采用了“汾酒”?

新中国开国之夜,没有冗长的铺垫,也没什么繁文缛节。就是一顿热闹的饭局,在北京饭店。有人问,为什么一定是北京饭店?大家都知道北京是中心,可这饭店听着就不简单。那天的人,来自全国各...

新中国开国之夜 ,没有冗长的铺垫,也没什么繁文缛节。就是一顿热闹的饭局,在北京饭店 。有人问 ,为什么一定是北京饭店?大家都知道北京是中心,可这饭店听着就不简单。那天的人,来自全国各地 ,天南地北的话 ,千奇百怪的口味,谁说这事简单,他就是没操过办酒席的心。


其实 ,北京饭店的身世也复杂 。建筑从1903年落在长安街,眼见清末皇族满堂酒席,再看洋人觥筹交错。法国老板挥舞着刀叉 ,日本军官也在屋里推杯换盏,抗战结束后国民党接盘继续折腾。直至新政权到来,才又翻了篇 。世道流变 ,墙上的灰尘怕都有故事 。只是没人多问一句,这些地毯是不是翻过三遍?灯泡的座子怎么到现在还没换?

49年开国第一宴,国宴酒为何不选“茅台	”	,而是采用了“汾酒”?


彼时的北京饭店可不是今日模样,外墙磨得锃亮,厅内桌椅骤添。舞厅、前厅 、主楼房间 ,光客房都能塞下百十来号人。离天安门不过一箭之地 ,紫禁城的影子每日穿堂,一抬头便看见,王府井的热闹离得也不远 。谁还会挑理地理?落座就安心。


筹备酒席的余清心局长 ,头发比谁都白得快。因为,你不用考虑味道?北方,面食是王道 ,南方,口味要细腻,还怕油腻 。有人吃辣 ,有人不动粗盐,怎么办?总不能每个地方都选一个菜吧?头大了,真的。

49年开国第一宴	,国宴酒为何不选“茅台”,而是采用了“汾酒	”?


倒是周恩来一句定乾坤。他没多想,直接点出淮扬菜 ,清淡合众 ,南北不嫌 。说白了,大家都能下筷子。这淮扬菜,以前在北京饭店还真不是主打 ,但凑巧,玉华台饭店的几位老厨子还在京城混口饭吃。余清心亲自上门,请人掌勺 ,不知许了什么好处,总算应了 。锅碗瓢盆都要从头理顺,北京饭店的西餐灶台根本不够用。郑连福 ,饭店总管,临时加了大铁锅,好像在做食堂伙食。结果呢?

49年开国第一宴	,国宴酒为何不选“茅台”,而是采用了“汾酒”?


反倒传出来,菜品朴实极了 。五香鱼、油淋鸡、炝黄瓜 、肴肉 ,冷菜四道 。头菜是燕菜汤 ,热菜上桌便是红烧鱼翅、干焖大虾、红扒鸭 、金钱鸡,点心春卷,甜点蒸糕。这些菜你说高端 ,其实谁没见过?更没啥海味山珍。量到是足,种类多,所有人都捧出肚子 。节俭朴素 ,这才叫国宴?


你要问,国宴怎么敢用这么家常的东西?庆功不必挥霍,早年革命日子非常难 ,下沉众口才能聚齐人心。铺张浪费反而是外道。可你要真细究,大锅烧菜有那么讲究吗?也许没那么多花哨 。可当晚,无一人不满面春风。

49年开国第一宴	,国宴酒为何不选“茅台	”,而是采用了“汾酒”?


再说酒。都说中国人喜宴无酒不成席 。那年,有人猜茅台 ,是不是?不过实在没那么一回事。茅台虽好 ,那时产量还上不来,更没席卷全国。有人讥讽葡萄酒,西化而已 ,不够中国味 。最后摆出来的,汾酒 、竹叶青,还有绍兴黄酒。几百年名气 ,说不上高雅贵气,可历史厚度够了。没有摆出最洋气的,却选了最踏实的 。喝的人多了 ,喝醉的也多了 。不光吃菜图嘴上的香,酒气上头,全场的氛围就不一样。


晚上的北京饭店 ,热气腾腾。一屋子人,都想着这次该怎么吃饱 。其实真正紧张的不是首长,不是外宾 ,是后厨。炒菜的手没断过 ,锅铲敲得比桌上筷子声都大。怕菜凉了,怕上菜慢,还怕盛得不够 。郑连福几次进厨房 ,袖子卷得比厨师还高。传菜的服务员一头汗,有位说,自己从没见过这世面。谁猜到 ,昨天还在地下室捧着咸菜的人,今天能给新中国的第一批主人盛一勺汤呢?


坐在桌前的,刚推翻了旧世界 。数十年沧桑 ,纸醉金迷没了,大家凑在一块儿。有人是革命元勋,也有普通老工人。讲不出感慨 ,顶多嘬一口酒,拍打同伴肩膀 。最出人意料的是,没人抢座 ,没人高声叫喊。那天就有点像过去的家宴 ,可又完全不是。外边欢呼声还没散,屋内碗筷叮当 。


事后问起余清心,他笑说 ,那晚好像就是一碗家乡凉拌肴肉,熟悉,却又陌生 。国宴就得气氛隆重?还有人讥 ,这是新政权的第一次“大锅菜”,风头被笑谈。可再听另一位老兵讲,觉得这锅菜有说不出的分量。菜虽不走心 ,胜在用心,可能并不是所有人都同意 。


有意思的是,后来有人说 ,开国第一宴太压抑,也不见什么大喜大喝。可翻查报刊、档案,实际是热闹得很。只是 ,声音没传出去 。后台的厨子反倒笑得最大声。谁才是真正的主角?这话没准。


现在再看 ,北京饭店还挺着,门口人来人往 。重修过几次,政府机关、外宾 、明星、平头百姓全在里面坐过。一场国宴 ,装修三遍,餐单几易,但派头一直没变。以前外宾进门满脸新鲜 ,现在都学会点红烧肉 。大家会想,中国菜这么多花样,第一顿国宴还真就靠几口大锅 ,问题出在哪呢?


可能没人能说清楚。新中国用最熟悉的料理,带着旧时光的味道,开始了一种属于自己的仪式感。


或许菜肴、宴席 ,是历史,小小的角落,也藏着大国的气息 。


家常味 ,也可以盛大;朴素 ,也配称典 。

本文来自作者[苦卓尚]投稿,不代表视听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stddy.com/life/202507-16915.html

(50)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4条)

  • 苦卓尚
    苦卓尚 2025年07月06日

    我是视听号的签约作者“苦卓尚”!

  • 苦卓尚
    苦卓尚 2025年07月06日

    希望本篇文章《49年开国第一宴,国宴酒为何不选“茅台”,而是采用了“汾酒”?》能对你有所帮助!

  • 苦卓尚
    苦卓尚 2025年07月06日

    本站[视听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 苦卓尚
    苦卓尚 2025年07月06日

    本文概览:新中国开国之夜,没有冗长的铺垫,也没什么繁文缛节。就是一顿热闹的饭局,在北京饭店。有人问,为什么一定是北京饭店?大家都知道北京是中心,可这饭店听着就不简单。那天的人,来自全国各...

    联系我们

    邮件:视听号@sin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