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璐AI分身亮相!高科技始终比不过真情流露,从棉花田到舞台

文|锐资编辑|锐资前言:家人们,在2025年琶洲算法大赛那天,邓璐盯着舞台上的"自己"看愣了,那个数字分身简直跟她本人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中英文说得溜,笑容也跟镜头前的她一模一...

文|锐资

编辑|锐资

前言:

家人们 ,在2025年琶洲算法大赛那天,邓璐盯着舞台上的"自己"看愣了,那个数字分身简直跟她本人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中英文说得溜 ,笑容也跟镜头前的她一模一样,还能24小时连轴转不休息 。

邓璐AI分身亮相!高科技始终比不过真情流露,从棉花田到舞台

作为广东台首席主持人 ,见惯了科技新鲜事的她,满心都是喜悦:"这技术太神了,真把愿景照进现实了!"但冷静下来又忍不住琢磨:"再像也不是完整的我啊。"

邓璐AI分身亮相!高科技始终比不过真情流露	,从棉花田到舞台

在AI浪潮中守护“人的温度 ”

这个数字分身是用她历年的节目素材生成的,带着她的"数字DNA",却没法学来她作为媒体人的那股子较真劲儿。

邓璐AI分身亮相!高科技始终比不过真情流露	,从棉花田到舞台

邓璐在《邓璐时间》里跟钟南山 、李东生这些大佬聊过天,在《FACETIME》里专访过上百位外国政要和诺奖得主,2025年还跟不少AI专家深入聊过技术趋势 。

她清楚AI的本事:能把重复的活儿扛下来 ,精准执行指令,让人大开眼界;但也知道它的短板,没有聊到兴头上的手舞足蹈 ,没有失落时的真切怅然 ,更没有对行业趋势的敏锐嗅觉和对人文温度的执着 。

邓璐AI分身亮相!高科技始终比不过真情流露,从棉花田到舞台

"媒体人得追问真相、传递价值,这可不是预设程序能搞定的。"邓璐没打算抗拒AI浪潮 ,反而想主动试试水:2026年要推出数字分身主持的新节目,做国内首批在常规节目里系统化用数字分身的主持人。

但她心里门儿清,不能当"新卢德主义者"盲目反对技术 ,也不能无脑迷信 。她就遇过AI在信息整合时出现偏差:整理建筑领域专家访谈资料时,AI曾混淆不同设计师的代表作品,给出不够严谨的关联信息。"

邓璐AI分身亮相!高科技始终比不过真情流露	,从棉花田到舞台

这孩子刚学会爬,可不能指望它明天就跑马拉松。"邓璐笑着说,数字分身应对突发状况还差点意思 ,甄别信息、批判思考这些"人的温度",才是她的立身之本 。

邓璐AI分身亮相!高科技始终比不过真情流露,从棉花田到舞台

科技的背后是一群“顶硬上”的人

熟悉邓璐的人都知道 ,她的职业生涯就是一部"打破边界史"。非科班出身的她 ,本是外语和工商管理背景,一路读到博士还做了经济学博士后。

邓璐AI分身亮相!高科技始终比不过真情流露,从棉花田到舞台

"没条条框框就是最大优势 。"这种跨学科积累 ,让她在科技访谈里总能问到点子上。

2025年初的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论坛,3小时内要主持3场对话,对接15位嘉宾 ,从城市规划聊到投资风口,节奏快得让人喘不过气。

"跟切换频道似的,得瞬间抓住每个话题的核心 。"邓璐说 ,这种高强度状态早就成了常态,尤其在大湾区这个创新生态完整的地方,不持续学习根本跟不上技术迭代的速度。

邓璐AI分身亮相!高科技始终比不过真情流露	,从棉花田到舞台

支撑她从容应对的,是背后"70%的前期准备"。选题 、查资料 、梳理逻辑,有时候连春节都得牺牲休息时间 。"哪怕不是直播 ,我心里也按直播标准来要求自己 。

"从主持人转型制片人后 ,她更是从"只管自己"变成了"事事操心":策划创意、邀请嘉宾、谈商业合作,甚至得管"柴米油盐从哪来"。"不能再关在书斋里,得走到创作 、商业、产业一线去。"

这种一线视角 ,让邓璐的节目有了不一样的温度 。在《邓璐时间》里,她不爱正襟危坐的访谈,偏爱带着嘉宾体验真实场景:陪澳门大学校长吃四川火锅 ,登上无人船试水下机器人,试驾飞行汽车还被创始人笑称"除了我最不怕死"。

邓璐AI分身亮相!高科技始终比不过真情流露,从棉花田到舞台

真正让她转变视角的 ,是新疆库尔勒的一片棉花田。

当时团队本来要拍植保无人机的性能参数,续航、精度 、避障能力,邓璐却让摄像师把镜头"放低":"别光拍机器 ,得看看它怎么改变普通人的生活 。"

镜头里,一位手上布满老茧的老人,熟练操控着无人机 ,这种反差让整个团队都动了心。

他们当即改了拍摄计划 ,把焦点对准了这些没读过大学、却努力学技术的"新飞手"。拍摄间隙,他们还偶遇一户维吾尔族家庭,刚用无人机干完活正在吃饭 ,"蹭了两个囊,聊得特别投机 。"

邓璐AI分身亮相!高科技始终比不过真情流露,从棉花田到舞台

邓璐回忆起来还忍不住笑 ,那一刻,技术不再是冰冷的数据,而是田间地头的欢声笑语 ,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纽带。

邓璐AI分身亮相!高科技始终比不过真情流露,从棉花田到舞台

照见自身

从关注酷炫参数到聚焦民生普惠,这种转变贯穿了她后来的所有采访。在《邓璐时间》里 ,"成功"不是唯一的关键词,更多的是困境、挣扎 、失败和重来 。

"人生本来就是不断试错的过程。"她更愿意把镜头对准那些中小企业创业者,科技创新浪潮里的"攀登者"。

邓璐AI分身亮相!高科技始终比不过真情流露	,从棉花田到舞台

在东莞XBOT机器人基地 ,李泽湘教授带她看了一面"失败案例墙",上面全是曾经有希望却最终夭折的项目 。"这才是最有意义的部分 。"

李泽湘的话让她想起新疆棉花田的黄昏,无论是田埂上的老人 ,还是实验室里的研究者,都在用心连接科技与生活。

邓璐特别喜欢普强科技创始人何国涛的故事,这位澳门创业者把业务布局在北京、澳门、珠海 ,过着双城生活。

邓璐AI分身亮相!高科技始终比不过真情流露,从棉花田到舞台

她的团队跟着何国涛往返珠海和澳门,记录下一个特别戳人的镜头:傍晚 ,何国涛从珠海横琴产业园开完会,背着双肩包匆匆过关,远远地跟摄制组打招呼 ,身影越走越小,可身后过关的人越来越多 。

"我不敢说他未来一定成功,但他的背影就是千千万万中小科技创业者的写照。"邓璐说 ,真正推动科技进步的 ,就是这些有温度 、会焦虑、敢"顶硬上"的普通人。

如今,邓璐的数字分身即将登上荧屏,她依然在科技与人文之间寻找平衡 。

邓璐AI分身亮相!高科技始终比不过真情流露	,从棉花田到舞台

在粤港澳大湾区这片沃土上,凌晨三四点能在华强北找到任何电子元器件,成熟的产业链让创新种子快速生根发芽。

而邓璐想做的 ,就是记录下这一切,不是只聚焦顶峰的巨人,更要关注那些夜路前行的探路者;不是只歌颂冰冷的技术 ,更要传递背后的人间温度。

结语

"说到底,能走得远的还是人的故事 。"邓璐始终相信,人是一切技术的核心 ,也是一切创新的终点。

邓璐AI分身亮相!高科技始终比不过真情流露,从棉花田到舞台

AI再智能,数字分身再逼真 ,也替代不了那些真实的挣扎、勇敢的坚持和温暖的连接 ,这就是科技最该标注的,人间温度。

本文来自作者[梧桐十一]投稿,不代表视听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stddy.com/keji/202511-60182.html

(1)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4条)

  • 梧桐十一
    梧桐十一 2025年11月26日

    我是视听号的签约作者“梧桐十一”!

  • 梧桐十一
    梧桐十一 2025年11月26日

    希望本篇文章《邓璐AI分身亮相!高科技始终比不过真情流露,从棉花田到舞台》能对你有所帮助!

  • 梧桐十一
    梧桐十一 2025年11月26日

    本站[视听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 梧桐十一
    梧桐十一 2025年11月26日

    本文概览:文|锐资编辑|锐资前言:家人们,在2025年琶洲算法大赛那天,邓璐盯着舞台上的"自己"看愣了,那个数字分身简直跟她本人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中英文说得溜,笑容也跟镜头前的她一模一...

    联系我们

    邮件:视听号@sin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