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请远离身边那些,打扮“特别干净”的人

家里地板一天拖三遍,抹布按颜色分类,连遥控器都要用酒精棉片擦到发亮——这已经不是爱干净,是拿全家当细菌培养皿。 昨晚刷到一条热搜,北京一位妈妈把老公孩子逼到住酒店,就因为她觉...

家里地板一天拖三遍,抹布按颜色分类 ,连遥控器都要用酒精棉片擦到发亮——这已经不是爱干净,是拿全家当细菌培养皿 。

心理学家:请远离身边那些,打扮“特别干净”的人

昨晚刷到一条热搜 ,北京一位妈妈把老公孩子逼到住酒店 ,就因为她觉得家里“永远不够干净 ”。

心理学家:请远离身边那些,打扮“特别干净”的人

我盯着屏幕,脑子里只有一个问题:她到底在洗掉什么?

视频里 ,那位妈妈戴着一次性手套,蹲在马桶边拿牙刷刷缝隙。

她儿子在旁边小声说:“妈,我今天能不去上学吗?

我怕把外面的灰带回来 。

”这句话像一根针 ,戳破了所有“为你好 ”的滤镜 。

评论区有人骂她矫情,有人劝她看医生,但没人问她:你第一次觉得脏是什么时候?

我二姨以前就这样。

她不准我表哥穿外面的裤子坐沙发 ,进门必须脱到只剩内裤。

表哥高考那年,二姨把复习资料全用塑封袋包起来,翻一页消毒一次 。

结果表哥考完就搬去了同学家 ,连志愿都是偷偷填的。

现在他三十岁了,每次回二姨家吃饭,进门第一件事还是下意识摸裤缝——那里曾经缝过一条拉链 ,二姨说拉链最藏灰。

心理学上管这叫“道德盔甲 ” 。

当一个人觉得全世界都脏 ,只有自己在拯救,她就能原谅所有控制欲。

就像有人靠骂人发泄,有人靠打扫。

但骂人的嘴可以闭上 ,拖把不会自己停下来 。

心理学家:请远离身边那些,打扮“特别干净”的人

疫情之后,这种人突然变多了。

地铁里有人拿酒精喷壶对着座位猛喷 ,超市阿姨把速冻饺子翻个面再装袋。

我们以为这是谨慎,其实是把对病毒的恐惧,偷偷换成了对生活的恐惧 。

更可怕的是 ,现在连“干净”都有KPI。

刷短视频,十个博主九个在拍“沉浸式收纳 ”,擦灶台要擦到反光 ,连冰箱把手都要贴消毒湿巾。

评论区一水儿“看着就解压” 。

解压?

解的是谁的压?

上个月我邻居小姑娘学博主用84拖地,把自己家猫熏到呕吐 。

她妈发朋友圈:“孩子懂事了。

”懂事个屁,猫差点没命。

哈佛去年做了个研究 ,说洁癖妈妈的娃得焦虑症的概率是别人的三倍 。

数据冷冰冰 ,但生活里全是血淋淋的细节。

我同事小林,她妈每天给她发“今日消毒打卡 ”照片:门把手包保鲜膜,快递盒剪碎再扔。

小林现在谈恋爱 ,男朋友第一次上门,她下意识递过去一双一次性拖鞋 。

心理学家:请远离身边那些,打扮“特别干净”的人

那天她哭着跟我说:“我怕我妈的影子长在我身上。

”

好消息是 ,现在有种新疗法,让洁癖患者戴VR眼镜“参观 ”虚拟垃圾堆。

医生会故意把薯片渣撒地上,逼他们盯着看十分钟 。

听起来像恶作剧 ,但去年试验组的有效率比传统聊天治疗高了22%。

有个大姐第一次摘下眼镜就哭了:“原来薯片渣不会杀人。

”

写到这儿,我突然想起二姨 。

去年她摔了一跤,住院半个月。

表哥趁机把家里旧沙发扔了 ,换了套布艺的。

二姨出院回家,摸着新沙发愣了半天,最后说了句:“这颜色挺耐脏 。

”那是她第一次没问“能不能拆下来洗 ” 。

人不是被细菌杀死的 ,是被“必须干净”的念头困死的。

地板再亮 ,也照不出孩子心里的阴影。

本文来自作者[忆海]投稿,不代表视听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stddy.com/keji/202510-48517.html

(1)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4条)

  • 忆海
    忆海 2025年10月02日

    我是视听号的签约作者“忆海”!

  • 忆海
    忆海 2025年10月02日

    希望本篇文章《心理学家:请远离身边那些,打扮“特别干净”的人》能对你有所帮助!

  • 忆海
    忆海 2025年10月02日

    本站[视听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 忆海
    忆海 2025年10月02日

    本文概览:家里地板一天拖三遍,抹布按颜色分类,连遥控器都要用酒精棉片擦到发亮——这已经不是爱干净,是拿全家当细菌培养皿。 昨晚刷到一条热搜,北京一位妈妈把老公孩子逼到住酒店,就因为她觉...

    联系我们

    邮件:视听号@sin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