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微观察丨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总书记念兹在兹

万物土中生。“三夏”时节,田间地头一派忙碌景象。“今年的小麦种植面积,是增,是稳,还是降?这次旱情,会不会影响你们的收成?”一个多月前,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叮嘱,要加强耕地...

时政微观察丨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	,总书记念兹在兹

万物土中生 。“三夏 ”时节,田间地头一派忙碌景象。

“今年的小麦种植面积,是增 ,是稳,还是降?这次旱情,会不会影响你们的收成?”一个多月前 ,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叮嘱 ,要加强耕地保护和建设,扛牢粮食安全责任。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耕地保护和耕地质量提升工作 ,要求“要像保护大熊猫那样保护耕地”“强化耕地数量 、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 ”等,为夯实大国粮仓“耕基”提供了根本遵循。

6月25日是第三十五个全国土地日。《时政微观察》与你一起重温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感悟总书记对土地的深情 。

“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

耕地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 。18亿亩耕地 ,是红线,是战略底线,是关系国家命脉的安全线。

在2013年12月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保护耕地要像保护文物那样来做,甚至要像保护大熊猫那样来做。坚守十八亿亩耕地红线,大家立了军令状 ,必须做到,没有一点点讨价还价的余地! ”

这些年,总书记多次就“守住耕地这个命根子 ”作出重要指示批示 ,先后对清理整治大棚房、违建别墅 、乱占耕地建房和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等提出要求 。

时政微观察丨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,总书记念兹在兹

△2025年5月,海南海口云龙镇三十六曲溪两岸的早稻进入夏收时节。

2022年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粮食安全时再提耕地保护“军令状 ”。

一些地方在耕地占补平衡上弄虚作假 ,搞“狸猫换太子”;有的地方自认为有搞绿化的“尚方宝剑”,没有湖非要占用良田挖个湖;有的认为不用18亿亩那么多,只要提高科技水平就行了 。总书记告诫:“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啊!一点预留都没有怎么能行?一定要有非常大的安全系数才行。这是‘国之大者’! ”

总书记强调 ,要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全面压实各级地方党委和政府耕地保护责任,中央要和各地签订耕地保护“军令状” ,严格考核、终身追责,确保18亿亩耕地实至名归。

习近平总书记的话重锤敲响鼓,振聋发聩 。

党的十八大以来 ,党中央先后实施农田水利骨干工程 、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 、黑土地保护工程、耕地土壤污染治理和修复工程等,划定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建立省级党委和政府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制。一系列举措 ,夯实耕地之基 ,为粮食稳产增产提供重要保障。

“农田必须是良田 ”

保耕地,不仅要保数量,还要提质量 。

“农田就是农田 ,农田必须是良田。决不允许任何人在耕地保护上搞变通、做手脚,‘崽卖爷田心不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高标准农田是一个重要抓手 ,要坚定不移抓下去,提高建设标准和质量,真正实现旱涝保收 、高产稳产 。

地方考察时 ,总书记多次走进田间地头,考察高标准农田建设 。

“说起来,我们都是搞庄稼出身的 ,看到小麦长势这么好,我和村里人一样感到很欣慰。”2014年5月,总书记在河南开封尉氏县张市镇高标准粮田综合开发示范区考察时勉励 ,“粮食生产根本在耕地 ” ,努力在高基点上实现粮食生产新突破。

去年3月春耕备耕时节,总书记来到湖南常德鼎城区谢家铺镇港中坪村,走进当地粮食生产万亩综合示范片区 ,察看秧苗培育和春耕备耕进展,同种粮大户、农技人员、基层干部亲切交流 。“我国有14亿多人口,粮食安全必须靠我们自己保证 ,中国人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他叮嘱,要建设好高标准农田,推行适度规模经营 ,加强政策支持和示范引领等。

时政微观察丨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总书记念兹在兹

△2025年5月,在吉林公主岭陶家屯镇马家店村 ,农民驾驶旋耕机为播种做准备 。

切实把黑土地保护好,是全力提升耕地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黑土地保护作为一件大事来抓 ,把黑土地用好养好”“优先把黑土地建成高标准农田 ”。

2020年7月 ,在吉林梨树县,总书记走进玉米地,察看黑土地实验样品和玉米优良品种展示 ,了解农业科技研发利用 、黑土地保护情况 。他强调:“要认真总结和推广梨树模式,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把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保护好、利用好,使之永远造福人民。 ”

谆谆嘱托化为坚决行动。

截至2024年底 ,全国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超过10亿亩 。不久前印发的《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高标准农田实施方案》提出,到2035年,力争将具备条件的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

从中原粮仓到东北黑土地 ,从四川盆地到江南水乡,各地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稳步增加 ,农田可持续利用水平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升。

“要抓好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

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是耕地保护和改良的重要方面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已有成果基础上进一步努力,做好盐碱地特色农业这篇大文章 。

2021年10月 ,总书记来到山东东营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专门考察了耐盐碱作物培育情况。他勉励大家:“18亿亩耕地红线要守住,5亿亩盐碱地也要充分开发利用。如果耐盐碱作物发展起来,对保障中国粮仓 、中国饭碗将起到重要作用 。”

2023年5月 ,总书记深入河北沧州田间考察旱碱麦种植推广及产业化情况。望着广袤的田野,他思虑深远:“全国有15亿亩盐碱地,其中适宜种植粮食的5亿亩 ,如果能开发利用,对于扩大我国耕地面积、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

盐碱化被称为土地“顽疾”,因土壤含盐量太高 ,农作物低产或无法生长 。山东东营和河北沧州是滨海盐碱地的典型区域。过去有个俗语“春天白茫茫,夏天水汪汪,十年九不收 ,糠菜半年粮”,土地盐碱化非常严重。经过多年治理,昔日盐碱地正在变成新粮仓 。

时政微观察丨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	,总书记念兹在兹

△2025年5月 ,农民在河北沧县南堤村的盐碱稻田进行插秧作业。

东营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根据检测出的土壤成分,精准研发微生物菌肥、生物有机肥等,结合秸秆还田等耕作办法 ,大幅提高了土壤有机质,提升了地力等级。

沧州突出规模种植与示范引领,建设了36个百亩攻关田 、15个千亩示范方、16个万亩高产片;并且强化优种优育 ,盐碱地实现了适种优种的全覆盖 。

不止这两地。在全国,协同推进盐碱地治理和综合利用,盐碱地面积不断减少 ,重度盐碱地面积比例逐年降低。近期印发的《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指出,分区分类开展盐碱耕地治理改良,因地制宜推动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开发 。在政策和科技等的助力下 ,越来越多曾经的盐碱地产出丰收粮 。

时政微观察丨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总书记念兹在兹

△收割机在山东武城县郝王庄镇的耐盐碱小麦试验示范基地里作业。

“土地者,民之本也。 ”土地是支撑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

新征程上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 ,我们有信心 、有底气守好良田护粮仓 、坚决扛稳粮食安全这个重任,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总监制丨闫帅南 王姗姗

监制丨马丽君

制片人丨兴来 宁黎黎

执笔丨张亚楠

编辑丨江雨航 程昱 杨彩云

©2025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使用 。

本文来自作者[妙白]投稿,不代表视听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stddy.com/keji/202506-12737.html

(11)

文章推荐

  • 融水有疫情吗(融水县疫情公告)

    从融水到柳州需要被隔离吗不需要。截止到2022年10月5日,根据查询疫情最新消息可知,融水苗族自治县,隶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柳州是常态化管控地区,从融水县到柳州不需要隔离,需要提前报备,并提供48小时的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即可。不需要。根据柳州防疫政策截止

    2025年04月22日
    135
  • 大连出现首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大连新增1例境外输入)

    大连有疫情吗?现在大连是否可以自由出入,以及大连疫情出入政策如下:入大连政策:入境人员:实行“14+7+7”管控措施,即14天集中隔离+7天集中隔离+7天“一人一户”居家隔离,并在解除隔离前进行1次核酸检测。重点管控地区来连人员:一律集中隔离至来返连满14天,期间进行2次核酸检测。重点管控地区

    2025年06月14日
    28
  • 风流成性?这一次,再多的名利都救不了39岁的“海王”孙骁骁

    “老实人”接盘“女海王”被网友直呼“绝配”?这一次,再多的名利都救不了39岁的“海王”孙骁骁。01近期热播的综艺中,有这样一个温馨环节。嘉宾们坐在车上,开启了隔空喊话自家孩子的模式。邓超满脸笑意,喊话“等等、小花,爸爸第一天就想你们了。”陈赫同样不甘示弱,对着自家孩子放话:“爸爸回来批准你们多玩会儿

    2025年06月22日
    9
  • 字节跳动辞退原豆包大语言模型负责人乔木及关联HRBP,并扣发年终奖,通报透露:存亲密关系,接受调查时作虚假陈述

    据红星新闻6月23日报道,字节跳动Seed大语言模型负责人乔木被公司辞退。字节发布新一期廉政通报,其中提到,Seed某前员工与支持其团队的某前HRBP存在亲密关系,属于利益冲突的禁止场景(如存在上下级关系、拥有共同直属上级、一方是另一方的HRBP等情形)。二人均未进行利益冲突申报并在接受调查过程中多

    2025年06月25日
    10
  • 【上海新增1地高风险,上海发布高风险地区】

    9月25日上海新增本土病例0+0昨天上海新增一例本土病例1、上海市卫健委9月26日通报:2022年9月25日0—24时,无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上海无新增本土确诊2022年9月25日0—24时,无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上海无新增本土无症状2022年9月25日0—24时,无新增

    2025年06月12日
    26
  • 妻子在轿车与他人发生关系,丈夫捅伤二人!法官:奸情自古出人命

    河北一男子因妻子有外遇,捉奸现场将情敌捅成重伤而获刑3年6个月。主审法官引用古训“奸情自古出人命”,并写下长长一段法官判词和寄语,引发了关注。河北的这个男子是郭某,郭某认识齐某后,很快二人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初期夫妻恩爱,孕育了两个孩子。可二三年前的时候,郭某发现妻子可能出轨了,但是郭某不知道妻子出轨

    2025年06月21日
    9
  • 1-2大冷!温网第1天,首位世界前10出局,郑钦文最新比赛时间曝光

    北京时间7月1日凌晨,温网女单正赛第1轮爆出了一场大冷门,赛会9号种子巴多萨以总比分1-2输给了本土选手、世界排名第43位的博尔特,成为了首位被淘汰的世界前十选手,也是继2021年澳网之后首次遭遇大满贯一轮游。本场比赛,无论巴多萨,还是博尔特,享受着前八种子的巨星待遇,首轮比赛被安排在中心球场进行,

    2025年07月01日
    4
  • 美国疫情有增加吗(美国疫情还在增加吗最近)

    美国新冠肺炎确诊人数真的超218万了吗?是真的。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发布的疫情数据显示,截至北京时间6月19日6时30分左右,美国累计确诊2182285例,累计死亡118296例。与前一日6时30分数据相比,美国新增确诊病例22839例,新增死亡病例63

    2025年04月18日
    127
  • 杨议前徒弟吴迪去世,终年51岁死因曝光,去年刚结婚妻子貌美如花

    在天津相声圈,有一对双胞胎兄弟,他们叫虎豹兄弟,老大是虎哥,老二是豹哥,两人出演多部影视剧,在剧中扮演一些不为人知的配角。但他们还有一个身份,就是杨议的前徒弟。不过,这两兄弟却被杨议除名,不认他们是自己的徒弟,引起不少争议。让人遗憾的是,事情才过去不久,虎哥吴迪却突发疾病去世了。6月19日,吴迪的家

    2025年06月21日
    9
  • 掩盖不住了!美媒:伊朗导弹破坏力令人震撼,以色列损失超乎想象

    最近48小时,伊朗军方改变了战术,从每天近百枚弹道导弹袭击以色列美改为小批量多波次的导弹袭击战术。相比前者,伊朗现在的打击战术让以色列的防空资源更加紧张。每批3~5枚导弹打击,以色列全国的导弹防御系统都要展开应对,防空警报一响以色列人都要钻防空洞。这意味着以色列人所有的社会和生活秩序都被打乱了。更重

    2025年06月20日
    10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4条)

  • 妙白
    妙白 2025年06月25日

    我是视听号的签约作者“妙白”!

  • 妙白
    妙白 2025年06月25日

    希望本篇文章《时政微观察丨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总书记念兹在兹》能对你有所帮助!

  • 妙白
    妙白 2025年06月25日

    本站[视听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 妙白
    妙白 2025年06月25日

    本文概览:万物土中生。“三夏”时节,田间地头一派忙碌景象。“今年的小麦种植面积,是增,是稳,还是降?这次旱情,会不会影响你们的收成?”一个多月前,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叮嘱,要加强耕地...

    联系我们

    邮件:视听号@sin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