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担任过三个直辖市的市委书记,1976年立下大功,官至副国级

1975年9月,邓小平说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以后全国传开了。那天中科院在北京做汇报。现场气氛其实有点压抑,说到底大家都觉得科技是重要,但之前没人讲得那么明白?新中国刚...

1975年9月,邓小平说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这句话以后全国传开了 。那天中科院在北京做汇报 。现场气氛其实有点压抑 ,说到底大家都觉得科技是重要,但之前没人讲得那么明白?新中国刚成立那些年,国内拿得出手的高端技术寥寥无几。各行各业硬着头皮向前冲 ,底子薄,说好听点一穷二白,说不好听就是手里什么都没有。可就这个时候 ,各种新的人才涌出来,有的人一生都扎在工厂里,不太起眼 ,结果反倒做出世界有名的大事 。

他担任过三个直辖市的市委书记,1976年立下大功,官至副国级


倪志福 ,他就是这样的工人。他出生在1933年的上海,家里是地道的工人门第。他17岁进厂,1950年成了学徒 ,领班说他脑子转得快 ,能干活,还没出师就被送去进修 。1953年毕业,进了北京永定机械厂第五车间 ,别说那时候的永定厂,很多设备都老掉牙了,用的工具还得自己琢磨着修修补补 ,啥都靠手艺和眼力。

他担任过三个直辖市的市委书记,1976年立下大功,官至副国级


倪志福早上进车间 ,手上经常磨出血泡,不怕活儿多。他琢磨得最多的不是一天要做多少件,而是这些机器能不能再顺几分?要说那时候谁都差不多这样想 ,但真下工夫的一年到头没几个 。一个晚上他在车间捡了几颗废弃的钻头回来,搓了一宿,最后盯着那个磨损得快报废的钻头发呆。他不服 ,说怎么不能磨成新的?有的工友觉得没必要折腾 ,浪费时间,但倪志福不答应。他发现普通钻头尖部太单调,扔掉太多 ,想着能不能改 。

他担任过三个直辖市的市委书记,1976年立下大功,官至副国级


他试着把钻头剪出三个尖 ,削七个刃,琢磨“麻花 ”状,试了不少次 ,手磨得都有点麻了。熬过来的那一个月里,他那种执拗和不服输的性格就已经定下来了。试出来的钻头,拿到旋床上一钻 ,活儿做得滑了很多 。原先一分钟钻两孔,新钻头能打四个?几乎没人信 。他硬是磨出来,寿命比原来的钻头多出三五倍。车间工人笑了 ,说这下省事儿多了。工具部的老技工感慨 ,这玩意在国外都没见过 。


“倪志福钻头 ”,这名字后来被很多人记住了。全国各地的厂子都来请他开讲座。很多人说倪志福聪明,但他总说自己只是动手多了点 。其实不是每个动手的人都能成 ,有时候还真要倔一点。


1958年,倪志福入党。再往后他成了工程师 。60年代末,“工人出身的发明家” ,是个让人羡慕的新名词。每年表彰,他都在榜单里。中央开会,他坐在台下 ,有时还是上台 。他是中央委员,连着干了七届,很多人问他怎么能这么“能耐”。他回应就是两个字“劳动 ”。但广州 、上海 ,北京,这几个地方调来调去,他都做了市委书记 。就这么个技术工人 ,能成省部级领导 ,放哪儿也少见 。


倪志福在北京时还很低调。他白天跑调研,半夜偷偷去车间看生产。他带头下沉,走访的次数连记录员都记不住 。他一句空话都不爱讲 ,甚至没人知道他爱吃啥。工人们却说他眼里始终是那点“活路”。1973年,他在人群里看着工地上的吊车,突然就哭了出来 。说是想起过去永定厂的草棚灶 ,更是觉得那时候难。或许没什么太多大道理。可当时北京的工业生产能一刻都不松劲,说到底是他硬顶着往前拼的 。


1976年,中央让他去上海。身份是市委第二书记。有人说他脾气变了 ,有人说老了 。但诡异的是,这样一个“做钳工出身”的人,被认为最适合安定大局。当时全国谁也不敢说社会局势多安稳。他一到上海 ,先不去开会,拎着饭盒直奔工地看现场,说没看见生产线哪来底气?后来“四人帮 ”被粉碎 ,他是骨干之一 。报纸没大版面 ,但内部说法都清楚 。倪志福当时沉得住气,谁也看不出来他有多少“政治野心”。他只说了一句“人得有点骨头。”


他做干部的时候,还是像做技工 。从不摆谱也不玩虚的。我查过他在天津任市委书记留的资料 ,没几次公开讲话。最多一次,是在一次机械厂的现场会上,他掏出袖珍小本子读笔记 ,“我们过去都吃过苦,现在还要继续往前趟泥巴 。 ”底下有人笑,也有人皱眉。这就是真实的倪志福吧。


有时想 ,他主政三大直辖市,这种经历,是体制内罕见 。他的家人很少高调出来 ,就像他自己一样,外头的传说更杂乱。不少人说他“技术员当高官怎么能服众?”但机关里的老同志却至少他懂底层疾苦。


1988年他五十五岁被调回中央,到全国总工会和机械工业委员会工作 。后面逐渐淡出视野 ,转去做大学兼职 ,慈善机构也见过他。人走得并不张扬。有人觉得他晚景不够华丽,但他好像并没在乎过 。真正的工匠,管不了那么多虚名 。其实他当年刚做钻头时 ,只想着别让钻头费料,哪会想到几十年后自己做过的那些事会影响多少行业?也未必真愿意当外界口中的“传奇”。


倪志福其实不算是每个时代的标准答案。他不怕琐事,能钻牛角尖 。但管理上 ,他未必总能让人满意。难说有人说他太实在,有人嫌他死板。可是这些细节拼起来,他反而变得真实起来 。


他最被外人称道的可能是“三尖七刃 ”钻头 ,但你如果去查,国外其实早年间也有接近的结构。只是他那次发明让国内工厂第一次用上了自己的高耐磨钻头。当时生产力提升得很快1976至1980年,全国机械加工提效18% 。一些数据存在出入 ,比如媒体报的是三倍,有专家说只有两倍。可无论如何,他把钻头做成了全国都能买到的设备 ,这个是事实。


现在很多机械厂还在用改良版的“倪志福钻头” ,有些新手都没意识到这些是老一代工匠留下的遗产 。技术升级了很多轮,但有些名字还会被提起。产业变了,人却还记得那种扎实劲头。前后矛盾也不是不能接受 ,谁规定非要统一说法?


有段时间,大家都说辛苦出身才能理解普通人 。有时也许不一定,领导干到头 ,慢慢变得高高在上也正常 。但倪志福总有点怪脾气,别人会议散场他就泡在工厂。工作不怕磨难,做人不愿跟风 ,有时太倔,也会给身边人制造点压力。这部分不好细说 。


中国近现代工业史上像倪志福这样的工人出身的人物不算多,他偏偏把技术和管理一头挑完了。你说他是技术员还是领导?其实都说得上。有时候他甚至会对自己搞发明的能力产生质疑 ,嫌自己胆子小,不敢乱试 。可真正到要做决策的时候,该顶上就顶上了。这样的反复 ,其实恰恰是他身上最不标准化的地方。


机械行业内部流传着这样一句“老本事不能丢” ,虽然不是邯郸学步也不能不学 。他愿意求稳,这没什么不好。可历史前进的时候,最创新的往往都不是最谨慎的人。倪志福隐有骄傲 ,有时也显得谦恭 。他不那么像个政治家,但又必须像政治家一样指挥调度。


数据上1977到1985年,全国工业增长速度达到12。3% ,其中工装工具这一块进步的速率相当大 。多个省份的50多家机械厂采纳过他的“三尖七刃 ”方案,经济效益提升据说能达千万元级别 。这些业绩外面讲得不多,因为那时候“技术创新 ”不是宣传重点。


又得承认 ,他之后的仕途顺风顺水,并不代表每个技术员都能成为副国级。那几年政策试点非常灵活,各地调人用人都在摸索 。他能被看中 ,一半靠发明,一半靠人物风格吧?口碑和权威交织在一起,让他成为一个难以复制的特殊模板。这模板带有几分粗糙 、也未必样样合格 ,讲真 ,比教材上的完美要生动得多!


他把责任心和工艺精神带进了城市管理,也带进了政策落实。到现在还有很多学机械的大学生知道他 。可普通百姓可能更关心年终奖金。不奇怪,这两回事。市井烟火 ,总得有人记得那些拧螺丝的人 。


每每回看倪志福的经历,会觉得这个人的身份挺难界定。他既像个技术控,又像个倔脾气的实干家。他出现在最需要创新的年代 ,也赶上了管理改革的顶峰 。他的人生经历,横跨工厂和政治,既严肃又带点烟火气。传奇什么的 ,不总是优雅的样子,反正他走过的路和留给行业的那些东西,算是有骨头有温度吧。


就这样——这个人 ,不算完美,却留了一段难以复制的脚印 。

本文来自作者[寻凝]投稿,不代表视听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stddy.com/keji/202506-12548.html

(11)

文章推荐

  • 疫情中吃什么(疫情吃什么药可以治疗新冠肺炎)

    疫情期间,吃什么能够增强免疫力1、坚果和种子含有丰富蛋白质、健康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对免疫力的提升有益。鱼类含有蛋白质、维生素D和Omega-3脂肪酸,建议每周至少食用两次,如鲑鱼和鳕鱼。酸奶中的益生菌有助于肠道健康,间接提高免疫力,应选择含有活性益生

    2025年04月13日
    1242
  • 康辉:我高考分数远超清北,却被人暗中顶替,依靠父亲查明真相!

    康辉是谁?在中国,他可是个响当当的名字。央视的“国脸”,《新闻联播》的主播,那沉稳的声音和专业的表现,谁看了不说一句“牛”?但你知道吗,在他如今的光环背后,有一段差点让他人生翻车的经历——高考时,他的成绩明明高得能上清华北大,却被人偷偷顶替了。如果不是他爸拼了老命去查真相,康辉可能压根儿走不到今天这

    2025年06月21日
    10
  • 【31省区市新增确诊30例,31省区市新增确诊30例 新闻】

    中国疫情最严重的三个省〖壹〗、江苏省是近来全国疫情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根据最新的中高风险区域名单,江苏省拥有2个高风险地区和50个中风险地区。8月1日,江苏新增40例本土确诊病例,其中11例为轻型,29例为普通型。同时,新增2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以及3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江苏省的疫情起始于7月20

    2025年06月28日
    8
  • 31省区市新增境外输入8例.31省新增境外输入18例?

    31省区市新增8例其中北京2例1、国内疫情最新数据,7月4日全国31省区市新增8例,其中北京2例,境外输入病例6例,无新增死亡病例,新增1例境外输入疑似病例。截止最新数据,北京新增本土确诊病例数已经连续六天保持在个位数,出院病例数也在不断增加。由此可见,北京首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态势完全可

    2025年06月12日
    21
  • 中方再抛271亿美债,普京发现不对劲,中国对美贸易顺差不小

    据澎湃新闻报道,据美国财政部数据,中国3、4月再抛271亿美债,普京近期也谈及中国对美贸易顺差。近几年,中国减持美债的动作那是相当明显。2022年,中国持有美债规模从1.06万亿美元降至9700亿美元;2023年进一步减少到8590亿美元;2024年又降至7846亿美元。到了2025年,3月减持18

    2025年06月22日
    11
  • 【上海最新的防疫通知,上海最新防疫公告】

    上海到苏州最新到苏州新区大约需要1小时20分钟。在高速上保持正常速度(如120km/h左右),全程大概1个小时可以到达苏州市区。堵车情况:如果遇到高峰期或交通事故导致的堵车,可能需要5小时左右才能到达。上海开车回苏州的最新规定交通法规:驾驶员需遵守国家交通法规,如限速、禁止酒驾、禁止疲劳驾驶等。

    2025年06月24日
    12
  • 全世界都被以色列耍了,打伊朗只是一个幌子,真正目标曝光?

    编辑|毛婷婷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中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图源网络以色列又要假借战争暗搞小动作了!这个弹丸之地,谁都想不到这样一个不到北京面积1/5的国家竟然能够在中东搅局70年,从最开始的加沙到如今的伊朗都是幌子,他们真正的目的我们都没想到。用明聪狡猾

    2025年07月01日
    4
  • 怎么处理这次疫情(怎么处理这次疫情的人)

    如何处理中外合作抗击疫情?1、除了在应对疫情过程中开展信息分享、技术支持、业务帮助等比较直接的合作外,还要开展政策协调、外交沟通、政治对话等层面的合作。与国际组织合作,积极开展国际组织外交,是应对疫情的国际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积极推动基于人道主义的国际

    2025年04月15日
    135
  • 中美达成“休战协议”,签字盖章后的特朗普,一句话都不肯多说

    中美关税战大结局要来了?2025年6月26日,特朗普声称已经达成协议,通常在宣布类似消息时,特朗普会高调宣传自己的“伟大成就”。这次却不同,签字盖章后,特朗普一句话都不肯多说。这不禁让人疑惑:中美之间的这份“休战协议”,究竟藏着什么样的玄机?特朗普突然宣布,中美已经达成协议特朗普的低调反应引发外界关

    2025年06月28日
    7
  • 【广东省中风险地区名单,广东省中风险区域】

    深圳中高风险〖壹〗、同市不同区不算中风险地区。算是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市的低风险区域,风险地区一般是按照疫情严重程度,以县级为单位划分出来的地区,一般可以将其分为低风险地区、中风险地区以及高风险地区三类。如果是与中、高风险地区同市但是不同区的话,那么只能算是算是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市的低风险区域。〖贰〗

    2025年06月25日
    9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4条)

  • 寻凝
    寻凝 2025年06月25日

    我是视听号的签约作者“寻凝”!

  • 寻凝
    寻凝 2025年06月25日

    希望本篇文章《他担任过三个直辖市的市委书记,1976年立下大功,官至副国级》能对你有所帮助!

  • 寻凝
    寻凝 2025年06月25日

    本站[视听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 寻凝
    寻凝 2025年06月25日

    本文概览:1975年9月,邓小平说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以后全国传开了。那天中科院在北京做汇报。现场气氛其实有点压抑,说到底大家都觉得科技是重要,但之前没人讲得那么明白?新中国刚...

    联系我们

    邮件:视听号@sin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