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门广场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一直都是中外游客来北京的首选目的地 。
据悉 ,每年来天安门广场游览的游客接近2000万人,也就是每天多达6万人左右。
而矗立在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更是游客必备的打卡点 ,几乎每一名来天安门广场的游客,都会与人民英雄纪念碑合影。
某种程度上而言,人民英雄纪念碑已经成为了天安门广场的一个文化符号,更是每一个中华儿女心目中的精神图腾 。
只不过 ,很多人或许并不知道,人民英雄纪念碑建造之初,不仅在选址上存在争议;就连造型以及刻字上 ,都有过诸多传闻。
尤其是人民英雄纪念碑上毛主席的155个题字,更是深藏了毛主席对新中国未来的期许。
接下来,让我们共同了解人民英雄纪念碑背后的故事。
首先 ,在人民英雄纪念碑的选址问题上,起初就存在较大的分歧 。
1949年9月30日,新中国成立前夕 ,政协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建造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决议,这本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但是当时的北京城尚存封建社会明清都城的格局 ,这就导致纪念碑选址存在争议。
要知道,当时的天安门广场仅占地面积达11.3公顷,东西两侧又被红墙封闭,南面又矗立着明朝永乐年间修建的大明门 ,将人民英雄纪念碑这样代表着国家记忆的纪念物放在哪里,成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当时,有不少专家参与了人民英雄纪念碑选址的讨论 ,并且出现了三个不同的声音 。
其中,不少革命元勋认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修建应该效仿苏联红场的模式 ,也就是将纪念碑与列宁墓放在一起,因此,建议人民英雄纪念碑设置在故宫内。
也就是说 ,将人民英雄纪念碑建于紫禁城故宫太和殿前,从而象征新政权的正统性。并且,这个方案还得到了苏联专家巴兰尼科夫支持 ,但却遭到了建筑大师梁思成的反对 。
梁思成在1949年12月给北京市政府的信中指出:"将人民英雄纪念碑纪念碑嵌入故宫建筑群,既破坏历史遗产完整性,又造成时空错位的混乱"。
与此同时,有不少学者坚持应遵从中华民族传统园林的修建风格 ,既然是纪念碑,那就应该符合祭祀传统,因此推崇将纪念碑设置在八宝山革命公墓内。
但反对人士认为选在八宝山过于边缘化 ,尤其是时任北京市建设局副局长的赵冬日指出:"人民英雄纪念碑应融入市民的生活,而非隔离在郊外墓地 。”
除此之外,还有以梁思成为代表的现代规划派 ,认为纪念碑应该设立在城市新中轴的核心节点。
包括梁思成 、林徽因在内的清华建筑系团队提出了"以天安门为中心重塑首都轴线"的构想。
而且,从中华门到天安门距离880米,恰好是古代"五门三朝"的规制 ,而正阳门城楼高度42米,又与拟建纪念碑形成黄金比例 。
最终,关于人民英雄纪念碑的选址 ,终于得到了敲定,接下来便是紧锣密鼓地建造过程,至于碑文的撰写,也是经过了深思熟虑。
众所周知 ,人民英雄纪念碑上有毛主席手书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鎏金大字,几乎每一个见过纪念碑的人都对这八个字印象深刻。
不过许多人或许并不知道,这八个的字实际尺寸为2.42米见方 ,也就是普通人身高的1.5倍,而且,之所以是这个尺寸 ,也有深刻的含义。
首先,在字体上就颇有讲究,毛主席采用的是"北碑体" ,熟悉书法的读者应该知道,这种兴起于北魏时期的书法,既有汉朝隶书的朴拙 ,又有唐朝楷体的严谨,十分符合革命传统源于民族血脉的传承 。
其次,毛主席这八个大字,在视觉效果上也别出心裁。整个字体的重心都要比常规书写下移12%左右 ,目的就是为了确保瞻仰者从广场地面仰视时不会有视觉误差。
为此,清华大学建筑系曾制作了人民英雄纪念碑1:10的模型,并且用光学仪器进行测试 ,最终证实,当仰角达到28度时,毛主席书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文字仍旧可以端正形态 。
除此之外 ,毛主席的题字还考虑到了空间方位的象征,因为题字位于纪念碑身的南面,从而与天安门城楼的毛泽东画像形成了南北呼应 ,这寓意着"领袖注视英雄"。
至于碑文内容,也是由毛主席提供,只不过是由时任总理的周恩来手书 ,碑文共155个字符,又分三块汉白玉镶嵌在纪念碑碑身的北侧。
许多人或许并不知道,这155个字组成的文本结构,实际上暗藏着十分精妙的政治修辞 。
例如 ,碑文中第一段 "三年以来..." ,实际上是指从1946年到1949年的解放战争,进而凸显中共对于革命的领导权 ,同时也是为了纪念在过去三年解放战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
碑文第二段中提到的"三十年以来..." ,实际上是指从1919年到1949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正是1919年的五四运动 ,开启了近代中国人民翻身做主人的新篇章。
而碑文第三段提到的"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则是追溯到了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的近代反侵略史 。
这三段时间跨度,将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史放在了更宏大的民族解放进程中 ,巧妙地完成了近代史中三个关键的转换。
要知道,毛主席写下的这155字的碑文,完成了从"人民英雄"到"人民"的转变 ,这样就使得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立意从"为了反对内外敌人"变为"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
与此同时,碑文还将革命的战场从此前的"国内革命"延伸到"民族解放" 。
总而言之,整个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修建 ,可谓是用心良苦,无论是工艺还是象征意义,都堪称里程碑。
信息来源:
回溯 ,人民英雄纪念碑鲜为人知的背后故事
2021-09-30 10:44·人民政协网
本文来自作者[惜柳]投稿,不代表视听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stddy.com/keji/202506-10284.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视听号的签约作者“惜柳”!
希望本篇文章《天安门广场70年未解谜:纪念碑上155个字竟藏着毛主席的深谋远虑》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视听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天安门广场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一直都是中外游客来北京的首选目的地。据悉,每年来天安门广场游览的游客接近2000万人,也就是每天多达6万人左右。而矗立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