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华国锋的亲家,担任山西一把手8年,功勋卓著,活了95岁

李立功,95岁,一位经历了近一个世纪风雨的人,在2020年12月初离开了这个世界。有人说,老党员离世是党的一大损失,我却总觉得,这种说法太像新闻联播。他年轻时在敌后游击,后又主...

李立功,95岁 ,一位经历了近一个世纪风雨的人,在2020年12月初离开了这个世界 。有人说,老党员离世是党的一大损失 ,我却总觉得,这种说法太像新闻联播。他年轻时在敌后游击,后又主政一省 ,风风雨雨几十年,家人走了一批又一批,真正难的是 ,历史一次次压在个人命运上的时候 ,没人能预料自己能不能撑下来。

他是华国锋的亲家,担任山西一把手8年,功勋卓著	,活了95岁

先别急着把李立功生命贴上“优秀干部 ”标签 。1925年出生,那年正是山西兵荒马乱,老百姓家米缸空了半截。他娘听说后山铁匠家有场乱兵 ,早早就把孩子关进家里,生怕丢了。李立功小时候就喜欢往人堆里钻,不是跟大人叨叨怎么做豆腐 ,就是悄悄听二哥学堂里念书 。到了1938年,他还不到十四,家里人一咬牙 ,送他加入了当地抗联队。说是送,其实是没得选——谁家的孩子不都指望抗鬼子能混口饭吃,整天提心吊胆呢。

年轻那会儿的李立功 ,在交城县游击队干事的位置上 ,真没闲着 。冬天冷得连水壶都结冰,他和队友们在山沟沟里熬着夜,一边学本领 ,一边跟日伪情报周旋 。偶尔也能捡到两块干饼,肚子里有底才有劲儿干活。有次深夜,他被派去送情报——一条野狗突然抓狂 ,邻村的民兵差点误以为特务闹事,要不是他机警,整个队伍都得暴露。多年前我们村老人还聊过 ,“那娃李立功,不会死在半夜,心细又倔 。”

他是华国锋的亲家	,担任山西一把手8年,功勋卓著,活了95岁

到了牺盟会太原中心干训队 ,李立功脱了粗布衣服 ,扛着枪与一帮同龄人琢磨怎么发动老乡 、怎么熬过日子。小腿冻裂开口子,也硬是不吭声。身边的女工,三天两头回家哭一场 ,也都看在眼里 。谁能料到,抗战中这些小细节、谁默默扛了多少活,有时候比打一仗还难。李立功做区委书记时 ,特爱跑基层,有人说“老李嘴上没把门,心里却有底” ,他揪着村干部问东问西,有时一句闲话就能敞开农民心扉,拉拢一帮人。

抗战期间 ,敌后根据地一天比一天大,李立功头天在西山,第二天就出现在汾河边 。他办事急 ,有时招人烦:据说有一回村里老王娶媳妇 ,他硬是把生产动员开到婚宴里,饭也没吃先让大伙听完工作安排。有人说他“太较真 ”,也有人认这是真能让“穷人有盼头”的人。

他是华国锋的亲家	,担任山西一把手8年,功勋卓著,活了95岁

解放战争后 ,政局换了新天 。他带队清算奸商,还组织减租减息运动。其实说是运动,倒是场场都是难题 ,哪个地主不是亲戚邻居?闹得没个缓和法子。有一次乡绅家哭闹,李立功家里人也劝他“别太绝”,但他心里比谁都清楚 ,老百姓不翻身,自己算什么干部 。当年那些争吵和责问,夜里回屋独自叹气 ,他未必全都忘了 。

李立功和华国锋的缘分 ,还真不是传说。俩人在山西打了多年交道,因为同乡、又都闹革命,慢慢有了份实打实的友谊。多年以后 ,儿女们往来甚密,两家结了亲家,外人就开始多嘴:是不是李立功才有高位?其实在我们山西 ,哪有那么容易,关系再铁,不干活一样被拉下马 。况且 ,李立功从头到尾都在基层摸爬滚打,没人替他挡过风雨。

他是华国锋的亲家,担任山西一把手8年	,功勋卓著,活了95岁

华国锋走了,骨灰要运回太原。李立功老人亲自张罗奠基仪式 ,为好友送行 。有人说他“恩重如山 ” ,其实更多的,是那种老革命对故人最后一点心意。“华老,他走得踏实” ,李立功事后跟身边人只说这句话,再没多谈。

其实,李立功主政山西 ,并不是靠亲家这层关系——这话早在老乡茶桌上讲出好几遍 。他之所以能管好山西,一半靠当年在村里打滚儿的本事,一半 ,靠他那股自己跟自己死磕的劲。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冤假错案满天飞,他花了多少心思平反 、让干部复职?有一回老干部来叩门 ,冰天雪地守到天亮,李立功一见执意安排复查,最后才真露了个清白。

他是华国锋的亲家	,担任山西一把手8年,功勋卓著,活了95岁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山西推起来,表面容易 ,其实村村有故事 。分地那天,邻里吵到天黑,不见个结果 ,李立功硬是不急、不躁,坐在村支部门口一碗冷饭等着,非得大家心服口服才算完。有的人不理解 ,认为承包是“让旧东西回来”,他反复解释,磨了好几年嘴皮子 ,才让大伙慢慢接纳新事物。

别以为主政时只顾政策 。煤炭经济你一言我一语,说来沉重,李立功一边争企业指标 ,一边让副手下乡查堆煤矿 ,防止官商勾结 。改革开放风头起,山西也夹在全国大潮里。他派人出去调研,又回去跟老矿工聊天 ,“别只盯眼前利益,咱山西要活得长远。 ”说起来好笑,有一年冬天 ,太原的外贸政策会议里,他还跟广东来的专家争了一下午,最后一句话:“山西不怕慢 ,怕的是没路走 。 ”

教育是他的心头事。有人说,李立功“讲究教育”,其实一大半是因为他小时候吃过没学上、没老师的苦。主政期间 ,他四处跑学校 、批钱建新楼,家乡小学校长都记得他“能给,舍得给” 。党风廉政教育 ,那是他嘴上常挂的老话 ,“干部得像老百姓,别和人隔着心 ”。

老了以后,李立功退休 ,退居二线,有点老人家的习气。没人知道,他私底下还会去山西各个地方“瞧瞧” ,不喊记者,不摆排场,有时候和老乡喝碗面汤 ,随口就聊前些年的旧事 。偶尔深夜,他写点建议给后辈,自己嘀咕:“咱党靠的是脚下。”

这人一辈子 ,从革命到退居,几乎没离开过基层。说他“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 ,其实更像是他情感的底色 。儿子女儿早已各奔前程 ,而老人始终惦记老区的炉火——那种离不开本地、离不开人民的牵挂,大概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懂。

2020年冬天,太原气候料峭 ,人们都说“老李走了,一段岁月没了”。其实历史在走,每个人的故事都在消散 ,只是谁还记得那些夜半送情报,村里分地的争吵、老干部的冤屈 、还有大雪里不熄的炉火 。这世道,总有人能藏一份真心 ,把岁月撑过去 。

也许李立功离世,不只是“一个老英雄走了”。我们记住的,应该是那些冰冷日子他搅起的人情味儿 ,和“不忘初心 ”这句简单的话——到底要怎么走过不确定的时刻,怎么和家国 、和生活每一场较量认真地过活。等以后我们都有自己的山西,都有自己的冬天 ,谁会再像李立功那样 ,把一个名字、几代人的牵挂,一直留在家乡的土地里呢?

本文来自作者[耀火]投稿,不代表视听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stddy.com/cskp/202510-49194.html

(1)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4条)

  • 耀火
    耀火 2025年10月08日

    我是视听号的签约作者“耀火”!

  • 耀火
    耀火 2025年10月08日

    希望本篇文章《他是华国锋的亲家,担任山西一把手8年,功勋卓著,活了95岁》能对你有所帮助!

  • 耀火
    耀火 2025年10月08日

    本站[视听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 耀火
    耀火 2025年10月08日

    本文概览:李立功,95岁,一位经历了近一个世纪风雨的人,在2020年12月初离开了这个世界。有人说,老党员离世是党的一大损失,我却总觉得,这种说法太像新闻联播。他年轻时在敌后游击,后又主...

    联系我们

    邮件:视听号@sin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