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美国游客涌入中国,玩了几天后,不吹不黑,中国比美国强多了

2025年的夏天,中国街头多了不少“老外”的身影,有的在夜市撸串、有的在高铁站自拍、还有的在便利店里研究“二维码怎么花钱”。他们不是来“探秘东方古国”的,而是直接飞来“上分”的...

2025年的夏天 ,中国街头多了不少“老外”的身影,有的在夜市撸串、有的在高铁站自拍 、还有的在便利店里研究“二维码怎么花钱 ” 。

他们不是来“探秘东方古国”的,而是直接飞来“上分”的 ,玩几天就回去拍视频说 ,不吹不黑,中国比美国强多了。

这不是哪个营销号的标题党,而是实打实的认知地震 ,一场由144小时免签政策引爆的全球现实秀。

大量美国游客涌入中国,玩了几天后,不吹不黑	,中国比美国强多了

策略不大声,但震得远:144小时免签,不只是请你来玩

要说这场认知地震的导火索 ,其实是一个看起来很“佛系 ”的政策,144小时免签,六天时间 ,说多不多,说少不少,但就像中国高铁 ,不需要解释 ,坐一次就知道香 。

这项政策并不是灵光一闪的即兴创意,而是从海南开始的小范围试水,2023年 ,海南对部分国家实行免签,效果出奇地好,于是2024年起 ,这把钥匙被复制到了全国范围,直接覆盖50多个国家,重点挑的全是“舆论能量大 ”的国家 ,比如美国、加拿大、澳洲 。

中方代表在多个国际论坛上讲明白了,这不是为了多卖几张门票,而是想让真相自己站出来 ,毕竟,哪怕你嘴上不信中国好,但你脚下要是来了 ,那就已经开始动摇了。

大量美国游客涌入中国,玩了几天后,不吹不黑,中国比美国强多了

策略上更妙的是这144小时的时间设定 ,六天,足够你坐一趟高铁,扫码买一回奶茶 ,夜里在成都遛个弯,白天在上海看个展,然后发个朋友圈 、拍个小视频 ,顺便把“落后中国”的标签撕了个干净。

比起欧盟那种入境流程复杂到让人头大,中国这波操作就像滴滴打车一样顺滑,过境也能旅游 ,顺手还能改变点什么 。

更重要的是,这不是单纯地吸引游客,而是一个“认知战”的战略打法 ,以最小的成本 ,撬动最大的传播,2025年上半年,携程数据显示 ,海外订票量同比增长了70%。

大量美国游客涌入中国,玩了几天后,不吹不黑	,中国比美国强多了

每一个入境游客,都是一个移动的“播报机 ”,他在街头发的视频 、在小红书写的游记 ,都比官方宣传更有说服力,美国国务院花几千万做的对华认知引导,在一个外国博主“我在北京被暖到哭”的视频面前 ,立马破功。

更别说,这项政策还精准地把“争议地”变成展示窗口,比如新疆 ,曾经是西方媒体的“批发段子场 ” ,如今却成了外国游客的“网红打卡地”,中方代表在联合国旅游会议上直接指出,我们不再解释 ,而是邀请你来看,你信不信没关系,来了再说 。

现实比滤镜猛:外国人一进中国 ,滤镜就碎了

别看这些外国游客来中国前一个个像参加“思想准备会”的,什么“听说中国不自由 ”“听说街上全是监控”,可只要踏进来 ,很多人第一反应都是,我被骗了这么多年?

大量美国游客涌入中国,玩了几天后	,不吹不黑,中国比美国强多了

比如那个德国博主,本来是奔着“揭露新疆真相”来的 ,结果一路上被当地人热情款待 ,还在夜市吃到了人生第一次的羊肉串,他在视频里说:“我以为我是间谍,结果成了游客。 ”这句话虽然有点调侃 ,但真实得让人有点想笑又有点想叹气。

最让他们震惊的还不是美食,而是生活的“顺滑感”,你在美国排队刷卡 ,他们在中国扫码一挥就好,你在欧洲机场找不到共享交通,他们在中国扫码就能骑上小电驴 。

一个美国游客在视频里吐槽 ,“我在旧金山还在刷磁条信用卡,在广州已经用脸付钱了,”这不是科技炫技 ,而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扎根能力。

大量美国游客涌入中国,玩了几天后,不吹不黑	,中国比美国强多了

中国不只是“有科技 ” ,而是“把科技用得像筷子一样自然 ”。

更别说“中国最强广告”,治安,美国游客夜里逛完西安夜市 ,发视频说:“我半夜两点走在街头,不怕被抢,也没人看我手机 。”这个在美国简直是不可想象的画面 ,在中国却是默认设置,全球安全指数报告显示,中国城市犯罪率已连续三年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这不是靠宣传塑造的安全印象 ,而是你亲眼看到夜市里娃娃推车和老奶奶都能安心闲逛。

大量美国游客涌入中国,玩了几天后,不吹不黑	,中国比美国强多了

而这一切,都在社交媒体上形成了“链式反应 ”,一个外国博主在微博上发了一条“美国媒体误导我”的视频 ,一夜之间转发破百万 ,算法的力量让这些真实体验快速传播,远比任何一场新闻发布会来得猛烈,比起外交部的发言 ,网友的“我亲眼看到的”显然更能打动人 。

真相不靠解释,而靠看见:中国叙事的新出路

随着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回国后“真香 ”发言,西方媒体的公信力也在悄悄崩塌 ,你可以不信某国领导人的讲话,但你很难质疑你朋友在中国街头直播的画面,特朗普新一届政府虽然嘴上依旧“硬气” ,但贝森特财长在闭门会议上的一句“中方用开放打破了我们设定的叙事壁垒”,已经说明了问题 。

皮尤研究中心的2025年数据也印证了这种变化,在接受调查的20个国家中 ,对中国持正面看法的人群比例首次超过50%,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中国不再是那个“神秘的东方 ” ,而是一个“可以参考的现代样本” ,地铁、高铁、数字支付 、扶贫经验,中国正在成为“可复制”的发展路径。

大量美国游客涌入中国,玩了几天后	,不吹不黑,中国比美国强多了

而且,中国这次不是“等你来看 ” ,而是主动“走出去看”,在2025年的东博会旅游展上,多个国家对华免签达成初步共识 ,这标志着,中国正在把“你看我”升级为“我们互相看 ”,不再是单向叙事 ,而是互为镜像。

在这一过程中,文化互鉴不再是形式主义的“友好交流 ”,而是真正的平等对话 。

更关键的是 ,这场认知地震的核心不在于“让世界认可中国” ,而是在于“让中国敢于真实呈现”,开放,本质上是对自身实力的自信 ,一个国家如果连“别人来看我 ”都感到紧张,那它的底气其实是虚的。

大量美国游客涌入中国,玩了几天后	,不吹不黑,中国比美国强多了

而中国,用144小时的窗口就做了一件很多国家不敢尝试的事 ,把自己交给世界评判。

这背后,是一种新的外交哲学,不靠喉舌说服 ,而靠生活本身感动,未来的中国,或许会在文化体验、教育交流等领域推出更多“短时深度”的政策 ,把“我来过中国”变成全球公民的共识时刻 。

这场认知地震的余波还远远未止 ,它不是一场简单的旅游潮,而是一场关于真相、信任与认知权的革命。

大量美国游客涌入中国,玩了几天后	,不吹不黑,中国比美国强多了

144小时免签政策像一把钥匙,打开了长期被偏见堵住的门 ,2025年,那些涌入中国的外国游客,其实是在用脚步为真实投票 ,当社交媒体成为全球最强喇叭,当亲身体验压倒“他国报道 ”,中国形象终于从“他们说的”变成了“我们看到的”。

未来 ,当这种认知常态化,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也将从讲故事 ,转向讲生活 ,因为,真实,从来都是最有力的叙事 。

【中国那些事儿】免签政策持续发力 外国游客暑期扎铍覯种堆“中国游 ” 央广网

东博会旅游展:免签政策利好凸显

发布于:2025-09-2116:1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国际网红”扎堆中国行 向世界全景直播一个真实中国

海报新闻2025-09-20 06:29


本文来自作者[曼梅]投稿,不代表视听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stddy.com/cskp/202509-44732.html

(48)

文章推荐

  • 云南疫情严重吗(云南疫情严重吗现在)

    云南省昆明市的疫情严重吗1、通过查询相关资料显示,云南省昆明市疫情最严重。截止到2022年9月30日,云南省昆明市召开对应新冠防疫工作新闻发布会,对7万时空交集人员赋予了黄码。是已有42人确诊为阳性。首发病例为网约车司机,社会面活动轨迹较为复杂。昆明市是云南

    2025年04月14日
    238
  • 面对疫情提高什么(面对疫情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增长)

    疫情让我们学会了什么一场疫情,让我们明白,你如何对待生活,生活就如何对待你,你若爱,处处皆风景,你若恨,处处皆阴霾,学会热爱生活,余生,少生气,多锻炼,做一个有趣的人,常旅游,去做你想做的事,去见你想见的人,活成属于自己的风景。疫情让我们认识到财务安全的重要

    2025年04月21日
    227
  • 看看以色列的女性,就知道阿拉伯国家为什么不行了。

    以色列是个只有2万5千平方公里的小国家,人均收入却比中国高好几倍。这里女性能参军、能创业,走在街上穿得和欧美差不多。但隔壁伊朗的女性,出门必须戴头巾,13岁就能结婚,还被道德警察盯着管着。同样是中东国家,为啥差别这么大?以色列法律规定,不管男女生出来都要当兵,包括已婚但没孩子的女人。她们在军队里开坦

    2025年06月21日
    112
  • 36万亿国债要崩,特朗普等不及赴京,马斯克也来?访华阵容超庞大

    最近网上热议一个话题:美国国债飙到36万亿,感觉要崩盘了,特朗普带着马斯克等一堆大佬急匆匆跑来中国。这是咋回事?美国国债咋就36万亿了?先说这36万亿咋来的。美国国债这玩意儿不是一天两天攒出来的,从2008年金融危机开始,美国政府就没停过“印钱救市”。那时候经济差点崩盘,政府靠发债刺激经济。后来呢,

    2025年06月30日
    133
  • 【31省新增确诊24例其中本土8例,31省新增22例确诊 1例为本土病例】

    31省新增本土8例怎样查询对方的微信〖壹〗、打开微信,找到好友进入,在详细资料即可查看对方微信号。找到群聊,点击三个圆点,点击好友头像查看对方微信号。〖贰〗、.打开微信,点击我。2.点击支付/城市服务。3.点击疫情专区4.点击疫情实时动态。5.点击允许/查看全国疫情动态。〖叁〗、电话号码查询对方

    2025年07月07日
    94
  • 微信麻将小程序插件购买(揭秘微信里助手软件)/微信麻将小程序技巧

    同城游有挂哪里可以买其购买方法如下:打开手机桌面微信APP,进入微信主页。下拉微信主页,找到玩家必看攻略“同城游约牌究竟是否有挂”(确实真的有挂)玩法小程序。注意:没有小程序利用的,可在上方搜索小程序。点击进入玩家必看攻略“同城游约牌究竟是否有挂”(确实真的有挂)小程序,选取右上角商城,点击打开。

    2025年07月19日
    104
  • 马科斯做梦都没想到,失败来得那么快!担心重蹈其父覆辙,菲全体军警进入一级警戒,给他贴身护驾

    最近,菲律宾的局势可谓风雨飘摇,民众的怒火几乎要将整个政府烧毁。自从防洪工程的腐败丑闻曝光以来,菲律宾全国范围的抗议活动像野火一样蔓延,越来越多的菲律宾人走上街头,要求政府为腐败行为付出代价。而最令马科斯头疼的是,连军方也开始进入“一级警戒”,他担心自己会像父亲一样被赶下台,重蹈覆辙。一、从防洪工程

    2025年09月19日
    44
  • 微型设备揭从未见引力波,提前10年探宇宙秘密

    2025年10月,英国伯明翰大学和萨塞克斯大学的研究团队搞出个大动静,一台能放实验室桌子上的引力波探测器,居然抓着了之前科学界从没看着过的毫赫兹频段引力波。说实话,以前听引力波探测,我总觉得那得是LIGO那种占好几公里地的“巨无霸”设备才办得到,现在突然冒出个桌面级的,这反差感一下子就出来了。可能有

    2025年10月08日
    38
  • 巨星陨落!杨振宁先生走了,留下的不止诺奖,更是中国人的底气

    今天刷到新闻的朋友,想必都和我一样心头一沉——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杨振宁先生,因病于2025年10月1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这个跨越了一个多世纪的科学巨匠,终究还是离开了我们。无味制作可能有人对先生的生平不太熟悉,我来简单说说。1922年出生的杨振宁,年少时在清华园埋下科学种子,后来在西南联

    2025年10月21日
    35
  • 第1视点|乡村振兴路 金柚正飘香

    11月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雁洋镇考察南福金柚种植基地,了解当地加大对革命老区支持力度、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等情况。梅州,以出产金柚著称梅县区是著名的“中国金柚之乡”是全国最大的金柚商品基地在梅县,柚子种植已有百年历史梅县金柚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

    2025年11月08日
    13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4条)

  • 曼梅
    曼梅 2025年09月26日

    我是视听号的签约作者“曼梅”!

  • 曼梅
    曼梅 2025年09月26日

    希望本篇文章《大量美国游客涌入中国,玩了几天后,不吹不黑,中国比美国强多了》能对你有所帮助!

  • 曼梅
    曼梅 2025年09月26日

    本站[视听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 曼梅
    曼梅 2025年09月26日

    本文概览:2025年的夏天,中国街头多了不少“老外”的身影,有的在夜市撸串、有的在高铁站自拍、还有的在便利店里研究“二维码怎么花钱”。他们不是来“探秘东方古国”的,而是直接飞来“上分”的...

    联系我们

    邮件:视听号@sin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