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浚县出了1个副省长,官员诬陷他,陕西仇人却替他说好话?

浚县古城里,总有人喜欢翻旧事。有的说朱家那个祖宗脾气大得很,有的嗓门更大,非要把他和什么副省长连起来讲。朱煐这个名字,如今听着冷清,小时候谁家不喊他“小煐儿”?但你仔细想想,他...

浚县古城里 ,总有人喜欢翻旧事 。有的说朱家那个祖宗脾气大得很,有的嗓门更大,非要把他和什么副省长连起来讲。朱煐这个名字 ,如今听着冷清,小时候谁家不喊他“小煐儿 ”?但你仔细想想,他这一辈子 ,光明正大的时候多,窝心闷气的时候也没少。用现在的话说,这人颇有几分棱角 ,走的是一条拧巴路 ,连仇家有时候都忍不住替他说句公道话 。这又是啥缘故?说起来,咱得慢慢道来。

河南浚县出了1个副省长,官员诬陷他	,陕西仇人却替他说好话?

他朱煐还在长身体时,浚县善堂镇是个穷点的小地方,朱村的人讲究老实本分。你要是随便扔个石头 ,砸出来一户人家的门都能冒出点小故事 。朱煐的父亲比邻里长命多了,家风算来清简不多,但有种看人较真儿的劲头。那一代的年轻人追科举 ,朱煐比别人都用功。万历三十二年,榜上有名了,成了进士 。按理说家里该要敲锣打鼓 ,他却像是心里藏了个疙瘩,眉头总是一紧一松 。

初到京里,分到行人司。别瞧这衙门不显山不露水 ,看着清水 ,实则涝人——传旨、册封,虽说是跑腿的活,但勾心斗角多。他到处传话办差 ,最怕的就是那些权贵摆架子,或是各地的王爷热情过了头——礼盒银钱一大堆 。朱煐偏随了心意,哪怕桌上堆得满满 ,也不沾一个子儿。有人背后笑他“傻得可爱”,可他硬说:自己进步 、升迁,靠的是本事 ,非要攀附权势,不如早些回家种地去。

河南浚县出了1个副省长,官员诬陷他	,陕西仇人却替他说好话?

有一年,京城传来消息,说有个新差事——工部屯田司员外郎 ,得管那慈圣太后的陵工 。别看朱煐平时稳如老狗 ,这活儿却得天天跟太监戴进那些人斗智斗勇。这帮人惯爱小动作,想把工程款往自家腰包里捞。朱煐心知肚明,硬是死盯着账目 ,严得让人喘不过气 。他顶着工期紧张,人手不顺,白天夜里都扎在工地 ,饿了嚼口干饼子,困了就在草垛上打个盹儿。最后,几乎是咬牙把陵工如期收尾 ,还给皇上省下四万两白银。那年赏赐下来,别人眼红,他却说:“比起良心 ,这点金帛也就像山里的野花 。”

后来又调去巩昌做知府,在外地,官身重了 ,可做事还是那套脾气。整天念叨:"当官如同穿草鞋 ,泥点沾得多了难走正路。"他处处节省开支,逢事儿都琢磨如何给百姓省出一文钱 。那些地头蛇、矿场里的地痞捣乱,他一身正气上前锤了几下 ,竟让那帮地痞也心服口服 。百姓逢年过节,士子赶集都要来府里瞧他,生怕人家走了就再没这么干净利索的知府了。山西潞安府新任 ,习惯改掉官场那些浮夸招牌,削减多余的绸缎,用自己的方式纠正冗杂赋税 ,连宗室饭碗都查了查。刚坐热椅子,外头传来“朱煐有仁德 ”的说法,甚至乡里老太太也把他当“善人朱” 。

河南浚县出了1个副省长	,官员诬陷他,陕西仇人却替他说好话?

可惜命运之事,向来没个准信。天启年间 ,朱煐升了山西按察司副使。还没温习新差事 ,就接到家中急信:父亲病重,眼看要走了 。他二话不说,向上递了辞官的请求 ,撤回老家,亲手给老人添饭把水、夜里守在床头数星星。父亲走后,他一连守孝三年 ,不碰公务,不见外人,只和田地里的细草 、村头发白的瓦堆做伴。有人说他清高 ,有人说是愚孝,他未曾解释 。

奔丧期满,山东按察司副使等着他 ,但朱煐这会儿心里像是撒了一层淡淡的灰。勉强上任,还是一如既往严肃治事,好歹赢得了百姓戴高帽。但日子长了 ,难免觉得官场上的人情冷暖 ,不如村里一碗粗茶 。有一年,转到武德道参政,查案子查得风声鹤唳 ,屈枉得雪,恶人被绳之以法,诚然是他本事 ,却再无人能听懂他心头的隐隐疲惫。

河南浚县出了1个副省长,官员诬陷他,陕西仇人却替他说好话?

崇祯年初 ,朱煐调到陕西苑马寺卿。说是这官不好当,实际上一脚踩进了麻袋窝 。头一个碰上的就是那太监李奇懋,仗着权势横 ,硬要朱煐低头行下属礼 。你说朱煐能忍?他干脆怼了过去:“我这把年纪,哪天低了头,哪天就回家种地。”李奇懋见他如此 ,明面上改了态度 ,暗地里却憋了一肚子火。有道是冤家路窄,朱煐丝毫不惧,手里抓牢官场的规矩 ,事无巨细都仔细过目 。连给苑马寺找麻烦的关西、固原两地,他都能硬把责任顶回来。到了兵科顺风耳要找麻烦,把陈年旧案翻出来指桑骂槐 ,李奇懋本该落井下石,却反而替他站了出来。当年你争我斗,如今却站同一阵线 ,这人间事儿,真叫人摸不透 。

有人说朱煐身上有点书生气,太单纯了。可他自己心里明白 ,退一步海阔天空,只是嘴里鲜少吐露。常哭常笑的人才叫有血有肉,他虽少言 ,却也活得痛快——官场摸爬滚打三十年 ,未曾丢了自己 。说白了,那些仇家,到头来也得服气 ,谁让他的清廉、刚正是真功夫呢?

河南浚县出了1个副省长,官员诬陷他,陕西仇人却替他说好话?

最后朱煐主动辞官 ,袖里风声,任末不带一丝清浊。离开的时候,官差百姓哭着送他 ,一路人头涌动,像是送个老朋友走远。我们常提那些能耐大的人,讲他们怎样折腾官场 ,其实真正让人记住的场面,多半是这路口送别的日头和汗水 。

老浚县如今冷清了不少,朱煐的名字也没人再挂在嘴边。说不清 ,这样的人到底是走太正还是活得太孤单。可是倔脾气的人背后 ,总归是有点故事支撑的 。他到底是真的不屑于“关系 ”,还是其实深知官场黑白,甘愿一身青衫走完那条独路?你我未必能说得明白 ,只能在旧城砖缝里,悄悄琢磨——那些连仇人都服气的人,究竟是该敬?还是该叹呢?

河南浚县出了1个副省长	,官员诬陷他,陕西仇人却替他说好话?

本文来自作者[春翌岍]投稿,不代表视听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stddy.com/cskp/202509-41428.html

(1)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4条)

  • 春翌岍
    春翌岍 2025年09月22日

    我是视听号的签约作者“春翌岍”!

  • 春翌岍
    春翌岍 2025年09月22日

    希望本篇文章《河南浚县出了1个副省长,官员诬陷他,陕西仇人却替他说好话?》能对你有所帮助!

  • 春翌岍
    春翌岍 2025年09月22日

    本站[视听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 春翌岍
    春翌岍 2025年09月22日

    本文概览:浚县古城里,总有人喜欢翻旧事。有的说朱家那个祖宗脾气大得很,有的嗓门更大,非要把他和什么副省长连起来讲。朱煐这个名字,如今听着冷清,小时候谁家不喊他“小煐儿”?但你仔细想想,他...

    联系我们

    邮件:视听号@sin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我们